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中国社会里.做好事是不愿被宣扬的,一是怕露富,二是怕被说成沽名钓誉。于是.长期以来.中国的慈善行为大体上是私自而低调的。现在.一些富人开始了慈悲为怀的欢娱,开始了慈眉善目的走秀。慈善成了他们生活方式之一种.成了同时彰显个人财富和个人情怀的平台。慈善的时尚化.有望使一种私人的情怀繁衍成群体的习惯,有望让一个贫富差距渐大的社会变得温和而有礼。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一个可爱的标志引起人们的关注:一目了然的小房子,由鲜艳的红十字分割成窗口。这个标志预示中国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医疗建设的开始,它被定名为“健康新村工程”,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国寿慈善基金会联合推出的一项公益工程。  相似文献   

3.
裸体那话儿     
脱去衣服裸露自己的身体,似乎不再是羞耻的事而成了一种时髦。在个人意识不断提高和商业动力的推动下.中国兴起新的裸体热潮.同时,裸露的身体也被赋予化、社会,甚至是政治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毕靖 《大观周刊》2012,(8):5-5,7
在现如今的社会中,“捐赠”、“慈善”、“公益”等这一类的词语,经常撞击着人民的眼球,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公益和慈善”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体现社会温情的绝好方式,是缓和社会压力的润滑剂,更是人们表达爱心奉献公益的通道。同时“慈善”也开始作为一个标准,被人们用来衡量公众人物、企业的社会声誉。  相似文献   

5.
以孟晚舟归国事件在微博平台的传播为主题,以社会网络分析作为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孟晚舟归国事件传播主体的结构网络;二是孟晚舟归国事件是如何被传播主体表征的,在公众心中建构了怎样的社会认同。分析结果表明,在社交网络平台,传统主流媒体依旧占据话语权和影响力,但是活跃度较低,博文来源单一,严重“排外”,缺乏网络交流控制力;信息聚合类媒体担任信息扩散的主力;个人自媒体影响力有限,易湮没在社会共识中。孟晚舟归国事件被呈现为饱含家国情怀和民族复兴意义的历史性公共事件,而孟晚舟作为事件主角,个人形象和家庭属性被弱化,更多的是承担爱国情怀载体的功能性角色。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2008年是中国慈善元年,来自民间与社会的慈善热情在随后的时间里持续升温,而媒体从那一年开始对慈善的报道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于慈善的参与和报道,也不再局限于简单报道某个企业家、某位明星捐了多少钱;某个基金会在哪个贫困地区做了哪个援助项目,而是更主动介入,既报道单一事件,又通过质疑、监督、反思、建议,推动慈善事业制度的发展,媒体在慈善新闻中的角色已从单纯的报道者向组织者、推动者转变.  相似文献   

7.
词是比较容易为现代人欣赏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以载道”的主张,历来占着上风,经义策论古文诗赋等“主阵地”的情况尤其如此。只有被称为“诗馀”的词,因为主要用于抒写个人情怀,带有较强的个性和感情色彩,所以一直受到那些比较自觉追求个人自由、更加愿意享受个人生活的人的喜爱。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20日,陈发树拿着讲稿,操着一口浓重闽南腔的普通话,冷静而平缓地宣布将个人持有、市值达83亿元有价证券捐赠成立新华都慈善基金时,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兴奋地骚动起来——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个人出资的民间慈善基金。  相似文献   

9.
大约15年前,市场经济的浪潮拍击着理想的堤岸,于是,诗人扔掉了桂冠,学者丢下了钢笔,歌者放下了麦克……时称“全民下海”。 此后,在理想失落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人把美好的兴趣深藏心底,只在某一时刻掏出来擦拭一番,炫耀片刻。更多的时候,要披挂另外的行头,在拥挤的人群里,进进出出,热热闹闹。 而15年来,我们看到,那些扔掉诗歌桂冠的人们还怀揣烫有诗人头衔的名片,那些曾经想做学问但怕饿死的人,在奔往小康的路上还把目光瞥向学问。 他们成了满手铜臭的诗人,成了为了钞票的歌者,成了不纯粹的学者,在两种不搭调的生活里奔突,在两种不相关的语言环境里大脑短路般失语。 他们的两张名片:一张写着理想,一张写着物质;一张信誓旦旦,一张臭迹斑斑。  相似文献   

10.
多角度、多方面的慈善新闻报道与"走转改"活动相结合,最直接体现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在培养慈善价值观、普及慈善文化上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有效提高新闻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慈善理念在中国古已有之,源远流长。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慈善事业逐渐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慈善新闻报道也随之升温。桂林广播电视报社自2011年2月推出《慈善专刊》,结合贯彻落实"走转改"精神,关注困难群体,彰显社会良知,倡导全社会慈善理念,持续推出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报道,把版面留给基层群众,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新闻报道,真正实现了"爱心奉献社会、善举温暖人生"的创刊宗旨。  相似文献   

11.
李文臣 《传媒》2012,(3):44-45
2012年1月1日,我国首份全国性中央级慈善类专业报——《慈善公益报》创刊,正式与中外读者见面。该报对开12版,周三刊,每周一、三、五出版。《慈善公益报》的创刊填补了我国专业报的空白,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慈善公益界的广泛关注。笔者有幸参与了这张报纸的筹办和管理工作,对于该报创刊的社会意义及有关办报思路也有些个人心得。  相似文献   

12.
陈亚玲 《东南传播》2014,(9):101-103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号召网民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可以说,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的赋权功能激发了网民的公民热忱,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个体权利自觉,促使网民积极投入公民社会的建设中去。其中,公益慈善组织是公民社会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有益力量。而网络赋予了民间慈善机构一种新的发展空间与动员平台。本文以"免费午餐"为例,探讨公益慈善中媒体动员、公益动员及情感动员三种动员模式。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人人都成为传播者。近几年来,谣言在网络上的传播成为一大社会景观,如食用碘盐成了防核辐射良方,“中非希望工程”是借慈善牟利,少林寺方丈嫖娼被抓,金庸一年内“被逝世”两次,部分新疆艾滋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艾滋疾病等事件等。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人人都成为传播者。近几年来,谣言在网络上的传播成为一大社会景观,如食用碘盐成了防核辐射良方,“中非希望工程”是借慈善牟利,少林寺方丈嫖娼被抓,金庸一年内“被逝世”两次,部分新疆艾滋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艾滋疾病等事件等。  相似文献   

15.
媒体是公益慈善活动的放大器,也是慈善精神的引领者,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不仅仅是宣传者、报道者、传播者,更应是公益慈善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秦皇岛晚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之一,以成立"晚报爱心基金"为标志,凝聚爱心资源,在努力打造媒体慈善救助品牌、在公益性慈善活动的组织宣传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充分展现了媒体的民生情怀,对于有效引领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6.
他还只是个大男孩,但生活的重压让他提前蜕变成了一个男子汉;生活中的艰苦不断将他的人生往下拉,但他却收获了向上的善行力量;而正是这股向善的情怀,让他淡然放下曾经的商业理想,从容地选择了“大孝为天下”的慈善梦想。  相似文献   

17.
搜网志     
《网络传播》2007,(8):86-87
“公益中国”以构建“公益心”为己任,围绕公益三大元素“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力图打造最广阔的公益平台,宣传最广泛的公益思想,呼吁社会和平与和谐,让“公益”能够更加深入人心。“公益中国”网正在努力打造成中国渗透面最广的公益信息交互平台。这个平台在个人、企业、公益慈善组织之间提供高效的信息交流途径,为助学、捐赠、救助等系列公益活动提供信息发布的窗口,实现快速对接,让急需帮助的人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8.
慈善是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的重要标志。网络媒体关于扶危、济贫、赈灾、医疗等慈善新闻的报道是一种专业新闻报道。人民网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在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增强公众慈善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其地方频道的慈善报道方面还存在一些可改进之处,文章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考察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一天艺校没读过,却走进中国歌剧舞剧院,被破格评为国家一级演员;穷得一度街头乞讨,却成为2011年中国慈善排行榜年度慈善明星;演出繁忙,无法回家,却是中国演艺界10大孝子。他是如何完成这些事情的?  相似文献   

20.
法律意识似乎是理性的、逻辑的、刻板的、不近人情的,与感性的、温柔的、人情纠缠的慈善类节目毫无瓜葛,法律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全体公民共同制定并需要共同遵守的。法律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调整着我们的社会关系。慈善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必须要以严格的现实的法律进行调整。因此,操作慈善类节目,必须将法律意识渗透在节目的日常运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