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烛之武为何能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入选到苏教版语文必修三。一般论者都认为烛之武之所以能说退秦师,是因为他能言善辩,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秦君退兵,苏教版语文教参就是持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四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有个别注释不够精准,笔者就此提出商榷,谨供教材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其主人公烛之武也历来为人称道。的确,保全郑国,烛之武功不可没。但退秦存郑绝非单凭烛之武一张巧嘴就能做到,烛之武之所以能“退秦师”还因为他占尽了天时、地利。  相似文献   

4.
《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该文情节紧凑,具有高超的叙事艺术技巧。它高超的叙事艺术技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精妙,选材的精当、结构的严密。本文对《烛之武退秦师》精巧的叙事艺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烛之武退秦师》多年来一直被选作中学语文教材.该文标题是主谓词组,题眼是一个“退”字。作使动用法,解释为“使……退……”。此标题发人深思,说“使秦师退”,不说“使晋师退”,可谓抓住了主要矛盾。当时晋秦两强攻一弱,郑必败无疑,而郑国竟然躲过厄运,堪称奇迹,可见标题设置了一大悬念。而且“退”的主语是烛之武,就是说解救郑国不是靠郑之兵马.而是全凭烛之武一人之力,更令人称奇。作为主人公烛之武在文中出现时已是一位垂暮老者,长  相似文献   

6.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读《烛之武退秦师》(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第1册),人们一向把“退秦师”的功劳算在烛之武的身上,  相似文献   

7.
翻检《左传·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案例,普遍存在同质化问题,即:以"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艺术作为教学重点,品鉴语言艺术;以"烛之武"的品格作为主题探究重点,落实语文的人文精神。这样的教学重点就对应着以"烛之武"这个人物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一篇文言文,扩大开来,一篇语文课文的教学,教学内容的确立是第一位的,它是决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乃至评价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如果教学内容确立得不准确,教学活动就在大方向上产生了偏移。那么,《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以"烛之武"这个人物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是否准确,就很值得重视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历来被人们奉为劝诫他人的圭臬。本文从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说服艺术谈起,认为《烛之武退秦师》的说服艺术的立足点在于"利",是服人以"利"。  相似文献   

9.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叙写了泰晋结盟包围郑国,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巧妙运用其出色的外交辞令,瓦解秦晋联盟,说退秦师,从而使郑转危为安的史实.  相似文献   

10.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历来被人们奉为劝诫他人的圭臬.本文从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说服艺术谈起,认为《烛之武退秦师》的说服艺术的立足点在于“利”,是服人以“利”.  相似文献   

11.
《烛之武退秦师》(苏教版高中语文)有几处注释笔者认为值得商榷,现略陈己见。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12.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主人公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百万秦师的事迹历来被人们称道。但退秦存郑仅凭烛之武巧舌如簧的谈话技巧就能做到吗?细读文本,我们发现烛之武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能言善辩、深明大义、机智勇敢,还在于他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并巧妙地利用了这一切。本文将就这些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有一篇非常经典的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内容讲的是烛之武在郑国即将灭亡之际,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秦师,瓦解秦国和晋国联盟,表现了烛之武超人的智慧和口才。我觉得烛之武的表现真是精彩极了,但思考之余,觉得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国与国之间政治的博弈上,秦穆公、  相似文献   

14.
李桃兵 《语文天地》2013,(12):12-13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鼓动如簧之舌说退秦军,尽显春秋时期纵横家风采。秦穆公率秦军随晋文公伐郑,在烛之武一番游说下又立即撤军,并且派人帮助郑国守土,如提线木偶,  相似文献   

15.
<正>《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的一段历史公案,主人公烛之武在郑国危在旦夕之际,凭口舌"退秦师",力挽狂澜,使自己的祖国转危为安。每每教学《烛之武退秦师》,笔者对烛之武精妙的"说辞"(劝谏词),总是乐此不疲,且深感语言的力量和韵味真是"妙,不可尽言"。一、巧妙开场"意"深长面对临头的大祸,沉勇、智慧的烛之武对晋侯联合秦伯实施围郑行动"背后的意图"洞若观火;这是他瓦解"秦晋联盟"的杀手锏。烛之武在见秦伯的时间和方式上作了细致考量  相似文献   

16.
总观现行的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几乎都选录了《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显然,此文符合文言文选录教材要具备规范性和说理的透辟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张灏 《学语文》2011,(1):76-76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开始劝秦穆公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意思是说你们两个大国来围攻我们这小小的郑国,好比两个大石头来砸一个小鸡蛋,  相似文献   

18.
《烛之武退秦师》是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课的一篇古文。在这篇课文中,刻画出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以言辞说退秦军的深明大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备课过程中,笔者试图引导学生以探究式的方法进行学习,领略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相似文献   

19.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穆公放弃攻打郑国,显示了烛之武出色的外交才能与雄辩的口才。本文对烛之武的语言艺术及逻辑修辞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0.
现行使用的高中语文第一册(人教版、审定本)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有两个注释,笔者有些看法.在此提出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