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最近,"张悟本事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养生专家",接连被央视和多家媒体曝光,"张悟本神话"迅速破灭.而就在两个月前,各大媒体还在大肆宣扬张悟本的养生理论,张悟本从一个针织厂的下岗职工,迅速蹿升为"中国食疗第一人",也是由媒体追捧起来的.张悟本食疗神话的产生和破灭,说明了当代社会的一个有趣现象,那就是"成也媒体,败也媒体".  相似文献   

2.
继"养生大师"林光常、张悟本之后,同样以"养生秘诀"起家的"神仙道长"李一也终于被打回原形,成了又一张"画皮".但回顾一场场闹剧的起起落落不难发现,正是由于事件背后有着太多的"推手",才使得这些"江湖骗子"从逐渐被神化进而"得道成仙","修成正果".  相似文献   

3.
文新良 《声屏世界》2010,(11):18-19
2010年最火热的中医养生焦点莫过于"神医"张悟本和他到处宣扬的"喝绿豆汤治百病"。随着这位"神医"真实身份的曝光,张悟本迅速失宠,暂停营业的悟本堂也因属"违建"被连夜施工、摘牌、拆顶。应和着随后的"李一道长事件",人们开始发现原本严肃、公正、科学的学术研究在电视屏幕上逐渐变味,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的"张悟本事件"给火了好多年的养生保健类图书浇了一个"透心凉",老百姓对养生书的信任度跌至谷底。之后总署出台一系列通知,规范了养生保健类图书市场的经营。如何才能做出内容"健康"的养生保健书?如何重新获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低俗"养生保健书"呈泛滥之势.据报道,"神医"张悟本写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书,"上市6个月销量突破300万册"."随着底牌的揭开,张悟本所谓的四代中医世家等称号都被证明是蒙人的把戏".从而,引起了出版主管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本文仅就低俗"养生保健书"出笼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今年发生的“张悟本冒充养生大师”事件为例,分析该事件中暴露出的当代媒体在面对商业利益时存在的失信行为,以及媒介公信力的缺失。  相似文献   

7.
烈日 《出版参考》2011,(1):10+15
回首2010年大众出版领域,可谓有喜有悲:"张悟本事件"导致了读者对养生书产生了巨大的信任危机,养生图书销量急剧下降;而2010年的一系列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事件对大众心灵的震荡,又将心理自助图书的出版推向一个高峰;全行业挺进少儿书使得少儿出版在2010年呈现  相似文献   

8.
张悟本其人其书 今年5月26日以来,<新京报>对于"神医"张悟本展开了一系列深度报道:从<张悟本履历调查>,<8问张悟本>、<"神医"张悟本的背后推手>到<让张悟本明明白白地"倒下">、<卫生部发言人首次回应张悟本事件>……这些报道声势浩大,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地击溃了张悟本及其身后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9.
短短四个月,张悟本从默默无闻到大红大紫,可以说与媒体的推波助澜密不可分.而在最近,这位"神医"由天堂跌落尘埃,他的身份被揭露,"养生神话"被质疑,老窝被端,黯然"闭关",下场凄凄.  相似文献   

10.
"张悟本养生骗局"、"贵州关岭107人被埋"、"湖北上访打错门"、"产妇肛门被缝事件","南京大爆炸"、"吉林化工桶落江"、"记者仇子明遭全国通缉"等热点新闻,轰动一时,牵引着受众的视线.这些新闻有的是外省市的,深圳特区报仍然立刻锁定,迅速见报;然而,有些热点新闻虽是深圳本地的,报纸却反应迟缓,慢了一拍.其因为何在?报道的障碍在何处?  相似文献   

11.
童树春 《出版参考》2010,(15):26-26
《李志刚穴位养生方》经过将近一年的筹备,终于问世了。虽然近期养生书市场遭遇张悟本事件引发的信任危机,但从渠道的反馈及媒体、读者的反应来看,这本书的市场前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本书的出版,应该是出版社和专家正本清源,本着对读者负责的理念,把科学的、正确的中医养生知识推广给广大读者的一个体现。  相似文献   

12.
<李志刚穴位养生方>经过将近一年的筹备,终于问世了.虽然近期养生书市场遭遇张悟本事件引发的信任危机,但从渠道的反馈及媒体、读者的反应来看,这本书的市场前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本书的出版,应该是出版社和专家正本清源,本着对读者负责的理念,把科学的、正确的中医养生知识推广给广大读者的一个体现.  相似文献   

13.
张紫霄 《今传媒》2010,(11):76-77
被称为"中国养生第一人"的张悟本曾在中国掀起一阵养生热潮,并迅速走红。本文以说服理论为基础,解密张悟本的宣传技巧,并特别提出大众媒介创造和培养公众意见领袖的意义。在对受众的分析中,将"沉默的螺旋"与群体压力理论相结合,辅以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试图揭开孕育"神医"的真正"土壤"。  相似文献   

14.
二休 《青年记者》2010,(13):82-83
最近,卫生部否认了张悟本“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的身份,而他的悟本堂也被清查。在此关头,把他一手捧红的湖南卫视养生节目《百科全说》也暂时停播,被疑遭广电总局封杀。湖南卫视相关负责人称此为节目轮换自动停播。  相似文献   

15.
养生图书一直比较畅销,尽管张悟本一类骗子的养生胡说被拆穿,一时引起人们对养生读物的疑虑,但是养生图书的销售势头仍然未减,有报道说,在8月的上海书展上,“还是健康书的整体召唤力最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健康是人的幸福之基,人人都渴望健康,从而形成了对养生保健图书的刚性需求,科学的养生读物,必然会常销不衰.  相似文献   

16.
最近,卫生部否认了张悟本"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的身份,而他的悟本堂也被清查.在此关头,把他一手捧红的湖南卫视养生节目<百科全说>也暂时停播,被疑遭广电总局封杀.湖南卫视相关负责人称此为节目轮换自动停播.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食疗第一人”、“京城最贵的中医”张悟本在媒体亮相迅速蹿红没多久,又被质疑的媒体捅破了“神话”,露出的真相很是不堪。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上市6个月,销量达到300万册;他的“挂号费”高达2000元,据称预约号已排到了2012年;甚至有人把绿豆等杂粮价格一路疯涨,也归结于他那用绿豆等杂粮养生的观念快速在社会中流行之故。  相似文献   

18.
夏悦 《出版参考》2016,(7):49-50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寿就有着向往,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而如今,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长寿,更重要的是活得健康、快乐.出版界出版的养生保健类出版物,一定程度满足了读者的需求,直到2010年“张悟本事件”的出现,养生保健出版的乱象逐渐显露.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出版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原新闻出版总署于2010年10月下发《关于加强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管理的通知》,对“出版养生保健类出版物实行资质准入制度”“严格执行选题论证制度、稿件‘三审’责任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对已经出版和正在出版的图书进行全面清理,并由“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定期对养生保健类出版物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养生保健类出版物采取曝光、停售、召回等措施”,于2011年核准53家出版单位的养生保健类出版资质.  相似文献   

19.
"养生专家"张悟本借助湖南卫视养生栏目《百科全说》迅速走红,然而,这位被称作"中医食疗第一人"的京城最贵中医又在一夜之间因涉嫌违规经营而由"神医"变成了"江湖骗子"。卫生部为此举行了专门的新闻发布会,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20.
张悟本,这位出场费达20万元,挂号费达2000元且排到2012年的“养生神医”,其“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分会理事”等头衔都是假的,其“喝绿豆汤、生吃长条茄子可治疑难杂症”等食疗养生理念没有科学根据,“中医食疗第一人”因此成为万夫所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