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音乐是一种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艺术。在当今的影视剧中,电影音乐可以算是电影声音中最具有魅力的部分,它向观众提供电影画面以外的信息,帮助观众感受剧情的跌宕起伏、人物命运的走向以及体会电影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影作为一门复杂的视听艺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就包括画面和声音,而电影音乐就囊括在电影声音当中.相比较画面对观众的视觉冲击,音乐没有那么直接的感官刺激,但由于其特殊的叙事性,使得观众情绪可以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也能进一步诠释电影的内核,可以说电影音乐是整部电影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动画电影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2015年《大圣归来》到2019年《白蛇:缘起》,动画电影创作者们从传统经典作品或民间神话传说中汲取文学营养,将蕴含中国美学的用色、构图与符合现代审美的造型语言完美结合,最终制作精良的画面与恰到好处的音乐,给观众呈现出了全新的视听盛宴。而优秀的电影音乐不仅要渲染电影的故事氛围,同时还要从旁强化角色性格,甚至配合画面产生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4.
电影包含诸如图像、声音、音乐、语言等模态,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本文以经典音乐电影《音乐之声》为研究对象,截取电影中三幅连续的画面,从两种模态图像和声音,对该画面进行分析。本研究希望能够拓展多模态话语研究的范围,为观众欣赏此电影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电影画面是一种“专注性影像”。一方面,电影画面通过影像对知觉焦点动态系统的建构形成空间感;另一方面,观众的注意活动决定着电影画面空间感的生成。单个画面的空间感产生于视觉中心在景别、视角和深度上的选择,以及观众对该视点的聚焦。连续画面的空间感与视线运动方式的行动引导和身体引导相关,取决于观众注意在空间中的调度。画框外的空间感依赖于视听知觉的视域综合,观众通过注意的“透视”捕捉空间真实。综上所述,注意从观众视角还原了电影画面空间感的发生过程。随着电影技术与观影习惯的发展变化,观众的注意在观影活动中的结构性作用将愈发重要,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创作高度类型化、商业化的好莱坞电影导演中,克里斯托弗·诺兰独树一帜,他的电影以叙事手法独特、结构多维精妙、画面简单流畅著称。这位好莱坞导演界的奇才,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找到完美平衡,不仅赢得高额的票房,而且促使观众不断地去回想剧情、感悟角色、理解故事。  相似文献   

7.
王帅 《黑河学院学报》2024,(2):147-149+159
音乐在电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运用音乐,可以有效地推动电影的情绪表现。传统的电影配乐与普通的音乐电影不一样,其可以很好地融入电影,并使其具有特殊的魅力,通过恰当地使用音乐,可以使电影与电影语言达到完美结合,达到视觉、听觉、情绪三方面的高度统一。在电影和观众的交互中,钢琴音乐就像一座桥梁,能够将观众带入电影主题之中。从宏观上讲,钢琴音乐对影视艺术的运行起很大作用;从微观视角来看,在电影情节的塑造和刻画中,钢琴音乐发挥了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电影音乐不仅是联系银幕和观众的纽带,它包涵一切,将一切电影效果统一成一种奇特的体.电影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正如电影音乐大师伯纳德·赫尔曼所说:'银幕上的音乐能够恤挖掘出并强化角色的内在性格。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电影艺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日趋成熟。然而,在世界电影艺术流派纷繁的今天,作为中国式的、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艺术流派仍是寥若晨星。在此,笔者试图构建一种第一人称电影理论,以期为中国的电影艺术家们探讨和实践新的电影艺术形式提供一个初步设想。电影艺术是一种通过银幕映现连续不断的活动画面供观众观赏的直观艺术、视觉艺术。电影画面(镜头画面)的艺术处理一向为电影艺术家们所重视,但电影画面与观众的视角之间应建立起何种关系则常常被忽略。正如小说中的叙述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无人称之分,而电影画面从叙述人称的角…  相似文献   

10.
音乐电影是通过艺术和电影故事共同表达的手法,又称"音乐片",升华电影故事内涵,是一种以音乐为素材的电影艺术形式,是一种新型艺术表现方式,备受广大影视观众所喜爱.为此,本文将从现代音乐电影入手,分析音乐电影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电影作为各国家文化交流的载体正在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电影是一种老少皆宜,雅俗共赏,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一部好的影片之所以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除了演员精湛的演技、富有哲理的对话及绚丽多彩的画面外,回味无穷的电影名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简洁凝练地概括影视片的内容,言简意赅地揭示主题,隽永深远地激发观众丰富的联想。好的影名是内容与片名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项炳晓 《林区教学》2012,(8):104-105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要求也在发生变化。比如:观众欣赏舞蹈作品时,他们的视觉功能和听觉功能同时在追求完美的艺术享受。所以说,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不仅具备优美的肢体语言,而且也要具备感人的音乐旋律,让观众在欣赏肢体艺术的同时欣赏音乐的美感。所谓,好看又好听。因此说,只有舞蹈与音乐的完美融合,才能体现出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电影已经成为一门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其间通过音乐的加入使影视作品变得充盈丰满。当今很多电影中在各个情节穿插音乐,它在加强影片的感情、突出情节的戏剧性和渲染故事气氛等方面具有功不可没的意义。电影中音乐比如钢琴、小提琴、笛子等乐器的加入使得电影趋于完美和完整,甚至音乐成为电影中最值得记忆和评价的特殊部分。本文以电影《海上钢琴师》为例,分析和解释其中钢琴音乐部分带给这部影片及观众的感知能力和中心渲染作用,从而更好地体会其中的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14.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与音乐的一种结合,又被称之为"背景音乐",是电影艺术中一门重要的象征语言,具有审美关联性,画面指向性,情感渲染性和视觉延展性特征,本文通过对电影音乐审美定位及其特征的分析,试图推进对电影音乐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理解。  相似文献   

15.
虽然最初在默片时代,电影的音乐还是一种粗浅的和画面生硬的柔和,但是随着有声片时代的到来,电影音乐逐渐地走向了成熟。电影音乐慢慢地在电影的效果传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众多的优秀电影中,《勇敢的心》就是一部成功的电影音乐运用的范例。在这部电影中电影音乐至少起到了以下几种作用:渲染影片气氛和氛围、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人物性格、深化影片主题。  相似文献   

16.
心理距离是审美活动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总是调动各种艺术手段,以使作品具有诗意性、超越性。电影作为最普众的一种艺术形式,往往通过画面、音乐、细节以及人物关系的设置等,来营造心理距离,从而使观众产生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7.
从世界电影范围来看,故事片是所有电影种类(歌舞、科幻、音乐、美术、动画片等)中生产量最大的一种。电影之所以成为一种艺术门类,它的地位是靠故事片来奠定的,故事片是电影艺术的根本。著名的电影剧作理论家悉德·菲尔德给电影和电影剧本下定义说:“一部电影剧本就是由一个个画面讲出来的故事。一个故事片是一个视觉媒介,它是把一条基本的故事线加以戏剧化。”另一位电影理论家麦茨则坚定地认为:“没有戏剧性,没有虚构,没有故事,也没有影片。”(《现代电影与叙事性》)中国电影本来很重视故事情节的表现,但近十年来的电影创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淡化故事”。淡化故事不仅没能带来所谓“纯电影”的形成或“电影语言的革新”,而且其后果是令人震惊的,因满足不了观众的审美需求而失去大量观众。“淡化故事”这一趋向一旦走向极端,必将引致所谓西方现代派  相似文献   

18.
美国、日本在世界动画电影格局中,一直保持着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美国的动画影片在国际动画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领头作用,占据重要的位置,促进了全球动画影视作品的发展。其动画影片的特点主要以动作细节的滑稽风趣、人物形象的时尚幽默为主。然而,美国动画电影取得如此瞩目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动画电影音乐与影片内容的完美结合。动画影片是否成功与动画音乐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美国动画电影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利用动画音乐与电影画面共同展示艺术魅力,最终达到声与画的结合,为观众营造了音乐与画面珠联璧合带来的视听盛宴,因此这类动画电影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追捧与喜爱。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电影发行公司的电影院里,正放映着旅美画家陈逸飞执导的影片《人约黄昏》。剧中的音乐把画面衬得更美,小提琴在管弦乐的烘托下,如泣如诉,凄婉哀怨。音乐随着剧情起伏跌宕,时而舒缓,时而奔放,把人鬼之间、生死之间的牵扯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懂音乐的和不懂音乐的观众都知晓了著名青年作曲家叶小钢的大名。  相似文献   

20.
电影音乐是艺术表现的形式之一,专为某种故事情节需要而创作的特殊音乐结构,它的演奏方式是通过录音技术与对白、音响效果合成一条声带,随电影中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断被观众所感知。由此表现出一种感情,让观众随着音乐变化体会到同样感情的起伏,无意识的唤起人们对某种现象的喜悦和兴奋,这种意境才是真正电影艺术作品所要追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