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
公文写作受社会、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制约。计算机应用是公文写作“书写”工具的革命。计算机制约着公文写作的内容和形式,使公文写作简单易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公文与公关的内在联系、公文写作为何要引进公关意识和如何引进公关意识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黎明 《文教资料》2008,(6):148-149
公文姓"公",是命题作文."公"字包含两个元素:国家公务和规定格式.也就是说,公文既体现了明显的国家意志,又有其严格的规定模式,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是要受到一定的制约的.然而,毫无节制的"程式·化",其结果必然是体式老套,结构单一,内容枯燥,缺少新意,千篇一律,套话连篇的"八股文".公文写作在守"公"的前提下,还要敢于突破创新,显现写作者的个性特点,也就是说要敢于立"己".  相似文献   

4.
作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时所使用的公文,同样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本文据此提出了公文也要依法写作的基本观点。文章从公文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公文的作者、文种选择、公文格式、公文语言表达和公文的保密等六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林珊 《华章》2011,(33)
企业公文是企业自身进行决策和实施管理的重要工具.本文从企业公文写作的特点出发,详尽的分析了企业公文的写作技巧和新时期下企业公文写作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姜尧  陈银 《学子》2015,(5):7
公文写作是团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工具。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公文已经成为展示团组织形象的门面和窗口。一、写好团学公文的重要意义第一,公文写作是团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广大青年学生只有在学校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第二,良好的公文写作素养不仅体现了一个合格大学生严谨务实的态度,也是其踏实践行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7.
公文是处理各种公务的重要工具,其政治性、法定性、实用性的特点,又严格地规范着公文写作。在日常的行文中,公文写作常见的问题是:对公文写作的本质属性缺乏了解;文种的选择不恰当;主题词的标注不准确等。它严重影响了公文的质量,阻碍了公文在实施国家行政管理中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公文写作规律初探李克明(合肥工业大学)高校公文写作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请示和答复有关问题以及指导和商洽学技工作的重要工具,直接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积极探索高校公文写作规律,努力提高公文处理质量,是高校办公室的重要职能之一...  相似文献   

9.
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类文字材料。角色原指戏剧或电影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培养角色意识对培养公文写作能力非常重要。本文认为公文写作应重视培养撰写者的单位角色意识、领导角色意识、多种角色意识等三种角色意识。公文写作角色意识的培养需要多学多思多练。  相似文献   

10.
公文是行政管理的工具,与行政管理活动同步产生、运行。在公文写作教学中引入行政案例有利于传授公文写作涉及的党政工作相关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构思能力和求实精神,对提高公文写作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公文写作教学中引入的行政案例可以包括公共行政案例和一般行政案例。案例要求真实、客观、针对性、可读性强,通过精心搜集和选取案例为达到案例教学预期目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