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欣赏     
约翰·威廉姆·渥特豪斯(1849-1917)约翰·威廉姆·渥特豪斯出生于罗马,父母都是画家。童年的经历成为他作品素材的来源,例如罗马的城市、鲜花市场、希腊罗马式的建筑、地中海的阳光等。他先在父亲的工作室中学习,从1870年起,在皇家美术学院继续学业。他的早期古典主义作品深受劳伦斯·阿尔马-泰德马的影响,也创作关于意大利生活的轻松作品。后来,渥特豪斯开始在其作品中加入诗性,主题和文学紧密联系,特别是从丁尼生和荷马那里汲取灵感。1891年,渥特豪斯发现了一个美若天仙的模特,视她为珍宝。虽然至今也无人知道她的名字,而以她为模特的水…  相似文献   

2.
艺术欣赏     
威廉姆:莫里斯(1834-1896)1834年3月24日,威廉姆·莫里斯出生于伦敦东南部的近郊瓦森斯。他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业经纪人,拥有相当财富,于是在1840年时,将家搬到了梧福德地区。梧福德位于艾平森林的边缘,那里浓郁的泥土气息。美妙的自然之景丰富了他的想象力。1853年,莫里斯到埃克塞学院读神学。在那里,他遇到了伯恩·琼斯,并开始了他们持续了一生的友谊。后来,莫里斯受罗塞蒂和拉斯金的影响,对哥特式和自然主义风格的设计产生了兴趣,并开始在这些方面的探索。他参加了拉斐尔前派”,醉心于中世纪文化和唯美主义艺术,他还是“工艺与手工艺”…  相似文献   

3.
老师的吻     
查理·罗斯在1901年读高中毕业班时是最受老师宠爱的学生。他的英文老师是蒂莉·布朗小姐,年轻、漂亮、富有吸引力。大家都知道查理颇得布朗小姐的青睐,由于布朗是校园里最受欢迎的教师,这就给查理  相似文献   

4.
艺术欣赏     
威廉姆·阿道尔夫·布格霍(1825-1905)威廉姆·阿道尔夫·布格霍出生于法国拉罗谢尔(La Rochelle)。在巴黎的国立美术学校完成学业,1850年获得罗马大奖。他的作品在法国和美国赢得了极大成功,其中包括圣经传统(圣母、圣子等)、当代风俗、肖像(儿童和少女居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似乎还没有一个艺术家的创作曾引起过如此的争论。谁都不能平心静气地谈到毕加索:有些人咒骂他,另一些人则赞扬他。关于他已出过几百种用各国文字写成的书。关于他,阿波里奈尔和艾吕雅、马雅可夫斯基和阿拉贡、巴勃罗·聂鲁达和科克托、拉斐尔·阿尔维蒂和维尔高尔、马克斯·雅各布和涅兹瓦尔都写过文章;献给他的有各种长篇大论和赞美诗。也有许多艺术家、批评家、报刊文人则对他嘲讽谩骂了半个世纪。在世界各大城市———巴黎和布拉格、东京和罗马、纽约和斯德哥尔摩、墨西哥和苏黎世、圣保罗和阿姆斯特丹、莫斯科和柏林———毕…  相似文献   

6.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三位艺术家,历史上常常把他们称为“三杰”。达·芬奇从小就擅长绘画,邻居们叫他小画家。14岁那年,达·芬奇到佛罗伦萨拜著名艺术家弗罗基俄为师。弗罗基俄是位很严格的老师,他给达·芬奇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画鸡蛋。从此,达·芬奇根据老师的要求,每天拿着鸡蛋,一丝不苟地照着样子去画。画了一年、两年,达·芬奇有点不安心了,他问老  相似文献   

7.
福特·马多克斯·福特是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英国一位出色的、但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了的作家。自 50年代以来他的文学声誉稳步上升 ,被西方评论界称为 2 0世纪文学界有国际影响的人物。福特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他采用作者隐居幕后、最大限度地提高叙述者可信度的手法 ,成功地挖掘了第一人称视角叙事艺术极强的表现力。其次 ,他也是最早在文学创作中探索和表现人物内心现实的现代作家之一。他的这些成就在《好兵》一书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尤金·奥尼尔,美国剧作家,一八八八年十月十六日生于纽约,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卒于马萨诸塞州·波斯顿。 奥尼尔的早期经历为他的剧作提供了材料。他,一位著名演员的儿子,同家里其他人一道,随父亲旅行。七岁到十四岁,他在罗马天主教学校读书。放弃天主教后,他进了一所不属于任何教派的预备学校,然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就读一年。  相似文献   

9.
毛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是著名的荷兰版画艺术家。他1953年创作的石版画《相对性》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走不完的梯子。  相似文献   

10.
花粉跳舞     
1827年,英国著名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正潜心研究植物受精问题。花粉在受精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布朗带着这个疑问踱步来到花园。  相似文献   

11.
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出生于奴隶主骑士家庭,自幼在罗马接受教育,年轻时便开始学习法律,在早年还曾游学雅典。出道不久,西塞罗在律师界就名声大振,旋即在政界崭露头角,最后官至总揽罗马军政事务大权的执政官。他为后人留下了《论共和国》《论法律》等著作。现今政治法律思想著作都不能不提到西塞罗,西塞  相似文献   

12.
<年轻人古德曼·布朗>中布朗的林中之旅即其"心路历程"的成长过程,暗喻了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勇于抗争,信仰坚定,只要"内在世界一旦净化,外在世界游荡着的许多罪恶都会自行消失".布朗的悲剧在于他的动摇与软弱.  相似文献   

13.
2003年2月1日上午9点,美国得克萨斯休斯敦控制中心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去了联系;过了一会儿,飞机的碎片从得克萨斯的上空飘落。哥伦比亚号陨落了,无人生还。飞机上共有七名机组成员:里克·哈斯本德,麦克·安德森,劳雷尔·克拉克,戴维·布朗,威廉·麦库尔,凯尔帕娜·乔拉,还有以色列空军上校伊兰·拉蒙。  相似文献   

14.
好吧,是谁告诉我们的,只要敢于想象,就能推翻一切。这本书告诉我们人们相信的东西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勇于寻找,敢于追求,就能推翻信念。我们所要知道,作者丹·布朗是个大师,而导演朗·霍华德……嘿嘿,你知道他是什么。一位大师承认吧,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敏感神经,我们都想知道这种事情那种事情背后的秘密,然后就有了《达·芬奇密码》,它跟着我们一起长大了,无论是品位、品质,还有生活方式——当然,它还披着最流行的宗教外衣,我们面临挑战。丹·布朗,像很多伟大的人一样,他曾经也没有多大名气。他吃饭,睡觉,当老师,同样,他还写小说。我们…  相似文献   

15.
在美学教育进一步得到重视以及环境艺术装饰不断提高的当今社会,继续熟悉与研讨文艺复兴时代的杰出艺术家及其作品,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1475—1564年)与达·芬奇(1452—1519年)、拉斐尔(1483—1520年)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艺术家三杰。他的《最后的审判》与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斐尔的《雅典学派》同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三大杰作。  相似文献   

16.
布朗蒂姐妹     
(本文系《英国小说家论》一书第十一章,据纽约弗里波特图书出版社1971年版译出。)夏洛特·布朗蒂,1816年4月21日出生于约克郡的索恩顿。艾米莉·布朗蒂1818年出生于约克郡的哈沃斯。安妮·布朗蒂出生于1820年。三姐妹的诗集在1846年出版.《简·爱》1847年出版;《雪莉》1849年出版;《维列特》1853年出版;艾米莉·布朗  相似文献   

17.
点点荐书     
《天使与魔鬼》丹·布朗著朱振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描写了虔诚的上帝信徒——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科学家维特勒毕生致力于以科学的手段证明神的存在。他研究出能力强大的“反物质”后,在实验室里惨遭杀害,“反物质”也不翼而飞。罗伯特·兰登应邀前来调查神秘符号,却  相似文献   

18.
艺术欣赏     
但丁·加百列·罗塞蒂(1828-1882)但丁·加百列·罗塞蒂出生于伦敦,其父是流亡的意大利烧炭党人,意大利语教授。弟弟威廉姆·米歇尔·罗塞蒂是著名美术批评家,两个妹妹玛利亚和克时斯蒂娜也在诗歌、绘画方面极具天赋,他于1846年进入皇家美术学院,但因不愿受学院体制束缚而休学,1848年和享特成为室友,又通过他结识了米雷斯,他们三人于是成立了拉斐尔前派.罗塞蒂是这个组织的“诗性的灵感”.他除了绘画以外,也有大量的诗歌和翻译作品.在19世纪50年代中期,莫里斯和伯恩·琼斯受到罗塞蒂的吸引而聚集到他身边,开始了拉斐尔前派的第二阶段,1857-1859年,他们试图创作牛津大学联合大厅的壁画,罗塞蒂和伯恩·琼斯也大量地为莫里斯的装饰公司工作,创作设计了彩绘玻璃等建筑和室内装饰用品.罗塞蒂的绘画非常有个性.前期的水彩作品模仿文艺复兴前和中世纪艺术家的风格,形象稚拙,用色明丽单纯,充满象征符号.结识莫里斯之后,他的创作更加平面化,装饰化.后斯风格发生转变,受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影响,油画用色浓艳、光线复杂人物质感增强.  相似文献   

19.
文森特·凡高是位精力超凡而又多产的艺术家。尽管他在年仅三十七岁时就自杀身亡,但留下的绘画作品却超过了两千幅,这使他名声鹊起,如果还在世,这也会令他始料不及。凡高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兰北布拉班特省的格鲁特·宗德尔特,是位牧师的儿子。孩提时代,由于受到做画商的叔叔的影响,他就对艺术已有了初  相似文献   

20.
1827年夏天,著名的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正在研究花粉在植物受精过程中的功能。为了不让花粉被吹散,布朗把花粉浸泡在水中,然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显微镜下花粉分裂出的微粒,有些是圆筒形的。布朗觉得这些圆筒形的颗粒可能与植物受精有关,便注视着它们。“咦,这些颗粒怎么全在颤抖?”布朗对这一现象迷惑不解。然而,进一步的观察使他更为惊奇:比圆筒状颗粒更小的圆形颗粒,运动得更为剧烈。意外的发现使布朗把研究方向转向花粉颗粒的奇异运动。“其他颗粒也能发生这种现象吗?”布朗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他把苔类的叶子弄碎,泡在水里,在显微镜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