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乐体育”教学思想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乐体育”是在挖掘借鉴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行体育教育思想和现代教学论及“终身体育观”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思想。本文从“和乐体育”思想渊源、含义和教学模式入手,对其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在教学中营造“和乐”情境,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树立“终身体育观”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和乐体育”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两年来,我们在曲阜和其他一些县区的部分中小学,进行了“和乐体育”教改实验,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所谓“和乐体育”,是在借鉴孔子“和为贵”和“乐学”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教学论和现行的教育方针提出来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现将“和乐体育”的教学模式简介如下: 一、在教学目标上,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宗旨 “和乐体育”在教学目标上既重视学生体质的增强和身体的全面发展,更重视学生能力、个性、心理素质和各种优良品质的培养,力求使  相似文献   

3.
“和乐体育”是在借鉴孔子关于“和为贵”和“乐学”思想的基础上,以学生“乐学”为手段,以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为重点,以养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为方向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观念上转移了教学重心,在教材体系上转移了教学重点,在教学方法上让学生“下水游泳”,教学结构机动灵活,不拘一格,在教学组织方面突出民主化、快乐化。在教学实施中,把创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放在首位,提倡把音乐、舞蹈带进课堂,注重发展学生的一技之长,使学生掌握1~3种以上健身项目和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4.
将儒家文化的缔造者、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精髓——“和”“乐”以一种直观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应用到学校体育教学中,会给体育教学带来新的理念和尝试。“和乐教育”宗旨是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以“礼”、“乐”、“知”、“能”、“健”、“行”新六艺为基本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原则,改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课堂结构、方法手段、及评价体系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5.
所谓“和乐体育”是在挖掘借鉴孔子关于“和为贵”和“乐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学论和现行教育方针,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中,“和”意为和谐、统一,即使育人环境、教学目标、内容、组织、方法、课的密度与负荷等处处都达到和谐统一;“乐”是指老师乐教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武艺与武德□文/吉灿忠李惠孔子创立了以“仁、爱”为核心,影响千秋的儒学思想。他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做为“仁政、德治”教育的具体行为准则。孔子以博闻强记、人格完美为世人所咏颂,但是他的武学却鲜为人知。考其历史,孔子精通六艺,武功超人。...  相似文献   

7.
杨弢  曹莉 《浙江体育科学》2003,25(5):25-26,29
当前我国大中小学校面临着一场全面的体育教学改革,学校体育有了更多的选择。将儒家文化的缔造者、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精髓——“和”“乐”以一种直观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应用到学校体育教学中,会给体育教学带来新的理念和尝试。“和乐教育”宗旨是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以“礼”、“乐”、“知”、“能”、“健”、“行”新六艺为基本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原则,改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课堂结构、方法手段、及评价体系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创立了具有鲜明儒家特色的养生保健理论。本文在对养生进行简要概述的前提下,对孔子“以仁为本”的养生之道、孔予的运用“中庸”的养生之道、孔子的追求“身心并修”的思想等方面分别进行了简要论述。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及实践对现代人类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和乐体育”是济宁市和乐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体育教学模式强调创建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强调学生乐学,在快乐中学习,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孔子“和为贵”、“乐学”的思想、矛盾对立统一法则及系统论的原则,是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经典文籍《论语》为参照,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孔子“诚信”思想对奥林匹克运动“诚信危机”的正面影响,并结合《论语》中维护“诚信”的具体措施,对逐步消解奥林匹克诚信危机,重构“诚信”理念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教育家一贯推崇的思想。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教育学生,要“观其所以,观其所出,察其所安”;南宋朱熹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这都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分层教学的实施由来已久,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许多地方结合当地实际,  相似文献   

12.
“因材施教”是由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兴办私学、传道授业的教学实践中提出的,它不仅是教育者应遵循的教学原则,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思想.在当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因材施教”思想仍可被广泛的应用,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更好地发展.本文阐释了“因材施教”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分析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如何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思想.本文意在通过研究“因材施教”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发现其中的困境与难题,提出改善措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思考,使“因材施教”思想更好地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3.
孔子与体育     
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个复杂的问题,对于孔子的评价尤其是如此。粉碎了“四人帮”,出现了科学的春天。近来,“学术界提出重新评价孔子的问题。三十多家报刊发表了五十多篇文章,就孔子的政治立场、仁学、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思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讨论。”(见《光明日报》。百家争鸣1980.3.12)。然而就孔子的体育思想和体育实践问题,展开讨论的却很不够,一年来,除了体育报上的几篇文章,偶或提到一点外,其他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多未涉及。这是很可遗憾的。关于孔子的体育思想与实践问题的论述,概括起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说:“教育家孔丘提倡‘六艺教育’”,并说:“其中的射、御就是体育。”  相似文献   

14.
就《论语》而言,孔子的体育思想观念突出表现为四点:一是提出了"成人"教育的体育主张;二是形成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技观念;三是提出了劳逸结合的运动理念;四是提出了"仁者寿"和"食不厌精"的保健观点。这些思想观念所张扬出来的基本精神,便是以人为本,以仁为纲,以礼为准。由于孔子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使得他的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里程碑位置。今天看来,这些体育思想观念仍然有着突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为中华民族的现代体育发展提供着丰富的精神营养。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儒、道等诸子百家体育思想进行研究,认为孔子体育思想以“礼”为核心、孟子以“仁”为核心、荀子以“结于一”为核心、老子以“道法自然”为核心、墨子以“兼爱”为核心。诸子百家体育思想为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凝聚注入了非常重要的文化元素,影响着我国传统体育发展的方向,其形成了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基本框架,推动了体育娱乐活动的空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养生思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古文献为依据,剖析了孔子的养生思想。重视身体锻炼,体魄健壮是孔子养生思想的物质基础;胸怀宽阔,豁达乐观是孔子养生思想的精神支柱;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是孔子养生思想的重要内容;修身养心,仁寿相兼是孔子养生思想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中庸是孔子继承和总结商周以来“中和”思想而提出的一个哲学范畴,他称之为“至德”:“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从总体上看,儒学的中庸理论是以中和观念为理论基础的。所谓“和”,即事物的和谐状态,是最好的秩序和状态,是最高的理想追求。它要求待人处世中正适度和谐一致,强调在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的哲学观,决定其思维方式,指导其思想体系。文章从孔子的主要的哲学思想出发来探讨他的体育思想。文章重点分析了孔子体育思想的特点,即“仁和礼”。1 孔子主要的哲学观[1]1.1正名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想走上轨道且井然有序,首先需要的是“正名”。这就是说,客观存在的种种事物应当与它们的名字的本来含义一致。换言之,每类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名  相似文献   

19.
对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探索型”、“传授型”、“发展型”、“综合型”教学模式产生的思想根源及这几种教学模式的进步意义和存在不足后,指出目前我国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进程未冲出原有教学模式的包围圈,各种体育教学模式改苹均带有各类型教学模式的“烙印”,并就体育教学模式的统一与多样、体育教学怎样为终身体育服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等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一、“八步式”体育教学的概念“八步式”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体育教学自觉性、积极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进行组合和构建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订学习方法和自主学练,发现并解决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该教学模式强调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也对学生的体育基础、及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八步式”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它的教学对象基本确定为初中以上学生。从教育学角度看,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