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审美娱乐”范畴作为审美文化语境中的一种普遍景观和重要特征,具有特定的内涵意义,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粹的娱乐”,而向“娱乐”范畴的深层意义上扩展,是一种审美层次上的心灵愉悦;在其美学特征上具有“审美快适性”和“审美解放性”,并产生一种“溶解性的美”,具有自身的积极意义;但是在承认“审美娱乐”的合理性的同时又不能放弃清醒的价值评判,对于当下娱乐文化中追求感官刺激和趋于媚俗的现状,应该进行必要和迫切的审美导向,以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唯视听是审美感官,似乎早已成为定论。如柏拉图、普洛丁、圣·托玛斯、黑格尔等人都把视听之外的感官排斥在人的审美大门之外;我国的李泽厚在《美感二重性与形象思维》一文中认为,视听以外的感官动物性因素很强,“难以形成审美感官”,蔡仪在《美感简论》中亦持类似见解。然而,本文所要提出的是:视听不是一个孤立的感官,假若把它们从其它感官中孤立出来,它们不是审美感官。从对客体的反映来看,审美是主体对“有意味的形式”的观照;从主体本  相似文献   

3.
审美文化视野中的"娱乐",是审美游戏中具有溶解性功能的特殊的审美体验,它既在审美的意义上秉承了"自由的游戏"的精神内涵,给紧张的心灵以慰藉和缓释,又在弥合感性与理性的过程中显现出理性的刻意。这是启蒙时代语境下诞生的审美文化对于娱乐的精神植入,也代表了娱乐文化对启蒙思想的辩证解读。  相似文献   

4.
论娱乐与审美——娱乐体育的基本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娱乐是“精神要素”的基本属性概念,比较了娱乐与审美的异同,把娱乐体育的本质理解为对美的境界追求。进而阐述了娱乐体育具有主体创造性和美的欣赏两大基本特征。以审美的技术与文化行为两种范式,初步论述了娱乐体育对繁荣时期体育文化起着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为政治服务的,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和政治生活,但是文学也具有它独特的娱乐功能和审美价值,如果没有其娱乐功能和审美价值,文学就称不上是文学了。文学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每一个朝代,本文简单地介绍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娱乐精神。  相似文献   

6.
审美经验是审美主体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生理和心理的经验和感受。审美经验是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形成的生动、具体的感知与体验,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审美经验的当代性就是当今社会的时代性的体现。在现代性、前现代性、后现代性交织的当今社会中,许多新的现象、事物产生了许多新鲜的审美经验。文学的边缘化带来审美经验的世俗化、私人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导致审美经验的感官化、娱乐化;大众传媒多样化带来审美经验平面化、当下化。  相似文献   

7.
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来审视,电视娱乐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但审美心理也很容易走向审美的负面,这也是电视娱乐弊端的根源,是一对矛盾。消解了电视娱乐审美心理的矛盾,才可能真正解决电视娱乐存在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时风靡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流行歌曲,唐宋词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娱乐至上"精神。不可否认,"娱乐至上"精神根植于消费文化的土壤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艺术向商业社会和大众审美趣味的谄媚和盲从。但是,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唐宋词"娱乐至上"的精神也凸显了宋人对文艺本质特征的重新认识和再发掘,同时,宋人对曲子词娱乐功能的重视,又体现出个人主体价值的提升和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9.
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文学直接作用于政治。文学如果没有娱乐性和审美价值,那么它将不再是文学。本文通过对汉代、南宋、明代的文学中的娱乐精神进行分析,来阐述中国古代每一个朝代其文学都具有娱乐精神。  相似文献   

10.
对文学艺术审美之维的探寻,它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当文艺开始走出功利主义的藩篱,文艺的审美价值被理解为给人们的娱乐消遣,而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它开始被理解为心灵的抒发和精神的愉悦,到了文学艺术发展相对成熟的现代时期,文学的审美价值被理解为一种艺术价值,它超越了以往对审美价值就是“娱乐”和“快感”的理解,逐渐代之以带有一定“审丑”意识、体现创作者创造性禀赋的现代艺术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当前网络传媒的娱乐被许多人认为是低档或无聊,其实娱乐在本质上是审美的游戏。本文分析网络娱乐的成因并正确看待其娱乐属性,引导网络媒介去追求深层次的审美娱乐。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电视娱乐节目伦理失范,“泛娱”导致主流价值虚无,娱乐商品化带来节目的低俗化,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电视作为公共资源应更多承担社会伦理责任,弘扬社会主旋律,追求审美中的积极娱乐,传递当下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正能量,即达到审美愉悦与思想价值共生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学者多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封闭性和宗法性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社会,这两种特征使得中国喜剧精神先天不足。从中古谐谑小说的独立盛行来看,"谐谑"一体能够蓬勃兴旺地发展起来,与人们娱乐的天性和追求快乐的现实生活需要是密不可分的。从人类早期游戏或娱乐生活中诞生的娱乐意识虽然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汉代儒家正统话语的制约和规范,但至魏晋,随着人们娱乐天性的醒觉和文学意识的自觉独立,谐谑小说异军突起,小说就是在变古开新的新兴娱乐审美观的关照下,重新调节、变异,发生成为一种自觉的新兴文体。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节目娱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主要从社会文化心理和个人心理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电视娱乐节目受欢迎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电视娱乐文化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审美的合理性,应该超越精英文化和学院派单向度批判立场,对新兴的电视娱乐文化保持一种宽容、理解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通常认为中国的审美现代性是审美独立意识与工具意识之间的纠葛。而实际上中国审美现代性至少有四大范式性道路,即审美工具主义、审美独立主义、审美娱乐主义与审美批判主义。由于中国独特的社会现代性进程,这四大范式的命运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短信文学的实绩表明其文学价值是多样的,一方面,它继承了传统文学的部分特质,又通过淡化道统,有意地满足人性本质中娱乐审美的需求,打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另一方面,短信文学纯娱乐化的表述倾向导致对作品诗性精神的放逐,互文性和拼贴化的随机性创作模式又使得文学的独创精神和个性色彩严重削减,作品承载的意义因此更加弱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际传播机制被引入大众传播过程,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观众意识、娱乐意识、全局意识,以完成传播过程,强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