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必须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但目前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缺陷和不完善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滞缓 ,形成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为了统筹城乡发展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应深化现行户籍制度改革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建立统一、开放的用工制度 ,实行本地人和外地人平等用工制度 ;改革教育制度 ,赋予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力 ;切实推进包括进城农民在内的所有非农人口的社会保障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存在,农民工没有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权利,导致他们面临更多的就业困难和生活风险。城乡不平等的就业制度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政府必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增长之源、民生之本、稳定之基.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供给总量远远大于需求总量的基本格局与技能人才相对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统筹城乡就业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统筹城乡就业,必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切实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加强统筹城乡就业的体系制度建设;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4.
实现武汉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是当务之急。文章在对武汉市农民工进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工进城所存在的问题,如农民工的地位边缘化,户籍制度制约,就业道路曲折,劳动力素质低,保障制度缺失,子女教育受阻碍,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树立平等意识,建立统一的户籍与就业制度,提供平等教育机会与社会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对策与建议。通过各种渠道保障农民工权益,确保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稳定就业并乐于安居,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昆明市晋宁县是典型的西部农业县,其城乡一体化农村劳动力就业到人力资本、就业服务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此提出建议:1.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条件;2.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统筹城乡就业,建立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构建公平的环境;4.统筹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增强农村劳动力抵御社会风险及市场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在发展中存在着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扩大,城乡就业不平等,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以及城乡居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不平等,为此,政府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城乡规划、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以及教育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保障方面进行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基于城乡人力资源一体化探讨通过构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劳动者的就业技能、提升工作福利以实现体面就业,进而促进农民市民化。重点探讨对城镇化催生的大量待转移劳动力、产业内现存低技能存量劳动力、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扶持。该就业服务体系由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就业技能培训体系、创业指导体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体系构成。促进该体系的良性运行需要积极和消极的就业保障政策并行,其中积极的政策包括建构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奖励金制度、职业准入制度、就业公积金制度;消极的政策指失业保险与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8.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存在着城乡制度不平等、小城镇布局分散规模小、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等制约性因素。化解这些制约性因素,要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结合小城镇实际组织好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新行业新工种的培训;加快土地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因为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缓慢, 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低下,非公经济发展缓慢,就业现念落后,就业压力极大。欠发 达地区应该建设“选择自主,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现代 劳动力市场。所以应该加快各类市场的发育和成长;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千方百计创造 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各类经济;积极发展小型企业,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就业服务体系 建设,实行促进就业政策;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制度,强化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 营造新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观念氛围;应该加大建设和运行的投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法 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市民化视角下的城乡二元就业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问题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问题。但是城乡二元就业制度使农民工与城镇市民在就业准入、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待遇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和不平等,对农民工就业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从而弱化了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降低了市民化能力,抑制了市民化进程,因此必须对城乡二元就业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就业作为一种政策实践,很多地区早就在探索。苏州高新区在全市率先改变城乡二元化的就业状况,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通过一系列举措,建立了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构建了劳动力平等竞争、同等就业、同工同酬的城乡就业新格局,为全省乃至全国在新时期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目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目标模式的战略选择。要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实现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城乡学校布局和教育教学体系、终身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环境、教育技术、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包括:推进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变革;落实各级政府统筹城乡教育的责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加强城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政策法制体系;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试验区;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理论体系;建立完善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的督导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3.
2011年8月,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决定在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创建统筹城乡就业示范区,探索统筹城乡就业长效机制。经过两年的创建,成效十分明显,但也面临缺乏政策依据和建设资金不足的困境,需要依据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探索进一步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流动机制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然而,在中国改革过程中,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呈二律背反趋势。这主要源于农业投资有限、政策长期失衡、户籍政策僵化、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部分失败、地域性转移相对不足、转移方式仍较落后等。欲解决上述矛盾,有必要发展活力城市、双向畅通劳动力转移渠道、建设更趋合理的农村教育体系及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的迁徙决策会产生重大影响,而同时农民工回流的决策对于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推进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推一拉”理论的思想以“城(流出地)一城(流入地)”为分析框架,利用对曾在外打工的回到江西省内工业园务工农民工的调查结果,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回流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能否在城市稳定体面的生活是农民工回流决策的决定因素,户籍制度反而没有政府想象的那么重要。发达地区城市高昂的居住成本、日常生活成本及处于城市底层的就职状态促使外出农民工选择回到原流出地就近就业。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对政策有效性的感知应成为评价大学生就业政策实效的一个重要参数。因为不同性别、生源地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群体在对拓宽就业渠道的政策、完善就业市场体系的政策以及其他配套政策实效的感知上都存在着一些显著性的差异。在拓宽就业渠道和相关配套政策中,男生比女生、农村比城镇的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认为西部和基层就业政策对就业有帮助。在政府完善就业劳动力市场体系的政策中,家庭资本和社会资本相对缺乏的毕业生认为"整顿就业市场秩序"和"建立就业网"对他们就业的帮助更大。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边缘化问题严重。其就业边缘化的困境主要源于农村大学生能力缺失导致的竞争型边缘化和制度性障碍导致的非竞争型边缘化。这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教育观念、大学生的社会流动、城乡一体化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必须消解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在提升农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上,发挥政府作用,完善相关政策设计,减少制度性障碍导致的非竞争型边缘化。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将大量被征用,大量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农民就业结构也在发生质变,由于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一生产资料,解决今后的就业、生存、发展问题将成为矛盾的焦点,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因此加强这一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已成为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对策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因素中,体制机制障碍是重要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定要突破户籍、就业、征地等方面的体制障碍,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措施,全方位推进城乡一体化,即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产业发展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就业与社保体系建设一体化及社会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