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些家长在发觉孩子撒谎时,有的一笑了之,有的威吓、打骂、体罚。他们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应弄清孩子为何说谎?在孩子没有说谎之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孩子长到三四岁时,由于动机不同,常有以下几种说谎类型。一是探测性说谎。这是一种危害性最小的说谎行为,说...  相似文献   

2.
王娟 《宁夏教育》2007,(7):59-59
孩子偶尔说谎,大人还能允许,但经常说谎总会令人不快,有些家长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担心孩子品质变坏。其实,对幼儿说谎我们大可不必惊慌失措,而应仔细分析幼儿说谎的心理,然后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3.
说谎是一种令人讨厌的虚假行为。如果发现孩子说谎,父母肯定又气又急,认为孩子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往往将其痛打一顿,然而这种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我们应该先仔细分析孩子撒谎的原因,以做到对症下药。造成孩子说谎的原因大致如下:逃避责备:孩子因做错了事,怕被人责备而说谎。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说谎是最常见的事例。一个男孩子告诉父母他的数学考了95分,但家长发现成绩单有改动的痕迹,去同老师核对后才知,原来他把75分改成了95分。家长的管教过于严厉:有的家长过分严厉,动辄打骂,孩子见了父母就像老鼠见了猫。生活…  相似文献   

4.
任天勇 《林区教学》2013,(10):38-39
孩子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出现说谎行为,这是教师和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孩子说谎的类型主要有有意识说谎和无意识说谎。基于此,主要论述孩子为什么说谎,怎样对待孩子说谎,怎样教育孩子不说谎,以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王小波 《家庭教育》2007,(4S):10-10
在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的过程中,家长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认为“小时说谎不用管,长大了就好了”。有的孩子喜欢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还谎称是小朋友送的。对于这种“顺手牵羊”的行为,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充其量只能算是爱占小便宜,没必要小题大做。有的家长发现孩子说谎。马上暴跳如雷,不问青红皂白。严厉斥责,甚至大打出手。其实,孩子说谎可能是因为害怕惩罚,或是为了得到表扬、为了争强好胜、出于想象.或只是为了开玩笑……[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很多儿童心中都隐藏着放羊娃那种说谎的冲动,但由于每个幼儿所处的环境与家庭教育方式不同,因而他们的行为亦有所不同,其说谎的原因及种类也不同。很多家长不理解说谎行为其实只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是认为孩子说谎就是错误的。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说谎时会去批评、责骂甚至是惩罚孩子。但他们没有想过孩子究竟为什么说谎。  相似文献   

7.
冯永刚 《教育导刊》2009,(12):54-55
儿童说谎与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方法的“诱导”有关。纠正孩子的说谎行为,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谎源”,并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相似文献   

8.
姜立新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42+227-242,227
对学龄儿童说谎成因的分析探究,是诚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孩子的说谎只是表象,其深层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错位与缺失。一方面是家长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中处置失当;另一方面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有时缺乏诚信,潜移默化,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示范。孩子经常性地说谎可能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成长,误导孩子的价值取向。本文就学龄儿童日常生活中说谎的成因进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幼儿说谎是让很多老师和家长都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都说“童言无忌,童言无欺”,可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很多孩子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有时候老师根本分不清哪句是真哪旬是假。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说话的时候有时“可信度”很低。据调查,我国约有50%的孩子从三岁开始说谎,9岁的孩子70%以上说过谎。所以,撒谎在幼...  相似文献   

10.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因为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态度更加强硬。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许多家长反映,孩子经常将明明没有的事说得活灵活现。家长感到很苦恼,常常抱怨:“小小年纪不知从哪儿学来的,总说谎、骗人。”有的家长为此骂孩子甚至打孩子,但效果并不好。其实,说谎在心理学上可以分为有意说谎和无意说谎。有意说谎指的是说谎者意识到自己在说谎,并且有明确的目的,就是掩盖错误,欺骗别人。以下三个个案就是幼儿的有意说谎,家长要关注并及时纠正。个案1有一天,老师通知小朋友们第二天去春游,让他们每人准备一些食品到公园去野餐。咪咪平时喜欢吃巧克力,她很想带巧克力去。于是,她告诉爸爸:“老师叫我们每人带一块大巧克力去…  相似文献   

12.
说谎是个不良的行为,往往是一个人品德缺损的起端。但并非每个说谎的孩子都具有道德品质问题,只有当说谎成了一种不良的习惯之后,发展下去才可能造成人格的偏差。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撒谎时,强迫孩子坦白,严加训斥和打骂,可能是最糟糕的办法。明智的做法是:   第一,不必大惊小怪,先弄清楚孩子说谎的真正原因。孩子说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模仿,孩子看到别人说谎后得到一些好处,所以自己也模仿着去说谎;二是急于想得到一样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三是因为做了错事,为逃避责任而编造谎言。这三种情况都是孩子原始的自发的动机,…  相似文献   

13.
许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说谎的问题,据调查,绝大多数儿童都说过谎。说谎是不诚实的前奏,但并非每个说谎的孩子都具有道德品质问题。有的孩子犯了错误、办了错事或做了父母不允许做的事,因为怕挨批评、受惩罚而不敢跟父母说实话;有的孩子为了获得别人的羡慕、家长的称赞...  相似文献   

14.
说谎是个不良的行为,往往是一个人品德缺损的起端。但并非每个说谎的孩子都具有道德品质问题,只有当说谎成了一种不良的习惯之后,发展下去才可能造成人格的偏差。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撒谎时,该如何处置呢?强迫孩子坦白,严加训斥和打骂,可能是最糟糕的办法。明智的做法是:第一,不必大惊小怪,先弄清楚孩子说谎的真正原因。孩子说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模仿,孩子看到别人说谎后得到一些好处,所以自己也模仿着去说谎;二是急于想得到一样东西或达到一个目的,为此而不择手段;三是因为做了错事,为逃避责任而编造谎言。这三种情况都…  相似文献   

15.
说谎,就是有意不说真话,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孩子说谎,家长们既讨厌,又常常束手无策。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六七岁的孩子说谎,大多是无意的。如因为贪玩忘了做作业,家长问他做完了没有,他会随口说:“做完了,早就做完了。”随着年龄增长,有些孩子学会了有意说谎,如自己先动手打人,却说是别人先动手;逃学旷课,却说在学校认真上课等孩子说谎的这种错误行为,如果不及时制止,就可能逐步养成一种欺骗的  相似文献   

16.
许多幼儿家长反映,孩子经常将明明没有的事说得活灵活现。家长感到很苦恼,常常抱怨:“小小年纪不知从哪儿学来的说谎、骗人。”有的家长为此骂孩子甚至打孩子,但效果并不好。仔细分析,我们便会发现有些幼儿的说谎是由于想象导致的。  相似文献   

17.
幼教信箱     
女儿最近很爱说谎,每当我责问她为什么要撒谎时,她都说是她想出来的。她才5岁就说谎,长大以后怎么办?海南郑双枚答:这一年龄的孩子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会把想像的东西和现实相混淆。因此孩子所说的谎话,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想像谎言”,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在说谎,这与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欺骗别人的谎言有本质的区别。对此,家长不要用道德标准去评价孩子的谎言,这是孩子想像力丰富、活跃的表现。但如果孩子总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久而久之,他的思想和行为就容易与现实脱节,过家长朋友们:在教养孩子过程中,相信你们都曾遇…  相似文献   

18.
说谎在少年儿童中极为常见。对少年儿童来说,说谎的外在原因不外乎是受社会的、家庭的不良影响,或是伙伴群的交叉感染;而说谎的内在原因就比较复杂,就其本质来说,总是以虚假的言语来求得自我心理和物质享受的某种需求满足,或者是逃避责罚。因此,说谎是孩子内在心理斗争的消极产物。对说谎孩子的教育,也是摆在家长、老师面前的难题。孩子说谎通常主要出于以下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19.
孩子为什么说谎?他们说谎有时是由于不让他们说真话。有些家长常以打、骂等惩罚手段来对待孩子的错误。一个孩子打破了一个花瓶告诉妈妈后,妈妈很恼火,把孩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通。从此,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为了逃避惩罚,就采取说谎来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20.
许多家长发现四五岁的孩子会说谎了。其实,这表明孩子开始懂得真与假、对与错的差别。这是儿童智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作为家长,对这种现象不必大惊小怪,而要区别情况,妥善对待。 德国的两位女心理学家在一份研究报告里,对儿童说谎行为的原因作了具体分析,她们列举出下述4种不同的说谎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