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美国女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以其卓著的成就在人类学学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通过《菊与刀》所作日本文化模式的经典个案研究来看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理论的特点,并论及《菊与刀》之于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文化模式理论所引发的争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康太一 《时代教育》2012,(23):255-256,263,1
在全球化日趋临近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已经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而文化间交流的分歧与摩擦也日益凸显.上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84)便已著成《文化模式》一书,通过对原始部落文化的人类学考察,分析、认知和理解文化的不同形态,并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给予异己文化(乃至文化的各种形态)真诚的尊重和公平理性的新认知.其所提出的跨文化交流与研究中所需的人类学视角和对于异己文化的人文理性态度正是当今处于跨文化交流大潮中的我们所需要的.故而,本文旨在通过浅析本尼迪克特之《文化模式》的价值,审读文化的可能性,以及跨文化交流与研究中人类学视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本尼迪克特概括的"耻感文化"模式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在日本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人认同等级观念和极度夸大精神力量在视公平为原则和宣扬物质的西方文化中是无法理解的."菊"与"刀"代表了日本民族文化的互悖共存的文化意象,也代表了日本大和民族的双重性格,日本人以负恩和复仇两种极端的方式来化解道德上的压力.本尼迪克特在研究中运用了文化类型学理论,对他者文化进行遥读和整合.  相似文献   

4.
作为"复合型史诗"的代表,亚鲁王文化的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因此,在充分利用现有的亚鲁王文化研究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有效借鉴西方文化整合理论,对亚鲁王文化进行文化整合研究是行之有效的研究思路.史诗带有鲜明的稻作文化模式,史诗的三大母题包含众多文化原型,可以综合运用民族志研究以及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列维-施特劳斯的结...  相似文献   

5.
本尼迪克特在她的《菊与刀》中指出日本文化是不同于欧美"罪感文化"的"耻感文化"。Verschueren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本文在顺应论理论框架下对《菊与刀》中的"耻感文化"进行了语境顺应性的分析。通过分析耻感文化背景下的日本人在交际过程中是如何对交际语境进行动态顺应并作出相应的语言选择,进一步探讨了语言的选择与文化语境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浅谈文化模式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分析阐述本尼迪克特的"日神型"、"酒神型"、"偏狂型"、"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等文化模式理论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文化模式整合的内驱力问题。笔者认为文化模式是由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方式整合的文化整体性特征,是民族文化实体性存在的深层维度。  相似文献   

7.
露丝·本尼迪克特以其文化整体观和文化相对主义确立了她在西方文化界的地位。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其文化模式论的主要观点、理论贡献及其局限性,阐述了在对待各民族文化问题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相对性原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不同民族的文化模式,表现于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思考样式,也往往凝聚为不同的符号象征。美国学者路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名著《菊与刀》(Chrysanthemum And Sword),就是把这两种实物作为符号象征,抓住精神矛盾的尖锐冲突,把日本文化的特点分析得既深刻又形象,非常有魅力。  相似文献   

9.
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升本”的规模协调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社会学的功能耦合原理为手段,研究了本科大学并列性要素的功能耦合,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并列性要素规模发展的数量性特征和质量性要求。同时,文章以库思的范式理论和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建院初期的规模协调发展模式,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在建院初期按照规模协调模式进行建设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武士是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阶层,武士文化是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其名著《菊与刀》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广为传播的文字:“刀与菊,两者都是一幅绘画的组成部分。日本人生性  相似文献   

11.
美国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其文化名著《菊与刀》中把日本社会的文化定义为一种"耻感文化",把西方社会的文化定义为"罪感文化"。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罪感文化"强调自律,"耻感文化"强调他律。实际上这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对"罪"的概念认识的不同,而造成的理解误区。把日本文化定性为"耻感文化",否定了日本人的罪感意识。确切地说日本文化兼具"耻"与"罪"文化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2.
苏雪林的楚辞研究富于比较意识。她善于以世界文明史的眼光来观察中国文明史诸问题。她将中国古史作为整体来考察,得出来的结论较为宏通。爱国主义与科学态度相结合是其最大特色。苏雪林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上接受了中国文明西来说。她辨证地处理了科学态度与个人感情间的关系。她认为中国文化是世界原初文化的冢子,并论证了台湾与大陆文化之间的一体性。宏伟的意识与微观的本领相结合是其又一特色。它体现在文本考据上,并由细微而返归大略,支撑其楚辞研究。苏雪林吸收了梵二会议以来的神学理论成果,这有助于其学术研究贴近国际前沿.  相似文献   

13.
艾丽丝·沃克在她的短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中形象地刻画了内心充满矛盾的黑人女性形象迪伊。迪伊从小接受了主流白人文化,白人文化在她心里的内化使她厌恶甚至看不起黑人文化。因此,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碰撞所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她渐渐脱离了传统的黑人家庭。然而,轰轰烈烈的黑人民权运动激励她去重拾象征黑人文化的百衲被,却遭到了母亲的拒绝。白人文化在她心里潜移默化的内化使她走上了精神的不归路,对黑人传统文化的盲目追寻也暗示了她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14.
The present study uses narrative inquiry to follow, July, a preservice teacher's journey through her yearlong placement in an inner-city school.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four interviews, 12 written reflections, and seven transcribed group discussions revealed a sense of culture shock felt by Julie. In particular, her sense of conflict focused around self as she interacted with her mentoring teachers, her students, and coping with doubts about her own abilities and self-worth. Julie's story suggests clear ways of avoiding similar situations in the future and improving preservice teaching generally.  相似文献   

15.
A preservice teacher's personal beliefs regarding teaching are confronted by her experiences during a yearlong internship in an inner-city school. Analysis of four interviews, 12 written reflections, and seven transcribed group discussions revealed a sense of the culture shock Mary experienced on entering the inner-city school. Her narratives described a journey from initial culture shock, eliciting both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dissonance, to cultural assimilation as she adapted to her concerns about her students, her worries about getting along with her mentoring teacher, and her doubts about her own abilities.  相似文献   

16.
李慧 《绥化学院学报》2004,24(4):112-114
唐朝之于整个封建社会犹如一颗皇冠上的明珠,耀眼夺目,以其博大精深引起了世人广泛的关注。而宋朝,因其诸多鲜明的标志性转折彪炳中国文化史册,对整个封建社会产生了承先启后的巨大影响。著名学者李约瑟说:“谈到11世纪,我们犹如来到最伟大的时期。”一些日本学者与西方汉学家,都把宋代称为一次“复兴”和“一次商业革命”。本文拟从社会之基础——经济落笔,而以土地政策和商品经济观念为剖面,希能从中透视出唐宋两朝经济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宗璞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特征的知识型女作家,她的散文以其端庄淑雅、细腻沉蕴、通脱清远、宁静透彻的艺术魅力构成了独特的意蕴和情致。 研读宗璞的散文,我们不仅体悟到“诚”与“雅”的艺术品格,而且感受到字里行间蕴含着哲学的思辨色彩。作品显示出一种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人文精神结合而形成的精神内涵。这种艺术个性缘于其深厚的中西文化背景和思辨的哲学头脑。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世纪以来,中外考古的巨大进展为我们广泛深入地研究匈奴历史的各重要课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也以无可辩驳的实证为我们重新勾画出历史上匈奴帝国在扩张、掠夺和迁徙过程中曾经留下的足迹,通过研究分析匈奴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因素波及的地区和时间的前后关系,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描绘出匈奴民族的起源、匈奴帝国统治的疆域、她征服的领地和附属部族的范围,以及各个不同阶段随着国力的消长,其疆域的变迁、文化侵入和传播势头的由强至弱、直至最终被更强势的文化所融合、同化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