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指出,在知识产权、工商、税务等管理领域实现高效监管,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援助等解决机制,这为自贸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中国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雏形尚未形成,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和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成为当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实现"先行先试"基本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娟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3):166-169,199
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考察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对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概括说明了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在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保护中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3.
云计算为我国版权法治建设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与机遇,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结合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和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我国版权法治建设应重点关注:立法规制与行业自治的有机结合、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行政监管与司法执法的加强、学术研究的鼓励与版权法律意识及文化的培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局限性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因知识产权法中的"客体法定"、"思想/表达"二分法等法律体系自身的特点与属性导致的内在局限性;另一类为因对创意强保护情景下会导致的外部性局限.两种局限性显示了知识产权机制对文化创意保护的有限性及不足.基于知识产权法、公共管理等相关理论,分析宏微观不同层次的突破思路及相关机理.多元进路包括:微观层面的创意产品化、技术化,模块化保护;宏观法律及政策层面的法律制度的变革与优化、新兴创意客体及时纳入到现行知识产权法保护客体范畴内,发挥法律保护的主导作用,推动专业性的创意自治与行业自治,弥补现有法律保护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王活涛  刘平 《科研管理》2000,21(1):73-80
以“协调”为底蕴的知识产权制度的运行必然涉及对专利纠纷的行政调处进行司法审查进行协调,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司法制度和当前司法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行政调处与司法审查关系的重塑与健全,以期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与行政协调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技术事实的查明是知识产权诉讼案件中难以回避的问题,新设置的技术调查官制度为破解相关技术难题提供了保障,有助于发掘知识产权诉讼的案件真实,进而提升纠纷解决质效。在司法实践中,技术调查官制度遭遇了选任与管理不明、参与诉讼活动的程序不规范、与司法鉴定制度不协调等困境。为克服上述不足,有必要从选任标准与管理办法的构建、诉讼程序的法定和公开、从内而外协调与司法鉴定制度的关系等三个层面加以完善,充分发挥该制度在查明案件技术事实方面的积极性,以助益知识产权诉讼在科技创新领域有效发挥司法保障职能。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取得了巨大成就,发挥了保护知识产权的主渠道作用。然而,在新形势下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中的某些方面仍显薄弱,在知识产权审判组织的建设、知识产权法官专业素质的培养及审判方式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尚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笔者将结合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新形势,对此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8.
李峰 《科学学研究》2013,31(8):1160-1164
 司法效能是衡量技术创新环境的重要指标,司法在多个层面发挥对技术创新环境的支撑作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司法改革虽有一定成就,但效率价值定位不明,没有针对技术领域和非技术领域的差异完善司法程序,纠纷解决形成司法路径依赖。通过现实问题分析和中外有关司法改革比较,提出深化司法改革、促进技术创新环境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政府在知识产权文化的推广方面体现了明确的政策倾向及独特创意,其“品牌篮子”计划重在提升民众购买真品的守法意识,“I—THINK”计划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认证”证书制度则为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供了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10.
刑事案件是纠纷的一种特殊形式,并非所有刑事案件均必须采取落实刑罚权的方式解决。协商性司法作为一种可移植的刑事纠纷解决方式,具有保护被害人权益、恢复受损社会秩序的特点,对于我国刑事诉讼一定范围内刑事纠纷的平和解决具有现实意义。刑事和解是协商性司法理念与我国实践结合后本土化的产物,2013年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对此进行了立法确认。刑事诉讼的解纷属性考察应以纠纷解决为视角,在此基础上,进行准确的制度设计以实现在刑事诉讼中纠纷的平和解决。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局限性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因知识产权法中的"客体法定"、"思想/表达"二分法等法律体系自身的特点与属性导致的内在局限性;另一类为因对创意强保护情景下会导致的外部性局限.两种局限性显示了知识产权机制对文化创意保护的有限性及不足.基于知识产权法、公共管理等相关理论,分析宏微观不同层次的突破思路及相关机理.多元进路包括:微观层面的创意产品化、技术化,模块化保护;宏观法律及政策层面的法律制度的变革与优化、新兴创意客体及时纳入到现行知识产权法保护客体范畴内,发挥法律保护的主导作用,推动专业性的创意自治与行业自治,弥补现有法律保护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为完善、加强和协调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中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下,在全国范围内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各因素作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中涉及知识产权的司法、行政和保护,知识产权制度的现状及改革、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的教育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本调查内容和结果有助于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工作者、研究者更进一步、深入地对知识产权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我国的决策部门提供了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和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开放创新悖论和负外部性并存的前提下,知识产权的“疏堵”保护模式对地区创新能力影响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12—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开放创新范式下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在开放创新范式下,采用“重堵轻疏”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影响知识产权的创新溢出效应,不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样采用“重疏轻堵”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由于缺乏创新者激励,同样也不利于地区创新能力提升;只有建立“以市场化疏通为目的,以核心利益保护为底线”的市场化促进与保护模式,才更有利于实现创新者激励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双重效应。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知识产权保护与区域创新研究方面的文献,对我国政府制定支持区域提升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具有理论和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是创造性智力成果,由于其专业性较强,在涉及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践中,普通审判模式已很难公平、有效地解决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各种纠纷。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第45条规定,"完善知识产权审判体制,优化审判资源配置,简化救济程序。研究设置统一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专门知识产权法庭。研究适当集中专利等技术性较强案件的审理管辖权问题,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上诉法院。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审判机构,充实知识产权司法队伍,提高审判和执行能力。"可见,我国已把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推向了战略的高度,在广东、武汉、上海等地进行推行,部分基层及中级法院成立了知识产权法庭,专门审理有关知识产权的民事、行政及刑事案件,已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11月6日,我国第一家知识产权专门审判机构——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成立,并开始受理案件。本文将从我国知识产权审判模式的现状、在实践中探索"三审合一"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设想以期寻求解决问题之道。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有力保障和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但对标新时代新任务,对标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本文探索提出新时代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思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起以"司法保护+行政执法"两条途径为基础,"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协调发展,司法保护、行政执法、社会治理"并行运作、相容互补、司法终局"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模式",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国,为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采用以司法救济为主,行政救济为辅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有限适用未能将法院从诉讼压力中解脱出来以减轻当事人诉累。通过分析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实践,结合湖北省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实例,从立法规制、技术革新与部门联动的角度提出完善对策,以期形成协调统一、功能互补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7.
保护知识产权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制度本文在调研我省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青海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司法保护、自我保护及社会保护“四结合”的保护体系与“职能保护有法规,行业保护有条例,企业保护有制度”的保护网络等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我国的创新主体主要包括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提升我国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意在解决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弱势地位问题。通过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环境来提升我国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需要针对知识产权创造、运营、保护和管理制度中不适应创新经济关系要求的部分探讨相应的完善对策,具体包括4个方面:一是完善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的社会环境、人才培养与激励环境;二是完善知识产权运营环境;三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四是完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管理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产权纠纷,尤其是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多.怎样去适应它解决它,怎样使本单位的技术商品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使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就要求我们管理工作者不仅要熟悉相关法律,而且还应该学会和掌握法律,以便有效、灵活地利用相关法律去保护技术成果.目前已颁布一些知识产权保护法,但还很不完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于问题的决定》第九条指出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没有法制,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去年我国制定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调节商品流通领域的大法,是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配套的法针对国际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趋势,为了与国际法接轨,我国先后颁布了《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今后还将不断完善科技成果保护的法律制度,诸如对集成电路、营业秘密、技术秘密、动植物品种以及新出现的高科技领域成果进行保护的专门法律,都会相继适时出台.在科技法律方面还有《技术合同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以下简称“权利冲突”)案件有上升趋势。且不断有新类型案件出现。如何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合理平衡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和经济秩序。从立法与司法层面完善冲突解决机制,是审理这类案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权利冲突的类型、特点、原因以及解决机制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