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等方法,揭示当前重庆市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单靠重庆竞技体育发展某一因素的孤立运作是不能真正发展重庆竞技体育的。提出了通过建立竞技体育协同发展模型,即以各因素构成的子系统的全面协同来促进重庆竞技体育水平发展的设想:明确协调目标;全面协同;明确权责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2.
基于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理论和体育领域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对竞技体育组织的定义、构成要素、本质特征、分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竞技运动项目和竞技体育组织关系紧密;竞技体育组织必须具备清晰的组织结构、特定的组织目标、明确的规章制度等基本要素;明确的组织目标、组织成员间协作意愿较强、组织内部具有强烈的规范性、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和与环境的沟通联系是竞技体育组织的本质;竞技体育组织的分类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具有多样化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建立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仿真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促进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结果显示:竞技体育赶超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自我“造血”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模式,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的协同发展模式、科技支撑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可供选择的理想模式,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并行发展模式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模式;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之间的人才比例满足0.412<1.86时,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能产生良好的协同发展效果,有利于促进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树立高质量发展观,加快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融合,切实壮大职业体育,提高创新驱动能力,发挥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的杠杆作用,走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全面、系统分析湖北省竞技体育发展进程、现状特征及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依据湖北省社会、经济变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宏观背景下竞技体育的新任务,提出了湖北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筹谋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建立完善的"以人为本"的竞技体育管理机制;协调好竞技体育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和完善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体育发展战略应重点关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以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同发展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要求,是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方式。但目前,仍面临竞技体育体制与群众体育发展的协同能力一般、竞技优势资源与公众多元诉求不相适应、体育项目大众化普及和推广不深入等问题。建议构建协同联动机制,激活群众体育发展动力;推动竞技社会化和群众体育项目化发展;促进竞技体育训练成果的群众化普及;打造交融式体育赛事,建立标准化体系。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南通市青少年竞技体育实力现状进行研究.认为,影响南通市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的因素有系统外部因素之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因素,系统内部因素之培养模式、项目优势和教练员群体因素.提出南通市青少年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对策:增强青少年运动员保障体系建设;挖掘项目潜力,优化项目结构,注重对基础性项目的培育;优化教练员结构,建立教练员引进、选拔、培养机制;建立青少年竞技体育市场化培育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理性多维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认为,与30年前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建立初期没有一个先验的模式可参鉴、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与魄力不同,今天的体育体制改革似乎正陷入某种停滞,当初的实验精神正让位于一种新型的僵化.对直接物质性成就的过分关注致使我们沉醉于以技术性的局部胜利等同于整个模式的全面成功;对直接物质成就的崇拜与陶醉,掩盖了成果获取机制上的不足与价值属性上的背离.我国现行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缺乏明确的变革方向和清晰的变革路径.支配整个竞技体育发展的公共哲学表现为强烈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生物进化"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泛化为竞技体育"胜优败汰"的基本社会准则.针对此种现象,我们需要对当代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做一个理性、全面和多维度的反思与审视,以指导我们的体育改革与发展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真正实现体育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调查法,对重庆竞技体育与体育科研的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并指出重庆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依靠体育科学技术,必须走教练员与体育科研人员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科学研判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对于统筹谋划竞技体育发展布局,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推动竞技体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研究立足“十四五”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全面剖析了竞技体育发展面对的新问题、新要求,深度阐释了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系统提出了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研究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竞技体育要立足两个发展大局、统筹两个前所未有、应对两个变化趋势,要积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更好地服务新阶段国家战略大局;要以问题为导向、以规划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求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打造竞技体育多元协同治理新体系,形成竞技体育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新局面,塑造竞技体育项目均衡协调发展新格局,构架竞技体育多元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竞技体育科学化智能化发展新平台。  相似文献   

10.
缪佳 《体育科研》2014,(1):25-27
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建设强国的关键.和竞技体育承担建设强国任务相比,青少年的健康对建设强国更有直接的意义.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竞技体育的改革创新,就是要更加全面地认识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使竞技体育从为国争光拓展到为大众体育服务;竞技体育的发展应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保持一致;竞技体育应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