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丁彦华 《教育探索》2000,(11):72-72
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口,对中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我们的做法是:  一、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教师的榜样作用,二是根据学科内容特点,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实施渗透。实施渗透的关键条件是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知识与能力。为此,学校通过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学,依靠特聘教师与本校骨干心理教师举办培训班等系列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水平,加强教师的人格修养,从…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生命教育,学会珍惜生命;渗透情感教育,学会关爱他人;渗透挫折教育,培养自强精神;渗透得失教育,培养乐观精神.通过这些途径,相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会不断提高,从而更加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生活的扩展和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心理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初中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如学科渗透、心理咨询、团队工作等。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  相似文献   

4.
林素莺 《西部素质教育》2019,(11):98-98,100
文章首先阐述了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然后分析了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包括更新理念,转变观念;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技能;创设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形色色,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对来说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时间长,知识面广,影响也大。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充分挖掘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责无旁贷,教师的教育引导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论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不强、形式化,忽视对教师的心理学知识、辅导技能的培养。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创设环境氛围,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教育渗透;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注重对教师素质的培养,重视师生关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整体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7.
张文文 《教师》2013,(22):11-12
思想品德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途径。思想品德课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更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情感教育,在知识和观念教育、思想方法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都要渗透情感心理的培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相似文献   

8.
在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业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自觉行为。所谓“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将学科中的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巧妙地融合,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教育同为德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的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由于过于重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会导致学生在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不利的。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渗透,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心理进行一定的建设。本文围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展开论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