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国民政府进行的一些文书和档案的立法活动,在公文程式、程限、文书归档、鉴定、保管期限、借阅利用及销毁等方面制定了《公文程式条例》、《行政院颁发文卷保存年限四项原则》、《行政院关于公文改良办法》等上百部有关文书和档案的规章,文章最并对国民政府的档案立法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宋朝档案立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宋朝的文书和档案立法以《宋刑统》和《庆元条法事类》的编纂和颁发为主要标志 ,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宋朝在文书程限 ,用字、用纸、移交、鉴定、销毁、管理利用等方面都进行了立法。全文并对宋朝的立法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指出其历史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国机关档案工作会议讨论通过的《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已经国家档案局正式颁发,为便于我市各档案部门贯彻执行,本刊将其刊登如下。国家档案局同时颁发的《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和《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本刊将在下期刊登。  相似文献   

4.
陈建东 《云南档案》2015,(12):12-14
公文是机关的形象和窗口,反映着机关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水平。公文作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贯彻落实档案法律法规的立法意图、法律规定,传达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档案事务管理的方针政策,公布档案管理规范性文件,指导、布置和商洽档案事务管理及档案部门事务管理,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最近,国家档案局以令的方式颁发了《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的发布施行,代表了机关文件归档和档案保管期限改革发展的方向,是向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价值鉴定体系、系统完善的档案保管期限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志着我国档案法制化建设取得了又一新的成果。为了提高归档文件的质量,完整地保存本单位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公文、电报、簿册、图表、录音、录像、照片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的档案,准确地划分档案的保管期限,我省各单位的文书部门、业务部门和各级各类档案馆,都应当认真执行国家档…  相似文献   

6.
公文整理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公文在办理完毕后,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及时将公文形成过程中的正本、定稿等有关材料进行整理、归档,亦即会形成归档文件。所谓归档文件是指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变国家机关公文混乱局面,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国家技术监督局新近发布了《国家机关公文格式》、《发文稿纸格式》和《文书档案案卷格式》。这三个国家标准的实施将涉及我国各部门、各地区的党政军机关、群众团体、厂矿企业、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8.
田素美  高晓波 《档案》2011,(1):23-26
公文用印是各个历史时期公文制作的普遍现象,体现了公文的真实性、权威性。本文以甘肃省档案馆所藏民国文书档案为例,论述了民国时期文书档案印章的种类、时代特点,并分析了民国文书档案印章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近年以来,浏阳市人民法院以创建“省特级”档案室为目标,加大了对档案室的建设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调整了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和档案鉴定领导小组,成立了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编制小组,制定了《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查借阅制度》、《档案保密制度》、《电子公文归档制度》;  相似文献   

10.
宋朝初期的国家体制,基本上沿袭于唐代制度。宋统治者为了加强收贮州县簿籍案牍,令各级地方机关采用千丈架阁法普遍设置收贮文书档案的架阁库。北宋之初的立法活动主要以《宋刑法》的编纂和颁发为代表。《宋刑法》是宋朝编制的第一部法律,其中制书稽缓错识、驿使稽程、公事稽程及误署、盗大祀神御物、伪造宝印符节、弃毁大祀神御物及私发官文书印封等门条都不同程度地涉及文书和档案的立法,  相似文献   

11.
徐绍敏 《浙江档案》2003,(10):36-37
一、唐朝文书和档案立法概况唐王朝在从事封建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进行了文书和档案方面的立法。唐朝档案立法主要体现在《唐律疏议》和《大唐六典》这两部传世法典之中。根据这两部典籍,我们可以把唐朝文书和档案的立法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唐律疏议》的编纂为主要内容,历时3年。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鉴于“律学未有定疏,每年所举明法,遂无凭准”(唐律疏议译序言)遂命长孙无忌、李绩等人以《武德律》、《贞观律》两律为基础,增补、删改唐律,次年九月律书成,就叫《永徽律》。随后长孙无忌等又奉命对《永徽律》逐条逐句作注释,阐…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18日.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正式发布实施《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简称《规定》)。它标志着我国档案法制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必将对机关正确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档案保管期限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已成必然趋势,《规定》与时俱进,以客观存在的价值标准为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文书档案作为行政公文起草、制定印发到移交存储过程的最终端,是机关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其主要载体是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公文。公文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书档案的质量,它能显现出公文管理流程是否合理规范,制发质量是否高效,格式规范是否统一,很大程度反应了该部门行政事务管理效能,是整个部门形象和门面的直观体现。因此,提升文书档案的质量,要在档案形成的上游保证公文制发质量,通过对公文流转进行全过程控制,提升公文处理流转质效,逐渐形成适应行政机关实际工作需要的公文处理体系,从根本上有效提升整体文书档案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自"康德元年"起,伪满各省公署中的总务厅掌管机密事项及文书事项,系各省负责公文撰制与文书处理之中枢机构,总揽文牍,位殊权重。伪满中央政府先后颁行的《暂行公文程式令》、《公文程式令》、《关于训令及其他公文程式之件》以及地方公署实施的《锦州省文书处理规程》、《文书编纂保管规程》等公文法令,钩织了伪满各省级公署细密而殖民化的文书制度。各省使用的"省令"、"训令"、"批"等属下行文体,所用"呈"属上行文体、"公函"等属平行文体、"布告"属泛行文体,其公文文体功能复杂、体系繁密。而收受与分配、判行与发送等程序,则构成了伪满各省级公署公文处理的收发规则。  相似文献   

15.
李兴利:2006年12月,《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由国家档案局8号令公布施行,1987年颁发的《国家档案局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和《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同时废止.作为档案价值鉴定的第一道关口和最基本工具,《规定》公布施行的初衷是什么?如果再次对《规定》进行修订,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公文制发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前提公文是文书档案的前身,文书档案由公文转化而来。可以说公文制发的怎样,不仅仅决定公文本身的质量,同时,也影响日后档案的质量,决定了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问题。因此,我们在公文制发中必须要注意解决好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以提高档案实体质量,为档案工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打下牢固的工作基础。首先公文用纸质量要好,幅面尺寸规格要统一、规范、标准,符合国家的  相似文献   

17.
公文标题是公文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既揭示文件的主要内容和行文目的,方便文书处理工作,又便于文书和档案工作人员保存和查找文件。因此,拟写好公文标题是撰写公文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应当按照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2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标题的有关要求,掌握  相似文献   

18.
杨戎 《北京档案》1999,(7):17-19
一、我国文件标准化事业迈出的第一步 正好十年前,我国文件档案界发生了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GB9704-88《国家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国标公文格式")、GB9705-88《文书档案案卷格式》和GB826-89《发文稿纸格式》等三项国家标准,并分别于1989年3月1日和9月1日正式实施.从此,机关公文从起草、行文到文件的归档管理初步形成一套标准化格式体系,结束了我国没有文件格式国家标准的历史,标志着我国文件标准化事业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为我国文件工作、档案工作及国家整个信息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旭:1956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规定:"各机关办完的文书材料,应该由文书处理部门整理立卷,定期向机关档案室归档……可以使机关档案室腾出手来,做好档案的整理和组织利用等工作,更好地为机关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为了落实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期下发的《关于深入贯彻实施(上海市档案条例)推动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的若干意见》 (沪委办[2005]26号)精神,加强对本市电子公文的归档与管理,保障电子公文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国家档案局6号令《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上海市档案局研究制订了《上海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现将全文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