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周颂·时迈》曰:“薄言震之,莫不震叠。”传曰:“震.动。叠.惧”《后汉书·李固传》引作“薄言振之,莫不震叠”,李贤注引韩诗说回:“振,奋也。莫.无也。震,动也。叠,应也”;郑笺日:“薄,犹‘甫’也;甫,始也。”今案其说率皆迂曲牵强,不当诗义。此二句蒙上文“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为言.下启“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其义当指昊天“右序”有周,有周遂有天下,而得以巡狩四方也。“震”、“振”同音相通,当训震恐。《尔雅·释诂》曰:“震,惧也。”“叠”当读“慑”。上古慑读照母盍部,叠读定母盍部,限定…  相似文献   

2.
    
雷是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春秋·玄命苞》有云:阴阳合为雷。 雷,是我最敬畏的自然现象。天空中的一道银蛇,一声霹雳,其刹那间进发的力量,惊天地、泣鬼神、震人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郭沫若在《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中提出的“古人数字的观念以三为最多”的命题进行阐释,认为,《周易》阴阳二爻作为生殖器的取象,不仅在《周易》中能找到内证,也符合中国古人象喻思维的特性。阴阳二爻错综重叠而成八个不同的三画卦,三画卦两两相重又构成六十四卦,这正契合了老子的“三生万物”说。无论是三画卦还是六画卦,都是天地人三才的取象。这种三才观对古人“崇三”的民族审美心理起到了直接的催化作用。而《洛书》的九宫图,也是这种三才观的推衍。  相似文献   

4.
“观象制器”由《周易·系辞传》提出,历代易学家对此有不同注解。本文则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它的意义。一“象”在《周易》中有不同的内涵:概括起来不外三种: 一是指物象,即事物运动变化所呈现出的能被人的感官所感知的现象(包括物质实体),如“仰观象于天”;“天垂象,见吉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在天成象”等。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物象在《系辞传》中多指天象。而地上之物则以形言之。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说:“象谓悬象,日月星辰也;形谓山川草木也。“朱熹在注解《系辞》时也说:“象者,日月星辰之属。形者,山川动植之属”。不过,《系辞》虽注重天象。但也不排斥地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传统典籍中,“易”占有重要的地位。“易”作为经学之一种,被称之为《易经》。历代对“易经”的阐释,构成了“易学”。历代易学家对《易经》的阐释,大致可以分为象数派与义理派。象数派以象数为第一位,以象数解易,以象数论义理。义理派以义理为第一位,以义理解《易》,以义理论象数。在整个易学发展史中,两派之间的互争高下一直没有停止过,经常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然无论是义理派还是象数派,都不否认《易经》是讲“阴阳”哲学的,是一部讲运动变化的“变”经,其中蕴含着高深的哲理、无穷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数书九章》中有一张“阴阳象数图”,它是秦九韶占筮方法的理论根据.关于该图的来历和出处,目前尚无定论.文章通过对宋代“先天易”学理论的考究与分析,结合今人对秦九韶生平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阴阳象数图”是秦九韶自创的,而其理论根据则直接来源于“先天易”中的“阴阳象数”学说.  相似文献   

7.
《九歌·云中君》有“冀州”、“云中”,这是索解“云中君”身分的关键。神话传说蚩尤与黄帝大战于冀州,失败后被肢解而死,其地缘此而名“解”(解州),故蚩尤缘此名为“解神”(肢解之神)。《易》之《解》卦下坎、上震,为“雷雨”之象,巫歌用隐语暗示蚩尤之“解神”身分,故蚩尤就是“雷雨”神,雷、雨俱为云中之物,故蚩尤又是“云中”神,也就是“云中君”。蚩尤死后被奉为战神,故歌辞多处暗示“蚩尤旗”:作为星宿的“蚩尤旗”“与日月兮齐光”;“蚩尤旗”变动不居,有时如“雄鸡”,故辞云“华采衣”;旌旗舒卷,飘扬,故辞云“连蜷”、“犬犬犬远举”  相似文献   

8.
《周易》象数思维影响了民族思维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古代文学思想观念的演变和发展。天人合一、阴阳互动、通变致久等思想构成古代文论的哲学基础,而“言意之辨”、“意境说”等文学思想都和《周易》象数思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前 ,对“周”、“易”二字的解释 ,就已经出现了许多观点。关于“周”《周易正义》引郑玄云 :“周为周普”;又引《易纬》云 :“因代以题周”;孔颖达自云 :“《周易》称‘周’,取歧阳地名”。陆德明《经典释文》云 :“周 ,代名也 ,周 ,至也 ,遍也 ,备也 ,今名书 ,义取周普”。关于“易”,《易传·系辞》以为“生生之谓易”,“易者 ,象也”,《说卦》又有“易 ,逆数也”之说 ;许慎《说文解字》云 :“易 ,蜥易”,又引“《秘书》说 :‘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乾凿度》云 :“易”有易简、变易、不易三种含义 ;程颐《程子遗书》卷 1 :“…  相似文献   

10.
朱翠翠 《作文》2023,(15):51-52
<正>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响亮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入冬后万物藏伏土中,不饮不食,当春天的第一声雷响起时,冬眠的动物被惊醒,人们便称这天为“惊蛰”。此时,大地回春,长空雷鸣,草木萌发,蛰虫初醒,一切美好如期而至。  相似文献   

11.
横渠易学作为宋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横渠在建易时在参考、吸收汉易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易学观,文章从物象与易象,易象与气象,太极易象三部分分析得出象在《周易》中有可见的象,有不可见的象。可见的象,即为物象;不可见的象,即为爻象。爻象虽不可见,但其性有阴阳,故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卦中的阴阳爻来体悟和感受吉凶变化、悔吝刚柔。太极是《易传》中的一个概念,张载以此作为太虚之气的称谓。太极作为《周易》中的一个最大的象,象的作用在于表意。张载取太极易象在于以此以象太虚,以象徵“合两”之性。  相似文献   

12.
“本”即《景岳全书.求本论》所说“所谓本者唯一而无两也,盖或因外感者,本于表也;或因内伤者,本于里也;或因热者本于实也;正不足者,本于寒也。但察其因何而起,起病之因,便是病本,只此表里寒热虚实六者而已。”“本”就是阴阳和它归属下的表里寒热虚实,也就是八纲。八纲就是复杂的病理改变的概括,包括病因、病机几个方面的意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又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江山易代,物是人非,文坛上涌现出一批与时务世俗格格不入、行为乖张的“怪人”。著名者如被胡适誉为“十七世纪的一个大怪杰”的金圣叹,身被“归奇顾怪”盛名而联袂结伴的归庄和顾炎武,稍后还有名震遐迩、“常人尽笑板桥怪”的郑燮,离经叛道、自称“任天而动,好谈名妓”的诗坛巨子袁子才……黄宗羲也是个中一员,我们可以从他的《怪说》一文中来窥视“这一个”怪人的神奇风采。据《清史稿》黄宗羲本传记载:黄宗羲(1609—1695),字太冲,浙江余姚竹桥(黄竹浦)人,因竹桥附近南雷里有唐谢遗尘故居,故自号南雷,晚年自称梨洲老人,故后世称…  相似文献   

14.
杨顺仪 《学语文》2011,(3):61-61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选了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其中有一句“琳崖转石万壑雷”,搜索网上的朗诵带子,不少朗读者读的多是“冰崖zhuan(转)石万壑雷”,就是一听学生。他们也是这样想当然地读作“zhuan石”。我们认为此句该读为“琳崖zhuan(转)石万壑雷”。  相似文献   

15.
声训是根据词与词之间的声音关系推求意义的一种训治方法,它要求训释词和被训释词之间必须音同或音近。声训方法起源很早,先秦典籍正文里经常使用。如《周易·说卦》:‘“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坎,陷也。离,丽也。说,悦也。”《孟子·胜文公上》:“库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荀子》:“君,群也。”而成书于秦汉之际的训沽学专著《尔雅》,不能不继承前人成果,在主要运用义训方法的同时,使用了声训的方法。根据本人对《尔雅》的分析统计,全书声训共有二百二十来条。《尔雅》中的声训,具体可以分为七种类型。一…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先秦道家对我国传统思维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体系,而这种辩证思维,考其源头,却与《周易》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试从《周易》的“阴阳相抱”、“阴阳对立”、“吉凶转化”、“反复之道”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周易”的辩证思维及其对先秦道家“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物极必反”、“阴阳调和”等辩证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增林 《河北教育》2005,(20):44-44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中国古代崇尚“阴阳”学说,连数字也以阴阳来划分。《易经》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且以阳数为尊。九是最大的阳数,而两九相重,是一个长久之数,故将此节名为“ 重阳”,也称“重九节”。我国早在战国时期过重阳节已成风俗,爱国诗人屈原在《远游》中就有“集重阳人帝宫兮”的句子。  相似文献   

18.
“观物取象”是《周易》的创作原则,它作为一种思维形式,贯穿于《周易》创作的全过程;“感物道情”是朱熹对《诗经》创作旨趣的概括,他认为《诗》既不是“史”,也不是“论”,而是“感物道情”。从“观物取象”到“感物道情”,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周易》中蕴涵的艺术知觉元素。  相似文献   

19.
“观物取象”是《周易》的创作原则,它作为一种思维形式,贯穿于《周易》创作的全过程;“感物道情”是朱熹对《诗经》创作旨趣的概括,他认为《诗》既不是“史”,也不是“论”,而是“感物道情”。从“观物取象”到“感物道情”,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周易》中蕴涵的艺术知觉元素。  相似文献   

20.
孔孟荀:“天”的歧义和多义武晓红“天”是中国古代哲学典籍中常出现的一个范畴。《说文解字》讲:“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王国维《观堂集林》说:“古文天字本象人形,……本谓人颠顶,故象人形。……所以独坟其首者,正特具其所象之处也。”然而这都仅仅是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