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都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法律文件,在毕业生就业过程的不同阶段签订。就业协议不能代替劳动合同,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时应增强法律意识,明确注意事项,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是我国就业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管理方式,却存在就业协议法律性质和责任承担上的立法空白,导致就业协议在实践中产生诸多问题。辅导员在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应对就业协议中的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详细的指导,并针对这些问题指出辅导员在就业法律指导中的任务和责任,探讨就业法律指导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高校就业协议书签订后经常毁约,造成根本原因是协议书法律性质不明确。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违约现象分析,提出构建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明确责任主体、责任范围、赔偿方式等建议。签订就业协议书为缔约阶段,违反就业协议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4.
韩春光 《职教论坛》2018,(3):160-164
基于高职学生就业权益保障调查数据,对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平等权、隐私权和知情权实现状况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平等权、知情权和隐私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用人单位依法招聘、签订三方协议或者劳动合同是权益保障实现的重要环节,高职学生良好的权益保障环境,提升了专业岗位的匹配度和就业满意度。但是,学生了解就业法律和保障政策有所欠缺,虚假就业信息、求职陷阱和就业歧视等侵权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权益保障立法和政策扶助,加强高职学生就业指导,规范劳动力市场,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能够有效防范侵权行为和就业风险。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加强法律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的维护,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有利于大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稳步前行。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工作存在教学内容单薄、教学形式单一、教育师资匮乏等现实问题与不足,必须合理确定就业法律指导课的教学重点,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建立强有力的就业法律指导教学团队,方能改革完善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就业协议1、就业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它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就是它只限定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录用协定,而不能进一步调整双方的劳动关系。因此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并不能代替,毕业生在正式上岗后应立即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2、就业协议上规定的违约金和劳动合同中规定的违约金有严格区别,毕业生对于双方协商确立的违约金应充分注意它的合理性,违约金数量一般不应太大。3.就业协议的主体合法原则:签订就业协议的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对毕业生而言,就是必…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毕业生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本质,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新情况,分析就业协议的缺陷所在,并对如何做好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法>的有效衔接等问题作出一些思考,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庄秀文 《考试周刊》2010,(18):204-206
就业法律指导是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新劳动法在劳动合同等部分进行重大调整。这部法律与毕业生利益休戚相关。本文从劳动合同法中对毕业生影响较大的法律条款入手,结合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劳动合同法对该院学生就业的影响,并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对该院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协议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毕业分配体制向市场导向自主择业过渡阶段的一种制度安排,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违背了自主择业的指导思想,存在诸多弊端,难以有效保障毕业生的合法劳动权益,理应予以废除。大学生毕业时与用人单位可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而非大学生就业协议。  相似文献   

10.
2010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高峰期即将到来,毕业生在就业时都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后再到用人单位报到时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签协议,如何签劳动合同,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又有什么区别,怎样签才对自己更有利,成为毕业生共同关注的焦点。就业协议能否代替劳动合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人事管理和企业管理两套不同的劳动制度。由于具有行政体制特点,高校教师聘任人事关系的法律适用可谓政出多门,导致法律适用的无以适从。就法律性质来说,高校聘任关系与劳动合同具有一定的共性,可以一定程度地适用《劳动合同法》来调整。但是,高校等事业单位毕竟与企业不同,其劳动关系也存在差异性。今后,可以在借鉴《劳动合同法》聘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等事业单位聘任制的特点,制定适合其自身特点的聘任关系方面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劳动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法律知识匮乏,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劳动维权教育,通过开设劳动法课程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劳动权益的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同时,课程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高职学生与法律课程的特点,注重案例引入、理实结合。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基于4P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关乎高校声誉和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具有明显的营销组织主体的特征,将市场营销理论应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基于市场营销学中的4P理论,尝试构建市场导向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以期为整合高校资源,改善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成本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过程中发生的大学生就业成本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校付出的努力对学生就业有显著影响,学生付出的费用对找到工作的起薪有显著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因此,应该加大学校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力度,重点在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提升就业指导机构,以利于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凸显出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矛盾已经越来越尖锐。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主要有:高校的扩招速度过快、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机制上的欠科学、宏观的经济形势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欠完善以及毕业生自身原因等。清醒地认识和分析这些因素,对于有的放矢地解决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高校的毕业分配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国家统包统分变为了毕业生的自主择业。面对新的形势,俄罗斯的政府职能部门和高校自身对毕业生的就业管理工作都采取了一些新举措,并初步建立了一个立体交叉的就业促进系统,了解其中主要机构的运作流程及功能对于思考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大学就业指导与生涯辅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革,以及高校职业教育的薄弱,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渐渐成为一种集体的困惑,甚至是危机,阻碍着也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要实现大学生与社会的有效对接,笔者认为,应重视高校职业教育功能,增强大学生职业意识和生涯规划,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向生涯发展辅导模式的转变,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招生人数已与普通本科院校持平,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导致就业压力上升。做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