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所谓情绪暴力,概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将自己的消极抑郁、倦怠焦虑以及暴力对立情绪,有意无意传递给学生,并由此给学生造成某种困扰和压力。一、情绪暴力来自何处?1.沟通障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常常因社会经验不足,沟通技巧不够,而与他人发生冲突。特别是在家校互动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情绪暴力 我们通常把教师对学生施加的暴力行为划分为两类:身体暴力和语言暴力。其实在这两类暴力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暴力—情绪暴力。那么,什么是情绪暴力呢?我们知道,外界的“坏情绪”对感知者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潜在心理伤害。情绪暴力就是通过自身的消极情绪,传递给他人一种消极、  相似文献   

3.
《世界教育信息》2007,(3):92-92
暴力电子游戏会给青少年的大脑带来影响.包括情绪激化,注意力集中能力下降等。  相似文献   

4.
卧松 《中学教育》2007,(1):57-57
暴力电子游戏会给青少年的大脑带来影响,包括情绪激化,注意力集中能力下降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美丽心情     
张芳 《班主任之友》2008,(11):37-38
班会主题: 通过对本校高一年级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发现,如何管理情绪是现阶段高一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关于这个话题,不仅需要讨论如何宣泄消除负面情绪,以及如何保持正面情绪,而且需要引导高中生对情绪进行客观评价,给适度的负面情绪赋予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6.
宋得胜 《家长》2023,(22):17-18
<正>当情绪来敲门时,闭门不见容易在心中积郁,暴力迎门则容易给身心健康带来伤害。因此,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情绪感知力,让孩子的成长更为鲜活,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情绪就如同一名信使,能向我们传递信号,会给我们带来信息。有些时候,这位信使的表达可能没有那么直接,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感受,但无论如何,我们需要直面情绪,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它,而不是忽视它、否定它。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情绪问题似乎是家庭教育中并不起眼,可就是这样一个不受重视的问题,却能够看出孩子是否能阳光积极地自我表达、  相似文献   

7.
面对经济发展大潮,物质的贫乏已渐行渐远,而心灵的贫乏接踵而至。物质的丰富、金钱的增长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相反疏离、焦虑、空虚、孤独、浮躁、无聊,乃至骄奢淫逸、荒诞堕落、暴力色情等将日益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从心理学上讲,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疾风暴雨”期,学生的性格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性格的变化和情绪的不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本文,笔者将分析学生幸福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并给出拯救学生幸福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一、校园暴力的界定 校园暴力的概念究竟是怎样的,各国学者众说纷纭。美国的Andson.M认为,凡是在公立或私立学校的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举办的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暴力行为都可归结为校园暴力。从广义上来讲,校园暴力既包括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也包括校外人员在校内与老师或学生之问发生的暴力行为。而狭义上的校园暴力一般仅指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日本法学家将校园暴力解释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暴力事件(殴打教师);二是以集团或集团的威力为背景而发生的学生之间的暴力事件(如学生之间互相打群架,欺侮弱小学生等);三是毁坏学校设备等事件。  相似文献   

9.
初一学生处于青春期早期,又处于初中阶段适应期,容易出现情绪困扰。为给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依据学生情绪发展特点和情绪管理相关理论,设计情绪管理系列心理活动课程,并进行了课程实践。课程分为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积极情绪的培养五个子主题,旨在系统地逐步地提升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其良好的社交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晓芳 《江苏教育》2022,(32):68-70
<正>【设计理念】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步入青春期。这一阶段,学生与人沟通时会表现出冲动性的特点,有时会说出一些过激的话,这些话可能会发展成为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心理受到侵犯和损害。在校园生活中,有一部分学生时常受到语言暴力的影响,容易产生愤怒、羞愧等负面情绪,导致自我认同感降低,更有甚者会对他人使用语言暴力。因此,为了避免语言暴力,掌握正确的人际沟通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因班主任习惯于批评指责,自以为是地提建议,导致学生们的情绪不能被看到,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多隐患。阅读《如何说,孩子才肯学》后,班主任开始反思与学生的互动。不否定学生的情绪,那样会让学生失去勇气;不随意批评和给予自以为是的忠告,那样会让学生很难去独立思考自身的问题并承担TA该承担的责任;不忽视和漠视学生的情绪,即便需要制止其行为,也应该先平静个人的情绪,再去接纳学生的情绪。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不仅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也是网络暴力的制造者.青少年网络暴力形式多样,并呈现多发趋势.如何更好地应对青少年网络暴力问题,给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不完整的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和伤害是不言而喻的。身为班主任,如何帮助这些学生尽快走出低落情绪,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4.
电视暴力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可能对幼儿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幼儿家长和教师、电视节目制作方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应共同努力,从不同角度消除电视暴力对幼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人皆有情绪,教师也不例外,情绪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产生,在客观事物与感情之间起重要作用的是人的情绪。如何在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给学生以关爱、温暖,在和谐不失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教学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一女孩,课间被8名男生殴打失明。受害女孩是辽宁省康平县胜利乡顺山屯小学的一名学生,近日,女孩家长已将8名学生及其家长和出事学校告上法庭。针对家长的起诉,校方的说法是“我们对此事不负责任”。在此案例中,校同暴力的加剧给我们敲响警钟,校方“不负责任”的说法更警示我们:安全工作成为学校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7.
校园暴力普遍地存在于我国城乡的中小学中,其危害极大,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同时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加强对这个问题的研宛.探讨遏制、克服这一现象的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教育者,我们应从加强师德、师能及教师队伍的法制观念建设.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技能训练,加强与家庭的协同合作、有针对性地时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及在校园暴力发生后对被损害的家庭给予法律救济等几方面出发,对校园摹力进行防范和救助.  相似文献   

18.
时常看到有的教师走进课堂时一副冷若冰霜的模样。一堂课下来,不带一丝微笑,仿佛一位严肃的法官。很难想象学生在这种“严霜”摧打下会产生怎样的学习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同情心,对人由衷的关怀,这才是教育的血和肉,教师不能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这话十分中肯。课堂内,教师的情绪将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当你精神饱满时,会给学生以振奋;当你情绪萎靡时,会给学生以沮丧;当你春风满面时,会给学生以鼓舞。教育者不能忽视这种情绪的变化,而应努力调节,善于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将积极的情绪带入课堂,从而收到满意…  相似文献   

19.
<正>【设计理念】随着身心的快速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容易情绪波动,有些学生因为不善于调节和控制,遇到烦心事处理不当,给自己带来很多烦恼,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问题。本课旨在通过观看视频,帮助学生明白不良情绪不仅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也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通过情景演练,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情绪调节方法,保持愉快的心境,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体验成长的快乐。【活动过程】一、导入阶段:暖身游戏,初步感知情绪的  相似文献   

20.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容易会积攒一些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表现就是经常唉声叹气、眉头紧锁、焦躁不安、做苦瓜脸,久而久之,有可能人际环境变得压抑苦闷,形成“表情暴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