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铁从小一直很瘦,好像吃什么都不长肉。带他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没什么病,就很随便地问他喜欢吃什么东西不喜欢吃什么东西,小孩子哪里知道这是医生在“诱敌深入”呢?那时,他还没有上学,以为是幼儿园的阿姨在逗他玩呢,马上回答他最不爱吃的是鸡蛋。这一点没有错,鸡蛋是他的深仇大恨,每次吃鸡蛋跟吃药一样的难。真是不知道为什么别的孩子挺爱吃鸡蛋,一到他的嘴里死说活说就是咽不下去。医生最后对我和他妈妈说,这孩子吃饭挑食影响发育,要给他加强点儿营养,鸡蛋还得想办法让他吃。然后,医生转过身来对他又重复说:“鸡蛋还是要坚持吃,不吃你没有…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听了一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课文内容大致如此:小青蛙不知道做什么事情最快乐。他问啄木鸟,啄木鸟说:“给大树捉虫最快乐。”问水牛,水牛说:“耕地最快乐。”问蜜蜂,蜜蜂说:“采蜜最快乐。”小青蛙回家问妈妈:“妈妈,做什么事情最快乐?为什么啄木鸟、水牛、蜜蜂说的不一样呢?”妈妈说:“为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你就会觉得最快乐。”教师在上课时主要展开了三个环节:一是先让学生说说做什么事情最快乐。孩子们说:“看动画片最快乐”、“过年最快乐”、“逛公园最快乐”、“得到压岁钱最快乐”等等。接着让学生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3.
薯片和牛肉干是儿子所喜欢的,百吃不厌,经常藏起来,或抱在怀里。我跟他说,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情。他问:“什么是分享?”我说:“就是把喜欢的食物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吃。”他说:“我喜欢自个儿吃。”我又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他依然不改。正好那阵子他换牙,我对他说起一句老话:众人吃,喷喷香;一人吃,烂牙床。把他掉牙与吃独食联系起来了。他觉得牙齿掉了很难看,于是,不藏食物了。  相似文献   

4.
前一段时间,刘函一直跟妈妈闹着说自己不想上学了。其实他刚刚上了一年级,一个学期还没结束,他就受不了了。他告诉妈妈说,学校里太没有意思了,没有幼儿园好!妈妈问他幼儿园有什么好,他说:“幼儿园里可以玩啊,每天老师都带着小朋友到院子里去活动。可学校每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即使是课间休息时间老师也不允许出去玩,这多没意思啊!”妈妈听了刘函的话,觉得孩子说的也有道理,就到学校去找老师问个清楚。老师解释说:“学校所以才不敢让孩子们到外面去活SHOUCE9 / 2001里太怕出事了,所以才不敢让孩子们到外面去活动,如果出…  相似文献   

5.
某大公司老板有急事要找一名职员,他拨通了这个职员家的电话,听到一个孩子低声说:“喂?”老板问:“你爸爸在家吗?”“在。”小孩悄声说。“请他接电话好吗?”老板问。令老板惊讶的是,小家伙低声说:“不行。”老板想跟一个大人说话,于是又问:“你妈妈在家吗?”“在。”“请她接电话好吗?”小家伙又低声答道:“不行。”老板知道这么小的孩子不可能一个人在家,决定让照看孩子的人捎个口信。“家里还有别人吗?”老板问。“有,”小孩低声说,“还有一个警察。”老板很奇怪怎么会有警察在这个职员家里,于是问:“让那个警察接电…  相似文献   

6.
话题缘起:前两天,有朋友跟我闲聊,“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孩子一会儿问这个题怎么做,一会儿又问那个题怎么做,我就很生气,说你在学校都干嘛了?什么也没学会?可是,孩子也很委屈,老师讲的都听懂了,就是不知道怎么做题。”,我知道朋友说的是实情,我当过老师,对这种事情深有感触,有老师形象的称之为“伪听懂”。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  相似文献   

7.
有问有答     
我该怎样管教蛮横的儿子? 我儿子上小学六年级,有一件事情让我很气愤:孩子现在很不尊重父母,甚至已经到了打骂父母的地步。比如,有一次我给他打了洗脚水,按理说他应该说句“谢谢”吧,但是他什么表示也没有。我问他:“你为啥不谢我?”他说:“我就不谢你,怎么着吧!”我说:“你咋不尊重父母?!”  相似文献   

8.
杨华坤 《科学启蒙》2023,(Z2):76-77
<正>一天晚上,冉冉回到家,愁眉苦脸。妈妈看到她不开心的样子,关切地问:“冉冉,你有什么烦恼?跟妈妈说说呗!”冉冉说她最近很讨厌班里的一些同学,因为他们总是说脏话,让人感觉很不舒服。还有一些之前很有礼貌的同学,也渐渐开始说脏话了,她很难理解这种行为。妈妈听后思忖了一下,问冉冉:“那你有没有跟老师反映过这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9.
谭柳青 《湖南教育》2010,(11):48-48
5岁的林林问:"妈妈,什么叫吃苦呀?"妈妈给孩子准备了一些略带苦味的食物,让孩子来尝尝,孩子说:"好难吃。"过了两天,孩子感冒咳嗽了,妈妈让他吃带苦味的中药水,孩子说:"好苦,我不要吃了。"妈妈说:"不行!你得喝,要不然你就得接着感冒继续咳嗽。”又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带孩子去乡下住了几天,“吃不好、没有玩具玩、没有画书看”,一轮“苦”下来,孩子懂事多了。  相似文献   

10.
徐岫茹 《宁夏教育》2006,(7):138-138
近日,一位家长谈到一件事。一天要吃晚饭了,8岁的儿子却说:“我不想吃饭,只想吃羊肉串!”妈妈说:“不行,饭做好了,不能吃那个!”孩子仍坚持要吃,爸爸说:“羊肉串不卫生,就不能吃,不好好吃饭我揍你!”于是,孩子大哭。奶奶说:“乖乖别哭!吃个羊肉串怕啥?奶奶给你钱!”爷爷说:“你俩跟孩子发什么火?走,爷爷带你吃羊肉串去!”父母的“教育”都无济于事了。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强制命令而造成的亲子关系的对立.还是老人缺乏原则地对孩子的迁就,都犯了同一个毛病,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被孩子所控制了。  相似文献   

11.
钱欣葆  炘羽 《红蜻蜓》2023,(14):10-11
<正>小鸵鸟一天天长大了,烦恼也在一天天增加,整天闷闷不乐、唉声叹气。鸵鸟妈妈关心地问:“孩子,你老是唉声叹气,是身体不舒服吗?”小鸵鸟摇了摇头,说:“我身体很好,只是想到一些烦恼的事情,心里觉得不舒服。”鸵鸟妈妈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烦恼啊?”  相似文献   

12.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13,(8):100-103
孩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一问三不知:吃了什么不知道、学了什么不知道、在幼儿园里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整天上幼儿园,难道真的什么也没学到? 每天,当父母从教师手中接过孩子,拉着蹦蹦跳跳的宝贝回家的时候,许多父母都会问:“孩子,今天幼儿园里教什么了?你学到了什么?”但孩子却往往一问三不知,难道孩子整天在幼儿园混日子,什么也没学到?  相似文献   

13.
包春卷     
<正>好久没有吃到妈妈包的春卷了,于是我跟妈妈说想吃她包的春卷。妈妈说:“你不是要学新本领吗?那我教你包春卷好了。”我高兴得直拍手,兴奋地说:“好呀!好呀!”妈妈让我准备纸、笔,我疑惑地问:“包春卷需要用纸和笔?”妈妈说:“当然需要,我们要先想好做什么口味的,记录下需要买的材料,然后才能做呀!”于是我和妈妈讨论要做什么馅的,胡萝卜馅的、糯米馅的、豆沙馅的……  相似文献   

14.
选择快乐     
闫蒙 《山东教育》2008,(9):16-17
“闫老师,今天小旋在班里没发生什么事情吧?我看他情绪不大好,跟他谈他也不说,请您帮忙问问他……”小旋的妈妈在电话里听起来挺着急。小旋是我班的班长,一个学习成绩优异又有责任感的孩子,但是唯一的缺憾是他心理比较脆弱,有时会给人心事重重的感觉。我趁着课间找到了小旋,问他今天在班里是不是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孩子面露窘色,低声回答没什么。我摸了摸他的头,叉问了一遍:“怎么了孩子?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跟老师聊聊吧。”他慢慢抬起头来,  相似文献   

15.
几位家长和王老师交谈。家长甲:有些孩子总不愿上幼儿园,不愿意学习,这是怎么回事?王老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请各位看几段录像。王老师打开录像机。镜头一:胡同里,一个男孩在门口玩,邻居爷爷说:“丹丹,今天怎么没去幼儿园?”男孩:“我妈妈说,昨天我打针没哭,今天奖励我,可以在家玩一天。”镜头二:一位母亲正在往孩子嘴里喂菜,孩子显得很勉强。母亲:再吃一口,到了幼儿园可就吃不着这么香的菜了。镜头三:一个男孩子回家来,脸上划了一道口子。母亲:这是怎么回事?男孩:武钢抓的。母亲:他凭什么抓人!走,找你们老师…  相似文献   

16.
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问我:“是不是幼儿园都喜欢让孩子播报新闻什么的?”我说:“是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朋友接着问:“可是为了提高一个孩子的能力.要牺牲那么多孩子的时间划得来吗?”原来这位朋友是某幼儿园的家委,经常被请到幼儿园当义工.她发现每次播报的时候,下面的孩子总是显得很不耐烦,吵吵嚷嚷,也没几个正经在听。  相似文献   

17.
儿子两岁多的时候,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一天,他指着鱼缸中的鱼问我:“妈妈,鱼的嘴怎么一张一张的啊?”我说“它在呼吸空气呢。”孩子又问:“什么是空气呀?”我忽然发现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失职,孩子竟然不知道什么是空气。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也难知道,于是我决定马上告诉他。 我对他说:‘妈妈先捏住鼻子,你学妈妈的样子好吗?”孩子点点头。我用一只手捏住了鼻子,孩子的小手也和我一样。我说“咱们一起闭上嘴巴好吗?”孩子学我闭上嘴巴。没多会几孩子就张开嘴笑了。我也放下手,对他说“你每天从鼻子吸进去的就是空…  相似文献   

18.
宋新华 《教育》2013,(5):11-11
中国有句话:“哪壶不开提哪壶”。说的是专门说别人的短处,说不该说的话。说到和孩子交流,很多家长其实就习惯“哪壶不开提哪壶”,眼睛专门盯住孩子的问题,挑刺。比如,孩子回到家兴冲冲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英语得了100分。”妈妈会说:“不错,可你数学才得了80分,数学你还要努力啊!”一壶冷水泼向孩子。孩子兴奋地跟你谈起他想当歌唱家,你嘴一撇,斜着眼睛看了孩子一眼:“就你?五音都不全,算了吧!”朋友表扬你的孩子听话、懂事,你“谦虚”地说:“哪里!你可不知道他在家的那个淘气呢!”不开的那壶不说不行吗?你的孩子有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可是说着说着,就来一句:不跟你说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跟你说了吗?你是不是又提哪个不开的壶了?  相似文献   

19.
佚名 《学习之友》2014,(12):42-43
孩子犯错了,不用批评,只问八句话就可以了。 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  相似文献   

20.
儿媳初为人母,我飘洋过海去帮忙,可我发现儿媳的育子方法与我大相径庭,心里窝火得很。先说吃饭吧,小孙子刚一岁,就要将他放在一张带桌面的餐椅上,用盘子盛上饭菜让他自己吃。小孙子一会儿用勺子舀,一会儿用手抓,边吃边玩,饭菜是天上一半地上一半,到底吃进去了多少,只有天知道。我心疼孙子,很想喂一喂,儿媳却说:“妈,别喂,不要让他产生依赖性。”依赖性?这么小的孩子依赖大人有什么错?真想和她理论一番,但只是问:“吃不饱怎么办?”“让他饿一饿,下次会好好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