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邓小平不仅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而且强调要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中心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三个有利于”是判断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为我们集中精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正确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解放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革命是用暴力摧毁旧的社会制度来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不改变生产关系性质,用改革体制和机制的办法来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一次革命。改革解放生产力,给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提供了理论依据;给改革正确与否提供了标准。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从动力、性质、方向、价值、途径、系统等角度出发,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构想:对立统一规律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动力;改革和革命同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群众利益为衡量标准,与对外开放相结合,促进经济、政治、教育等各领域的系统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驱、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导的邓子恢,为改造中国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探索中国合作化道路,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他的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生产力标准,反对急躁冒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等农业和农村经济思想,将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予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教学提示     
本期《金秋,饱尝收获的喜悦》一文所体现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知识点主要有: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个“是否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经济理论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集中论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其论过程中,始终坚持从我国现有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出发,围绕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展开对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战略部署、改革实质,经济体制选择和 展等问题的阐述,形成了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经济理论,为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通过三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认为:必须通过改革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为发展生产力提供体制基础;必须有正确的开放政策,为发展生产力提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及市场;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在于重视科学和教育。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针,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时代性;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关系"三个代表"能否真正实现,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生产力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力武器,主要包括:必须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决定因素作为确定党的基本路线的立足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振兴经济,发展生产力,首先要发展科学和教育;改革旧体制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行对外开放以发展生产力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邓小平管理改革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改革思想。在管理改革中,邓小平坚持人的解放,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以为人民谋利益为最高准则,始终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摆到突出位置,明确了管理目标;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进一步明确了管理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共产主义要消灭私有制,但这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实践证明,在经济不发达国家通过很快实行所有制完全公有化来建立社会主义,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所有制改革上取得的突破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在巩固和发展公有经济的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福利的改善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2.
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导致苏联社会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在所有制改革中要吸取苏联在所有制问题上的教训,继续调整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中国共产党90年的伟业作了新概括,其中最重要的新内容就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已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和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历史和现实都明确昭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设者.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领域发生的巨大变革也使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一变化总体上看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繁荣为出发点来认识和分析社会阶层的这些新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建设好这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需要从理论和政策两方面下功夫,在理论上要通过正确处理所有制改革中的制度因素与体制因素,生产力因素与生产关系因素,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与我种所有制形式方面的关系,深化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在政策上,要从传统上对公有制经济的计划与行政调节转到运用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在内的经济手段调节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宣言》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创新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的集中体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革,如何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导下不断深化,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文章作者带着这一问题,重读了《共产党宣言》,感受颇深.根据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阐发的思想,作者从马克思倡导的"我们要消灭那种以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必要条件的所有制"与邓小平强调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理念;中国既不能再搞"一大二公",也不能搞私有化;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与当代中国存在的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消除这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阐述了作者关于当代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以及如何推进与此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而逐步推进并最终消除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引领中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之途的理念.这对于我国当前正在深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具有相当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总结和探讨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与教训,对进一步深化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就带有根本性的基础理论问题做一分析认识。第一,探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问题。提出必须破除“另一种教条主义”思想,即“以西方经济理论为准则”来指导我国的改革进程,指出探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是21世纪面临的不可回避的新课题和历史性挑战。第二,探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指出马克思主义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真谛,应该是建立在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基础上,并且反映社会经济规律要求的经济形式。提出拓宽计划经济观念的问题,阐述了计划经济、宏观调控、国家干预三者从根本上说具有同质性。计划经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历史必然。第三,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态度问题。提出要搞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问题,继承是发展的基础,离开继承谈不上真正的发展;一个是哪些经济理论只能继承不存在发展问题,哪些经济理论需要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 ,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对象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方面 ,做出了巨大的新贡献。邓小平从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国情出发 ,以不发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指明了方法和途径 ,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探讨开拓了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这归功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断突破,其中核心是对所有制结构的不断调整和逐步完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高率达9.6%,经济实力大大提高,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探讨所有制结构的模式,总结所有制改革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过 2 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 ,其主要标志是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已经迈出了重要步伐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已基本形成 ,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 ,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全面提高 ,市场机制已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体制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