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义务教育后分流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政策分析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有关我国义务教育后分流政策文本及相关评论的回顾,对我国义务教育后分流政策的成效及副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做好义务教育普及、变强制系统为自主分流、加强普职教育沟通、拓宽中职生接受高等教育途径,是顺利进行义务教育后分流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必须名副其实。义务教育实际上是公民执行对国家的一种教育义务行为。早在198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就由国家主席颁布实行了。在义务教育法的第4条中规定:“国家、社会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在第10条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我们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我国的义务教育法。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是典型的纯公共产品,是每个社会成员在适龄阶段均须接受的基本教育,是国家的责任。强化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2000年,我国政府向世界宣告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盲,这是在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的奠基工程,  相似文献   

4.
9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入了普及、强制、免费的新阶段。根据新《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接受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少年的权利,同时也是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必须履行的义务。因此.新《义务教育法》实施以后,适龄儿童、少年在任何一所国家认可的学校接受的都是义务教育。新《义务教育法》对国家强制实施义务教育所做的相关规定.需要我们调整目前社会上默认的关于民办学校在义务教育中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青海教育》2010,(1):1-1
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刘延东国务委员强调指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和国家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满足群众接受更公平和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期盼,对义务教育发展提出的方向性和制度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省政府日前下发《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从调整优化区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保障弱势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方面对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做出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站在解决民生问题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是指政府规定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免费教育。免费性、世俗性、强制性是义务教育的三大主要特征。要正确理解义务教育的实质,至少要重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学者们对于接受义务教育是受教育者的权利还是其义务,有着不同的观点,在认识义务教育的法律性质方面存在着误区。从宪法学的基本理论和权利的特征来看,义务教育应属于权利的范畴,接受义务教育是适龄公民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把接受义务教育当作公民的一项法律权利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实施和公民权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云南教育》2009,(24):7-10
一、提高认识,把推进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性任务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和国家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满足群众接受更公平和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期盼,对义务教育发展提出的方向性和制度性要求。完成好这一战略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国情出发实施义务教育张未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就是依照法律而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换句话说,义务教育就是一种以法律为后盾的强制性的教育。1986年。我国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相似文献   

11.
教育均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全体适龄少年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更多更好教育的需求和愿望,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指导思想和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教育部2005年5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对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了具体部署,可以说,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在宏观政策层面已达成了高度共识。  相似文献   

12.
白瑜 《神州学人》2001,(6):8-10
背景资料 教育部明确表示中小学生不应出国留学 针对近两年中国留学生中出现的低龄化倾向,教育部明确表示:不赞成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出国留学。 中国的义务教育是指小学6年、初中3年,和世界各国一样,中国的义务教育也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国家法律规定,中国公民必须接受9年义务教育,考虑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一般为六七岁到16岁左右,不具备较强的自我约制、自我管理能力,心智也未成熟。因此,世界各国基本上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留学都是不允许、不支持、不赞成的。同样,中国也不例外。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经明文规定,任何留学中介机构都不得办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留学业务,否则属于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现象谈邢志柏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是违法的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根据宪法规定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于1986年公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其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人学。《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律法规对确保适龄少年儿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也有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提倡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接受学习是落后的东西。本文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人手,对接受学习进行了思考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以色列怎样抓教育地处亚洲西部的以色列,现人均生产总值己达11000美元,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教育,重视人的素质。1949年以色列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令,规定所有5到14岁的儿童都要接受免费义务教育。1979年颁布新法令,将接受义务教育者的年龄延...  相似文献   

17.
受教育的性质是权利还是义务?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受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最初,义务教育作为家长的一项义务,规定于普通法律之中,其对于接受义务教育的学龄儿童而言.既非权利又非义务;后来义务教育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被载入了宪法,着眼于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意义在于强调接受义务教育;最后,随着社会的进步,权利观点的发展,到20世纪以后,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见诸现代宪法并载入国际人权法。  相似文献   

18.
珠三角地区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东省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人口规模占全国的1/3,而在粤接受义务教育的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约有90%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本文基于对珠三角地区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一项专门调查,就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和改革现行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20.
熊鹰  唐厚睦 《湖南教育》2006,(10):14-15
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2006年9月1日实施的《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国家和政府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近几年来,围绕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我省各地纷纷出台了过硬举措,收到了较好效果,但是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本期特地刊发来自株洲市的一份调查与思考,希望更多的教育同仁来关注农民工子女的读书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