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长庚 《天中学刊》2003,18(5):117-117
篮球运动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综合性运动,比赛中,攻守通常表现为攻守位置上的对抗状态,但无论攻守情况多么复杂,它都以活动的球与固定的球篮为目标,展开对抗性的争夺活动.胜利的取得依赖于成功的进攻,同时巩固取得的成果更需要坚强的防守,“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从战略上讲,虽然在某些场次、某段时间可采取以攻为重点或以守为重点的部署与安排,但在比赛中所运用的战术必须是攻守兼备,即攻守平衡或趋与平衡.重视攻守平衡,加强防守训练,是现代球队所应具有的特征. 1 盯人防守的优点 篮球运动发展至今,盯人防守仍被视为较为有效的防守形式,这…  相似文献   

2.
高一册课本 (试验修订本·必修 )对《过秦论》(上篇 )的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注释“攻守之势异也”为“攻和守的形势变了。攻 ,指秦始皇以前攻打六国 ,夺取全国政权的时候。守 ,指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查以前两次旧版教材也都是这样注释的。笔者以为这个注释殊令人  相似文献   

3.
秦之“过”安在?学过《过秦论》的人都会知道:“不施仁政。”但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怎样理解,就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A、因不施仁政,所以由秦始皇的攻变为子婴的困守关中。 B、不施仁政使攻守之势起了变化。 C、攻守的形势变了,秦却不施仁政。分析三种看法可知:“过的总因”相同,即下施仁政;不同的是,对“仁与攻守的关系”理解各异。①“仁”作用的对象不同:A、B两种看法,“仁”对攻守而言;C的看法,“仁”只对“守”而言。②攻守确指不同:A认为,始皇攻,子婴守;B、C认为,始皇攻,始皇守。作为语文教学,本来知道“秦之过”在于“不施仁政”即可,无须一定要去深究,去无端地争执。而课后的习题一却直接涉及到对论点的理解,因此,就有弄清这一问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四册《过秦论》中“攻守之势异也”的注解是这样的:“攻和守的形势不同。攻,指秦始皇和始皇以前兵力强,攻略六国。守,指二世,子婴时兵力弱而困守关中。”依据这个注解。似乎秦王朝在农民大起义中迅速失败的原因只是由于兵力弱了。我认为这和课文末段的分析是矛盾的。《过秦论》明确地肯定了陈涉起兵时,“天下非弱小也,雍州之地,殽幽之固自若  相似文献   

5.
对《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编者在“思考和练习”中列举了三种理解法让师生选择。第三种理解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这里且不去管它。前两种理解是这样: ①因为秦始皇不施行仁义,所以才使攻守之势起了变化,由攻势转为守势。②秦国攻守之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可是秦始皇却不施行。新《高级中学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认为:“第一种理解正确。”其理由是:“‘仁义不施’是‘攻  相似文献   

6.
王磊 《华章》2012,(20)
现在世界篮球运动不断发展,我国篮球运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发挥优势更好的完善篮球的技术,借而提高篮球水平.随着篮球防守战术的发展,要求个人防守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防守中假动作的运用丰富和增强了个人防守动作和能力,使防守更具攻击性和威力更有效果.防守是我国篮球队的一个薄弱环节.攻、守是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律,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较高水平的强队,一般说来,必须是攻守兼备,能攻善守,重视防守训练,有利于促进攻、守提高强度,加强对抗,既提高防守能力又利于进攻质量,个人防守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提高个人防守能力,是解决防守薄弱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个人防守技术与应用谈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教材三题     
(一)"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何解?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过秦论》原文:"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原文无注释,《教师教学用书》翻译为:"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也就不同了。"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过秦论》原文:"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原文注释:"攻和守的形势不同了。攻,指秦始皇以前攻打六国、夺取全国政权的时候。守,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教师教学用书》翻译为:"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8.
《过秦论》结尾“攻守之势异也”句,五年制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注云:“攻和守的形势不同。攻,指秦始皇和始皇以前兵力强,攻略六国。守,指二世、子婴时兵力弱而固守关中。”这条注解对“攻”和“守”的解释,尤其是对“守”的解释,是颇不确切的。《过秦论》结尾句“仁义不施而攻得之势异也”既是全文的论点,也是全文的结论。按照注解所说,秦王朝之所以灭亡,就在于秦二世、子婴时,兵力很弱小,却采用了困守关中的策略。否则,秦王朝是不会如此短命的。如果这个解释是正确的,那么,贾谊也就不会成为一时英彦,而为宿耆旧臣所忌;《过秦论》也不会被目为百代论体散文之祖了。课文如此注释,本于史无据。陈胜兵起,授周章将军印,西击秦,周章沿路募兵,  相似文献   

9.
辨“攻守之势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贾谊《过秦论》(上)这篇课文,其中心论点就是文末的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如何解释这个结论,对理解全篇课文关系极大.这里的两句话是什么关系?其中的“而”字是表示什么关系的连词?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弄清“攻守之势异”是什么意思.课文后边的注释这样说:“[攻守之势异也]攻和守的形势不同.攻,指秦始皇和始皇以前兵力强,攻略四国.守,指二世和子婴时兵力弱而困守关中.”我觉得这说法不够清楚.以至和课文的意思有所抵梧.比如课文中写道:“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这是说二世时秦朝威力的强大,也是陈涉起义的背景.我们知道,陈涉起义后,其部将周文曾率兵攻进函谷关,但不久就被秦将章邯率兵驱出函谷关,全军覆没.而后章邯又相继打败了陈涉、项梁,陈涉、项梁相继死难,起义受到严重挫折.这说明秦朝当时的兵力并不弱.课文  相似文献   

10.
当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是对抗更加激烈。宏观上讲,有攻与守两大体系的对抗和相互制约。本文通过对防守意识,防守技术,防守方法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培养运动员防守意识的重要性、及训练方法。强化和加深运动员对防守意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运动员的防守意识。  相似文献   

11.
在学生初步疏通文言字词的基础上,从全文纲领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理解切入,理清全文思路.深入分析文本本身,借助有关资料,破除了长期以来多数人的误读(“不施行仁义,因而攻与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从而贴近了作者的原意(不施行仁义,但是攻和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培养学生真学习真思考的习惯和勇于质疑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当世的眼光读文本,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孙亚军 《现代语文》2010,(6):144-145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的经典篇目。贾谊在文中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点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可对这句话的理解一直以来却存在较大争议。不少老师解释说,秦国由于没有实施仁政导致了攻和守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所以最终灭亡了。这种解释显然不能使人明白:攻势是什么?守势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篇启人深思的美文,从这篇美文中我们明白了这样的人生哲理:攸关人生成功与失败的无非是四个字:攻、守、进、退。我们何时当进、当攻,何时当退、当守,如果我们掌握了攻守进退的学问,也就把握了事关人生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篮球教练员临场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练员是篮球比赛中的灵魂,他临场的指挥直接影响整个比赛。因此,篮球教练员在临场指挥过程中,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思维反应要敏捷,判断要果断、准确,从而在最短的时间里洞察攻守双方交锋的基本情况,准确地找出比赛双方在攻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攻守矛盾的焦点;同时,思考构建解决主要矛盾的办法和措施,及时调整布署战术配合方案,运用战术的变化,制约对方优势的发挥,并善用避实击虚、扬长避短、集中优势、攻其要害等战术打法,争取比赛胜利。  相似文献   

15.
《过秦论》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的名篇,历来被选进高中语文教材,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篇末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已成定论,笔者也无可非议。所遗憾的是对这句话的理解却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或语意不明,或理解有错。如原高语统编教参(1984年中南五省编)就解释为:因为攻天下和守天下的形势不同面秦朝不施仁义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研究世界先进足球阵型变化与战术特点,学习和认识当今世界先进足球理论与高水平比赛的规律,本文以2008年欧洲杯8强球队的比赛为研究对象,对8强球队在比赛中的基本阵型特点、队形攻守变化特点情况进行观察和数据统计,着重分析了2008年欧洲杯8强球队在整体战术方面的阵型安排,队形变化特点,并将部分数据与历届比赛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008年欧洲杯8强球队在比赛中都使用以4名后卫和中场防守型屏障队员为防守核心的442和451阵型,“4后卫”比赛阵型在目前国际足坛占主导地位;在比赛中力求攻守动态平衡,在整体攻防过程中重视防守,队形变化表现出“不全攻但必须全守”的战术纪律.合理安排攻守人员力量.位置职青分工明确.攻守队彤转换迅速。  相似文献   

17.
"紧逼防守"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各队在训练中越来越重视对防守的训练,比赛中通过具有攻击性的防守及防守阵型的突然变化,扰乱攻方进攻节奏,给攻方造成心理压力.利用这种战术反败为胜的例子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对紧逼防守、区域防守等防守战术的变化及训练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当代篮球运动的发展正朝着高身高、强对抗和以守促攻的方向发展.对抗的焦点在防守上,守中无攻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制约对手的凶猛攻击,同时也不会给自己创造出更多的进攻机会,进攻和防守是相辅相成的,忽视任何一方都会导致比赛的失败.尤其是忽视了防守,不但导致失败,而且进攻的技术、战术水平也得不到提高,由此可见防守之重要.目前我国许多篮球运动队伍中,忽视进攻的不多,而忽视防守的依然存在,而且为数还不少,为了遵循篮球运动的客观规律,适应世界篮球发展的新潮流,我国篮球训练必须在防守上很下功夫,抓好防守是我国篮球运动…  相似文献   

19.
汉初贾谊的《过秦沦》,鲁迅先生曾称之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然而对于其上篇分析秦亡的原因得出的结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二句如何解释,至今众说纷纭。一说:“攻守之势异,是说从前据险守固,各个击破;今则祸起家门之内,到处皆是秦的敌人,进攻和防守的形势完全变了。”(朱  相似文献   

20.
比赛中,攻、守双方争抢篮板球是获得控制球权的重要手段,是增加进攻次数和发动快攻反击的重要保证,是攻守矛盾转化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抢篮板球技术动作环节,然后对抢篮板球的教法指示和易犯错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