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塑料焊接,具体涉及预成型的塑料部件之间的连接成型,目前在IPC分类体系中只有B29C65/00一个大组。由于塑料焊接领域技术发展快,且其本身属于一个应用交叉的技术领域,所涉及的技术分支较多,现有IPC分类已经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进而导致该小组下的文献日益增多,所涵盖的文献主题趋于多样化,使得检索时噪声大、浏览困难,给专利检索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2.
CPC分类体系是欧洲专利局和美国专利商标局共同开发的联合专利分类体系,其分类条目繁多,检索入口丰富,标引文献量大。FT分类体系是日本专利局借助特殊的技术术语,根据不同的技术主题,在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和日本国内分类体系(FI)的基础上进行的细分类。本文对水处理领域(C02F)的CPC分类号和FT分类号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这两个分类体系各自在水处理领域检索中的优势和劣势,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CPC和FT对提高检索效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CPC分类体系是欧洲专利局和美国专利商标局共同开发的联合专利分类体系,其分类条目繁多,检索入口丰富,标引文献量大。FT分类体系是日本专利局借助特殊的技术术语,根据不同的技术主题,在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和日本国内分类体系(FI)的基础上进行的细分类。本文对水处理领域(C02F)的CPC分类号和FT分类号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这两个分类体系各自在水处理领域检索中的优势和劣势,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CPC和FT对提高检索效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各专利局在提高专利检索质量和效率方面的最新举措,其中欧美专利局启用新的检索数据库,美国专利商标局启用了新的专利数据可视化平台Patents View,欧洲专利局增加了技术标准数据库;日本特许厅增加了对外包的检索机构的检索结果进行评价反馈的机制;韩国特许厅创建了标准化申请人名称数据库等。本文分析了美欧日韩四局的做法和经验,为提升我国专利审查的检索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C23领域涉及表面镀覆以及金属蚀刻和防腐,日本专利申请在该领域中占据突显位置。日本特许厅开发的F-TERM分类号是一种专为计算机检索而设计的分类体系,该分类体系从多种不同的技术角度进行细分,从而构成一个技术主题的立体细分。本文通过F-TERM分类号与IPC、CPC分类号的比较,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F-TERM分类号在C23领域的检索应用,说明了F-TERM分类号在该领域中的检索优势,以期为C23领域的高效率检索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WIPO国际专利分类联盟专家委员会于2005年2月14~18日举行会议,核准了国际专利分类(IPC)系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争取通过提供各种手段,更简便有效地检索并提供与专利有关的信息,进一步减轻WIPO各成员国工业产权局的专利检索负担,确保各工业产权局检索结果的统一,且相互予以承认.IPC改革将有利于使其适应技术的发展和电子环境,为各工业产权局开发统一的检索工具,并建立一个生成、处理及传播专利分类信息的全球系统.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10年9月16日推出一个旨在便于检索环境友好技术(EST)相关专利信息的在线工具。这一被称为"国际专利分类绿色清单"(IPC Green Inventory)的工具由国际专利分类专家委员会制定,与国际专利分类体系挂钩,将有助于明确现有和新出现的绿色技术,同时利  相似文献   

8.
CPC分类体系以ECLA分类体系为基础,并采用IPC分类体系的分类标准和层级结构,既融合了ECLA分类体系和USPC分类的体系的优势,又更好地与国际专利分类体系相融合,其细分相对于IPC、ECLA和USPC等分类体系更加精细,确保各分类号下的文献量适中,从而有助于提高检索的效率。本文详细介绍了CPC分类定义、查询方式以及检索字段,为CPC的检索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所使用的分类系统来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使用的是国际专利分类体系(IPC),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使用的主要是美国专利分类体系(USPC),欧洲专利局(EPO)使用的主要是基于IPC的欧洲专利分类体系(ECLA/ICO),日本专利局(JPO)使用的主要是基于IPC的日本专利分类体系(FI/FT),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使用的均为国际专利分类体系(IPC)。目前,世界上采用的专利分类体系主要包括IPC、USPC、ECLA/ICO和FI/FT。在上述各专利分类体系中,IPC被广泛使用,但其存在更新速度慢、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图像通信领域中的专利申请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在DWPI库中,H04N分类号下的文献量约为527254篇,其中日本专利文献/具有日本同族的专利文献量约为417649篇,约占H04N分类号下文献量的79.2%左右。同时,在对图像通信领域申请的审查过程中,日本专利文献具有较高价值,使用日本专利文献/具有日本同族的专利文献作为评价新颖性或创造性的对比文件的比例也相对较高。所以,在图像通信领域中对日本专利文献准确、全面地进行检索尤为重要,而使用常规的IPC、EC分类号和关键词进行检索,则很难高效、全面、准确地检索到相关的日本专利文献。  相似文献   

11.
<正>秸秆用途广泛,但存在松散及贮藏运输不便等问题,利用打捆机进行打捆,既可避免秸秆浪费,又能推动秸秆资源使用的规模化和工业化。秸秆打捆机按成型形状差异可分为整棵、方捆和圆捆,按驱动方式可分为固定式、捡拾式和自走式。国际专利分类(IPC)是国际上目前唯一被普遍应用的专利文献的分类和检索工具,但分类号的准确定位和扩展存在一定难度。联合专利分类(CPC)是由美国专利商标局和欧洲专利局基于IPC架构共同开发的新的专利分类体系,其对IPC进行扩展及细分,兼具IPC、UC和ECLA的优点,具有多重分类、细分精细、更新及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电力电气领域由于其领域特点,存在关键词提取困难、欧美日专利文献数量多以及IPC分类号细分程度不高的检索难点,为克服这些检索难点,需要从角度上进行关键词的扩展、需要采用细分分类体系进行分类号扩展,需要组合地使用分类号和关键词来实现高效的专利检索。  相似文献   

13.
国际专利分类的困境与出路——IPC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专利分类表》(IPC)作为一种语言独立的专利文献检索、管理工具.在问世以来的三十余年间对于海量专利文献的组织、管理及检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用国际专利分类进行检索可以不依赖文种、同义词及专业术语等.同时也使得各国专利文献获得了统一分类。它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通用的国际专利分类。目前有一百多个国家使用它进行专利文献的检索和管理,在有些国家《国际专利分类表》甚至是唯一检索工具。  相似文献   

14.
对《国际专利分类表》第七版一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专利分类表>(以下简称IPC)是目前惟一国际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管理和检索的工具.它是一个动态的分类表,为了使专利分类系统适应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自1968年9月1日第一版开始有效使用起至今,每一版IPC都会在前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5.
闭路电视系统,即电视信号不广播的系统,主要涉及视频监控、灾难预警等应用。在IPC专利分类体系中,闭路电视系统对应的分类号为H04N7/18。现有主要专利分类体系已经难以满足该领域专利工作者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该领域专利申请量近年来增长迅速,对专利检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现有主要专利分类体系对于该领域的分类现状不尽如人意。IPC分类表未对H04N7/18进行任何细分;EC  相似文献   

16.
通过石墨烯复合材料专利检索,从技术生命周期、专利申请人和专利IPC分类层面,对我国石墨烯复合材料专利态势进行揭示。得出结论:目前石墨烯复合材料处于技术生命周期的成长期阶段;专利年度申请量与年度申请人趋势一致,且2010年之后迅速增加;专利申请人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为主;专利集中于电气、化学等领域;江苏、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是石墨烯复合材料专利申请大省/市,美、日、韩石墨烯复合材料来华申请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17.
日本特许厅网站讯,2011年日本专利代理人考试于5~10月在东京、大阪、仙台、名古屋和福冈分别举行简答题试、论文笔试和口试。日本特许厅近日公布了该考试结果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IPC、FT以及CPC分类体系出发,研究了其在胶囊内窥镜中各分类体系的特点,以及针对胶囊内窥镜领域专利申请,合理选择分类体系对胶囊内窥镜的专利进行检索,提高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19.
日本特许厅在2016年成立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专利行政管理实效研究项目组",旨在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专利审查和管理工作中,以提升专利行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将日本特许厅公开发布的与该项目有关的文件进行汇总和整理,并对我国的相关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相对于IPC、ECLA、USPC分类体系,CPC分类体系条目更加精细。本文阐述了传动装置领域F16H小类的CPC分类特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CPC在传动装置领域检索中的应用效果,以实现在该领域更加精确、高效的检索,提高审查效率。CPC分类体系概述运用分类体系进行检索是目前专利检索过程中最行之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