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1985年,由中国新闻学会主持,评选第六届全国好新闻的时候。出了一件很有意味的事。发表在1984年4月1日《经济参考》一版的长篇通讯《访厕所》在复评中落选了。有人提出复议,结果被评为三等奖。再议,升为二等。最后,定为一等奖,并且得到了评选委员会定评的认可。评委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了这篇通讯的社会价值。其实,同样有价值的是这篇通讯的采写过程。厕所问题很难说是一个多么重大的选题。作者罗祥兴在采写的当时也并不是一个职业记者,只是新华社干部进修学院的一个英语老师,临时到《经济参考》编辑部帮忙的。一个“生手”,为什么能把厕所问题推上了全国好新闻的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2.
2016年5月10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新闻专栏初评评委会召开.41件参评作品,谁能拿到进入中国新闻奖定评的“门票”? 当时的心情,可真是七上八下!我们的《广安观潮》栏目,是否会因为“出道时间太短”而被刷掉?是否会因为上一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已经颁给了本报的《方圆谈》而被“平衡掉”?三天后,主创人员从中国记协网看到《广安观潮》入围定评的消息,都松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信息     
1989年度全国地市报好新闻定评委员会,于7月21日在京召开第四届好新闻定评会。评出消息:一等奖12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55篇;通讯:一等奖20篇,二等奖39篇,三等奖43篇;深度报道:一等奖10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2篇;言论:一等奖空缺、二等奖11篇、三等奖17篇。  相似文献   

4.
我采写的消息《株洲电力机车厂厂长正确区分改革中的失误与不正之风的界线;保护群众改革积极性,企业越搞越活》(见《湖南日报》1985年5月27日),获得第7届全国好新  相似文献   

5.
通讯是一种常见的新闻体裁。通讯有自己的语言特色。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形象突出、时代感强、情感丰富、风格多样,等等。第一节形象突出新闻通讯往往会给人以形象之感。这要归功于其语言的形象突出。(一)通讯的特点决定其语言要形象突出。与消息相比,通讯本身还有三个显著特点,它们决定了通讯的语言比消息的语言更具有形象性。1.内容更详细、深入。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信息     
全国地市报第四届好新闻评选揭晓1989年度全国地市报好新闻定评委员会,于7月21日在京召开第四届好新闻定评会。评出消息:一等奖12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55篇;通讯:一等奖20篇、二等奖39篇、三等奖43篇;深度报道:一等奖10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2篇;言论:一等奖空缺、二等奖11篇、  相似文献   

7.
在91年的那次评好新闻中,我们就发现了这样一个突出的问题:各地送来的稿件中,新闻(消息)所占比例很小,通讯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长篇通讯相当不少。当时,大家就认为.这是我们企业报的一个方向性问题。并且有专文为之呼吁:《从企业报好新闻评选中看企业报的方向》。没想到,今年再次评选好新闻时,上述情况,并未引起大家重视,从送来的稿件看来,不重视新闻报道的现象更加普遍了,更加严重了。按理说,新闻报道的篇数应该多于通讯报道的。可是事实上却是: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8.
令人遗憾的现象 1991年金秋季节,中国新闻奖的首届评选工作在南京展开。来自全国的40多名复评委员和20多名定评委员,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在通讯社、报社的送评稿中,消息少且质量不能令人满意,通讯过多且长风盛。因此,他们强烈呼吁新闻界的朋友“多写短消息,少发长通讯。”据统计:通讯社、报社的各类送评稿计291篇,而消息只有84篇,  相似文献   

9.
在省委宣传部、组织部举办的纪念建党80周年“党在我心中”征文活动中,我在《河北日报》发表的人物通讯《一个共产党员的金钱观》和《无言的忠诚》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回顾作品的采访、写作过程,使我体会到:两篇作品之所以得到党委主管部门的肯定,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强烈的反响,主要是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行为代表和体现了时代精神。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的先进事迹、进步思想反映时代精神,以起到感染人、教育人的宣传效果。人物事迹越突出、观点越集中,思想内容越深刻,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0.
《新闻战线》1998年第10期上有一篇文章:《消息唱主角,还是新闻唱主角?》作者的结论是报纸是新闻唱主角,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消息唱主角。这是一个新的观点。众所周知,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了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以至于新闻图片和新闻...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8日到6月27日,《常州日报》围绕引进竞争机制,深化企业改革,从首次披露常州市皮鞋厂陷入困境的现状,到问题的解决,共采写、编发消息、专访、通讯、评论员文章、记者述评等各  相似文献   

12.
我是新闻战线上的一名新兵,也是贵报的一个热心的通讯员。在我刚刚跨进新闻门槛的时候,赶上了举世瞩目的对越自卫还击战斗。半年来,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在炮火轰鸣的猫耳洞里,我采写的消息、通讯、评论等一百五十多篇,被《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台等全国二十多家省以上报刊、电台采用八十七篇。  相似文献   

13.
朴实感人惜有瑕疵──简析一篇人物通讯黄晓钟本栏以往评介较多的是关于消息以及其他一些体裁的短篇新闻报道。本期我们选评一篇人物通讯。这篇通讯的优点是突出的,但也存在缺陷。析其成功与不足,以期对这一类新闻体裁的写作有所借鉴。《庄稼医生──梁妹子》是一篇获得...  相似文献   

14.
郑理同志是北京日报政法部记者。他的一个突出长处是工作勤奋、新闻敏感性强。他从电台广播中听到赵荣琛教授从美国讲学回来,中途因故在台北机场停留的消息,就立即去采访,当天就写成了《赵荣琛教授台北机场停留记》通讯。第二天就见报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中国新闻社都于次日转发。这篇稿子被评为1982年全国新闻稿的得奖作品。  相似文献   

15.
1980年5月18日,美国东部圣海伦斯火山爆发,《西雅图时报》的记者理查德·赞勒在当天即发了一篇内容精短的消息《圣海伦斯火山大爆发》,一周以后他又发了一篇内容翔实,文笔生动的通讯《满天狂怒》。这两件新闻作品同时入选《美国报纸优秀作品》(1981),成为美国新闻从业人员和大学新闻系师生学习参考的范文。这个例子除了说明所谓消息不能承担重大题材,消息不能出名篇的说法不正确之外,还说明了消息和通讯是两种互补性极强的文体,在它们各自发挥优势的领域中,谁也无法替代谁。 消息是用最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叙述的方法,迅速及时而且不间断地向公众传递信息、报道客观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较于其他文体,它的优势和特长是极为明显而突出的。消息必须充分地发挥这种优势和特长,才能真正成为“新闻的主体”,扮好“报纸的主角”。 一、扬简明扼要之长,扩大信息量。  相似文献   

16.
我有幸参加了1992年度“河南省新闻奖”(报纸系统)的评选工作,从获奖的190件作品中,可以看出我省广大新闻工作者在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牢牢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在消息类和通讯类中,涌现不少上乘佳作。如,反映市场经济方面。河南日报的消息《“亚细亚”商誉价值一千二百万》(作者朱夏炎),郑州晚报的通讯《霓虹灯下……》(作者郑菡、蔡肖敏);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开封日报的通讯《遗嘱》(作者吴全国),中原石油报的深度报道《光荣花,英雄泪》(作者方苒);反映教育改革方面,洛阳日报的消息《拖二中高三学生薛辉考上硕士研究生》(作者武平乐、王志平)等。但综观此次参评作品,评委们既有抑制不住的高兴,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旧闻是指已经报道过的作为依据保存的资料。笔者也认为新闻应该是越“新”越“快”越好,但旧闻也有生命力,它好象冬眠的动物,一到春天就会苏醒过来。一、新闻和旧闻是相互联系的以报纸为例,1991年6月8日,参考消息转载了路透社纽约5月31日的消息,题目是《小说〈飘〉的续集〈郝思嘉〉将问世》。消息说:“玛格丽特·米切尔描写美国南北战争中一对有情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飘》一书问世后,倾倒了无数痴男怨女,但是米切尔留下了一个未完的结局,这对人们不能不是一个遗憾。现在,《飘》的续集问世了。……欲知详情,须自己去看《郝思嘉》一书。”美国著名小说《飘》几十年来以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以鼓励具有时代精神的新闻作品为重点的第七届产业报好新闻评选,经过初评推荐和评委记分定评,于4月30日揭晓。共评出现场短新闻、消息、评论、通讯等9类作品193篇(件),其中一等奖22篇、二等奖57篇、三等奖  相似文献   

19.
论文缩微     
《新闻前哨》2004,(9):80-80
消息为什么总是短腿? 钱莲生、刘玉杰在《新闻传播》杂志2004年第7期上发表题为《用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改革新闻评奖》的专题研讨文章,其中一段专门谈到“消息为什么总是短腿”的问题。文章说,近年来,在各级各类所有报送的参评作品中,存在奖项间参差不齐的现象。比如,在报纸奖评选中,消息类捉襟见肘,普遍薄弱,而通讯类往往大军压上,强手如林。评委们只好无奈地把消息类名额让位于通讯或其他门类。  相似文献   

20.
1.拨乱反正时期的新闻形式:消息、通讯和报告学 这一时期的新闻报道配合形势,揭露和控诉政治丑行、反思社会悲剧的根源和教训。1978年3月新华社播发穆青等人采写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是“最早公开发表的对化大革命持否定态度的人物通讯”,不久新华社记采写的《时传祥沉冤昭雪》发表,同一天,《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在《人民日报》刊出,其后,《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要为真理而斗争》、《历史的审判》、报告学《大雁情》等相继问世。这一时期新闻作品的主要形式是消息、通讯和报告学,新闻界还没有把注意力放到写作形式的创新问题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