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峥 《新闻世界》2012,(8):266-267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由于公共危机事件具有影响力强、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重大,更深深的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执政,因而此类新闻的报道更需要媒体承担好责任。本文以近年来中国发生的大型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为例,分析我国媒体对于该类事件的报道现状,并围绕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应怎样承担好责任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闻媒体“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使其具有政府喉舌与市场主体的双重角色身份。这种身份促使媒体在公共危机报道中形成了既服从政府统一报道口径的安排,又寻求自由报道空间来赢得市场的“中间角色”。本论文通过梳理2008年至2013年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扮演“中间角色”的情况,试图总结出政府统一报道口径的公共危机事件的类型,以及媒体寻求独立报道的路径,从而描绘出我国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真实报道空间。  相似文献   

3.
朱建宁 《视听界》2010,(2):99-100
近年来,媒体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引起了政府和公众的重视。虽然媒体在报道时效、报道意图和方式上都做了改进,但与公众对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需求相比,还有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组织对于利益的过度追求、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执行不得力等原因,这些年我国公共危机事件不断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以及公共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公共危机事件是指在较广范围内发生的危害公众利益的危机事件,它波及面广、危害性大,具有突发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媒体重点关注的一个话题。各种媒体都在公共危机事件传播中从不同角度进行报道,促进了公共危机事件的解决与处理。  相似文献   

5.
杨玲玲 《新闻前哨》2013,(6):107-108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行业媒体因其与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密切,在涉及本行业危机事件的报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舆论引导优势。本文从行业媒体应及时准确报道危机事件,校正偏颇舆论,用科学专业的传播稳定公众情绪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公共危机事件报道中行业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2007年底中日媒体聚焦的"毒饺子"事件,使食品安全上升到国家外交层面,涉及我国的国际形象。在这一事件中,特别是面对来自国外对中国食品质量问题的质疑,我国媒体在如何还原事件的真实面貌,充当平衡协调问题的公共角色等方面表现出色,使负面舆论发生逆转,扭转被动的局势,恢复了中国食品安全的名誉。"毒饺子"事件的危机报道为后续公共危机报道创立了可以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在我国频繁发生.政府、媒体、公众作为公共危机传播中的三个基本要素,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本文以青海玉树地震为个案,运用传播学中的"风筝型"互向模式对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在这一危机事件中的表现进行分析,为今后我国突发事件的危机传播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媒体是危机传播过程中的议题设置者,起着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媒体用议程设置控制报道的内容和角度,进而影响着公众对危机事件的评判。尤其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需要媒体,公众更需要媒体。媒体的危机报道对于疏导公众心理和塑造国家形象、化解社会危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回归公共危机事件中有关传媒推动力的思考,绕不开媒体的责任、道义与伦理。事实上,任何一场公共危机事件的媒体视觉,都是对其自身责任、道义与伦理的一次折射。从媒体角度而言,什么样的视觉立场与观念,决定了报道的选材与走向。在一场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是愿意持续地关注纷扰曲折、甚至引人悬疑的事件本身,还是带着思考与道德、责任去引导社会舆情?其反映出来的报道及报道带来的社会影响会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公共危机事件,是指那些在较大范围内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引起社会恐慌和社会运作机制混乱的事件,它对经济、社会、个人的心理冲击不可低估.而媒体在解决公共危机事件当中正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审视今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系列校园伤害案时,却不得不反思媒体对事件进行报道的背后,是否无意识地引导了事件向非良性的方向发展,有必要对新形势下媒体的责任观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1.
危机报道常指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是指媒体在危机发生的整个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媒介资源就危机事件的各种情况向社会和公众进行通报和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性危机爆发的频度提高,影响也更深远.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中,社会的变革也易催生危机.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当今中国的危机高发.如何做好危机报道,是摆在中国媒体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陈通 《新闻世界》2011,(6):268-269
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是各种灾难、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时代,当代传媒的发达与它的社会守望者的角色决定了它在这个时代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与它所具有的公信力有关的,而报道危机事件的能力也决定着媒体的公信力的高低。本文通过对NHK报道日本大地震的特点来看该公共电视台如何构建自己的公信力,也希望对我国媒体在新形势下的公信力的构建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小蓓 《视听界》2009,(4):45-46
在日益宽松的舆论环境中,人们也逐渐达成共识:危机管理应当成为一种日常管理,而作为危机传播之一的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如果也能日常化,体现出的将是媒体直面危机的理性态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是媒体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晓芳 《新闻前哨》2010,(11):15-18
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媒体在报道这些事件时经常处于一种欲报不能欲罢不忍的困境:这里有体制、观念、新闻管控和自我设限等方面的原因。要突破这种局限,需要从政府转变观念,管理者提高媒介素养,媒体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着手,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5.
公共突发事件频发是近年来国际国内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9·11"、汶川大地震、菲律宾人质劫持事件……这些突发事件的不期而至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机,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危机,把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对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在危机事件处理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因此,研究媒体如何做好突发事件报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海龙  田野 《青年记者》2010,(16):48-49
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在我国频繁发生。政府、媒体、公众作为公共危机传播中的三个基本要素,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本文以青海玉树地震为个案,运用传播学中的“风筝型”互向模式对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在这一危机事件中的表现进行分析,为今后我国突发事件的危机传播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中,媒体的舆论引导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为例,在对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学特点尤其信息传播学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有效应对该类事件的角度,讨论了媒体舆论引导的主要职责,并对媒体在事件中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期,突发性事件频频发生。作为地方党报,组织好突发事件的报道工作,抢占舆论制高点,是对地方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综合考量,也是地方党报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之一.本文以《咸阳日报》对2013年盛夏的一次城市突发供水危机事件报道为例,探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信息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9.
应对社会公共危机,不仅是对各级政府应急决策、处置化解、善后治理等综合能力的考验,也是检测新闻媒体是否拥有应急传播机制,是否能沉稳应对危机报道的无法回避的经常性课题。与一般常态报道相比,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更能体现媒体的品牌号召力、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廖芸 《声屏世界》2012,(3):27-28
公共事件报道中广播电视主流媒体所表达出来的观点与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公众对事件的认识与情绪。近几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各种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对广播电视媒体进行了重大的考验。作为党和政府与广大百姓沟通的桥梁,广播电视媒体在公共事件中应正确引导公共事件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