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节奏感在跨栏跑中很重要,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节奏感取决于运动员的力量、协调、灵敏等多种因素。跨栏跑的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栏间跑节奏,一种是跨栏跑的全程节奏。这两种节奏有不同的训练方法、手段、以及训练理念。为了叙述方便.我把这两种节奏的训练分别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来勇  和平 《中华武术》2014,(4):19-21
正田径运动中的跨栏项目与跳跃项目都是技术性很强的运动,跳跃成绩的取得应该是以最佳的助跑节奏,充分发挥速度和力量,达到最适宜的起跳,完成一系列的空中动作。在跨栏跑中,节奏感同样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节奏感取决于运动员的力量、协调灵敏等多种因素。本文主要从跨栏的节奏与跳跃项目助跑节奏联系起来进行简要地分析,以便于更好地把跨栏练习与跳跃练习应用到训练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3.
跨栏跑在田径项目中是一项对运动员要求很高的体育运动,400米栏项目不仅要求运动员要具备很强的400米平跑能力,同时还要求在高速行进当中跨越障碍,具有合理的跨栏跑节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相关的专门性练习,得到客观的实践数据,从而为发展此项运动,尤其是对运动员的早期技术专业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跨栏运动的技术性强,竞争激烈,颇具观赏性,较为复杂技术结构属于非周期性运动的复杂的项目只之一。是运用合理的技术和加快频率来提高跑速的运动项目。本文通过简单地概述步长的变化练习。栏间跑节奏练习,全程跑技术与节奏感的想象训练结合的方式,以培养运动员的节奏感,为提高运动成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110米跨栏跑距离短,速度快,技术复杂,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高,是跨栏跑最具代表性的运动项目。为探索提高110米跨栏跑运动成绩的最佳途径,国内外专家、学者对110米跨栏跑速度规律、技术特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以动态分析法研究110米跨栏跑速度规律和技术特点的论述尚不多见。为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机能潜力,促进110米跨栏跑运动成绩的提高,本文对参加第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110米跨栏跑决赛运动员的速度参数、时间参数进行了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6.
跨栏跑是一项难度大、技术复杂、锻炼价值高的短跑项目。我在多年的教学训练中,由于强调了节奏感的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运动员在训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简谈跨栏跑的节奏训练。首先,让学生了解跨栏跑就是短跑,是在高速奔跑中完成一系列的技术动作;再就是让学生了解跨栏跑的特点是节奏特别强,它的成  相似文献   

7.
对中、外女子400m栏的技术与节奏、步数、速度和跨栏跑技术及栏间跑的自然顺畅等有关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少年运动员跨栏训练实践,集中探讨女子400m栏间节奏的相关因素,研究和分析在少年基础训练阶段如何打好跨栏跑节奏的基础训练。提出少年运动员跨栏技术训练和栏间跑的节奏训练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400米栏比赛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跨栏栏间节奏的水平发挥,栏间跑节奏包括栏间跑的技术与节奏、步长、速度和速度分配。1.栏间节奏的重要性从调查研究材料反映,青少年女子400米栏参赛的运动员身高一般在1.58-1.68米左右,栏间步的跑法和节奏没有一个固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跨栏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与110米跨栏跑成绩的相互联系,我们曾着手进行试验,尔后确定了一些由一级运动员达到运动健将所必须具备的定向指标。我们对23名高级跨栏运动员进行了测定,获得反映主要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20项指标,并做了统计学处理(各肌群的最大肌力,行进间20米跑和110米平跑的成绩,纵横劈叉的指标(幅度),跨前五个栏跑的时间和110米跨栏跑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女子100米栏跑基本上是从男子110米栏演变过来的,因此阶段划分与110米栏相同。起跑至第一栏为13.72米,栏间距为8米,栏高76.2厘米。最后一栏至终点为14.28米,全程10个栏架。由于栏架高度与运动员身高相比,相对较低,因此,全程跑时身体重心起伏较小,跨栏步动作幅度小,动作自然、更接近于平跑。本文旨在对初中女子100 米跨栏技术教法训练进行一些阐述,希望能和同仁们一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马辉 《中华武术》2009,(6):20-21
110米跨栏跑是一个技术非常复杂的项目,它对运动员力量、柔韧、速度、栏上技术、栏间节奏及心理素质的要求都非常高,特别是在业余训练中一些初学110米栏的运动员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动作,笔者经过多年的训练总结了一些经验,针对初学110米栏的运动员错误动作及改正途径提出了几点想法,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400米跨栏跑的技术训练及栏间节奏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0米跨栏跑运动员比赛中通常出现的“捣小步”和“跳栏”等缺点,主要与运动员不具备两腿轮换起跨的技能有关;与混合型栏间助跑节奏相比,采用两腿轮换起跨的偶数步数的栏间跑,有助于体力的合理分配和下肢肌肉的充分宽息,从而使全程跑变得更加流畅放松,经济而实效。  相似文献   

13.
席繁宏  张健  张建华 《湖北体育科技》2013,(10):900-901,884
通过对400 m跨栏跑运动员"栏间节奏感"的分析,认为400 m跨栏跑运动员的"栏间节奏感"形成过程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在跨栏跑技术教学中,根据优秀运动员起跨、下栏和栏间各步步长以及所占栏距的百分比值,确定学生不同栏距各步步长的比例分配,用标记法给以限定,并通过抓两腿配合时机滨握跨栏步技术,对栏间跑的节奏产生良好影响,建立较合理的跨栏跑周期节奏,并通过教学实验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湖北体育科技》2019,(7):620-623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田径队100m栏跨栏运动员100m栏间跑的节奏进行调查分析,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总结等方法,找出广东省田径队100m栏跨栏运动员栏间跑的栏间节奏技术特征,并且对栏间跑节奏对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女子跨栏跑运动项目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跨越10架栏的延误,跨栏全程跑的速度明显低于同距离短跑速度。男100米的最高速度可达每秒12米,而110米栏最快每秒仅9米稍多;女100米少数运动员的速度已达每秒10米,而100米栏每秒只有8.5米左右。具有世界水平的跨栏选手,110米跨栏跑的成绩与其本人110米平跑相差在1.6—2秒间;100米栏的时间差为0.9—1.2秒;男女400米栏相差1.5—2秒。为了缩小这个时差,早在50年代末期就流传着由跨栏向跑栏过渡的说法,国内外许多优秀跨栏运动员为实现这种技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然而,30年来进展缓慢,技术动作虽然有些变化,但没有出现什么实质性的突破。那么当代世界优秀运动员有何技术特点?改进跨栏跑技术、缩减时间差的途径何在?本文正想就这些问题作些分析,供同志们教学、训练时参考。一、承前启后的过栏技术现代优秀110米跨栏运动员多采用承前启后的过栏技术。他们在起跨前和下栏后都  相似文献   

17.
胡静萍 《中华武术》2013,(10):15-16
跨栏跑是体能类速度力量性项目,运动员要获得优异成绩不仅要具备速度、力量、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而且要掌握良好的跨栏步技术和快速平稳的栏间节奏。110米栏距离短、速度快、技术复杂,是跨栏跑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高校高水  相似文献   

18.
《体育科技信息》2002,22(6):7-11
1995年14岁的马瑞克开始了他的职业运动生涯,2000年毕业于Bgtom运动学校,并且当年以49秒23(NJR)的成绩获得波兰青年锦标赛和世界青年锦标赛中400米跨栏跑的冠军。自从马瑞克运动员生涯的开始就集中于400米跨栏跑项目的训练。他的教练维德瑞也是一名400米跨栏跑运动员。1981年,成绩51秒35,1996年马瑞克在波兰15岁以下锦标赛中以37秒06的成绩获得300米跑项目的亚军。1997年在波兰室内锦标赛中以8″67的成绩获得60米跨栏跑硕目的第三名。同年,在波兰17岁以下室外锦标赛中获得110米跨栏跑和400米跨栏跑两项冠军(表1)。  相似文献   

19.
改善跨栏跑周期节奏的标记法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跨栏跑技术教学中 ,根据优秀运动员起跨、下栏和栏间各步步长以及所占栏距的百分比值 ,确定学生不同栏距各步步长的比例分配 ,用标记法给以限定 ,并通过抓两腿配合时机掌握跨栏步技术 ,对栏间跑的节奏产生良好影响 ,建立较合理的跨栏跑周期节奏 ,并通过教学实验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20.
运用影片拍摄及解析的方法,对10名中国优秀女子400m跨栏跑运动员栏间跑节奏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前苏联400m跨栏跑运动员斯捷潘诺娃的栏间跑节奏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中国优秀女子运动员栏间跑时间特征表现为“忽快忽慢”、速度变化不稳定,同时栏间跑空间特征表现也不稳定、栏间跑步数变化起伏太大,指出逐步减少栏间跑步数是提高女子400m跨栏跑成绩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