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到全球共识,已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下的中国新格局。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西方一些媒体存有误读。因此,中国新闻媒体的重任凸显,必须抢占“一带一路”外宣报道的中国话语权。针对中国媒体外宣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研究中国话语与语篇功能和词汇语法功能相结合,使中国媒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自己”,用“中国话语打动中外观众”。  相似文献   

2.
我国媒体话语权建构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话语权”已经成为当下国际传播能力构建中的重要一环,我国媒体话语权构建起步较西方晚,该话题目前正是新闻传播业的热点.本文从话语对象的确立、话语载体的建设、话语策略的把握三个方面对我国媒体话语权构建的路径进行探索,以期对国内国际传播能力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背景材料乌克兰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国内使用量的近1/3。2005年年底,俄罗斯国有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提出,要求乌克兰按国际市场价格购买俄向乌克兰供应的天然气,即价格由每千立方米50美元涨到每千立方米230美元,俄方则用现金支付管道使用费。由于俄乌双方未能就天然气价格达成协议,俄方在2006年新年第一天上午10时起停止向乌克兰出口天然气。1月5日,俄乌双方达成协议,同意委托俄奥合资的“俄乌能源”公司向乌供应天然气。当天,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宣布,根据“俄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俄乌能源”公司签署的5年合同,俄方以每千…  相似文献   

4.
对俄罗斯而言,白俄罗斯是缓解北约东扩的战略屏障和推进独联体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力量,但俄又不愿以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来换取俄白联盟国家的建立;对白俄罗斯而言,其能源和外贸严重依赖俄罗斯,但又不甘做“小弟弟”。目前来看,两国建立联盟国家的条件尚未成熟。  相似文献   

5.
2008年8月以来,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围绕南奥塞梯问题发生冲突,使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以及相关的大国关系更加复杂。俄格冲突的实质是北约与俄罗斯之间对于战略空间的争夺。冲突发生以来,俄罗斯与北约关系恶化、合作受损,俄美关系出现局部紧张但不致出现全面对抗,俄欧关系合作的主流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印度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互致贺电,热烈祝贺“中印友好年”正式开始。2006年1月4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就俄向乌出口天然气价格和俄天然气过境乌领土费用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了相关合同。这标志着曾一度陷入僵局的俄乌天然气争端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7.
当今中国深度融入世界发展大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俄罗斯的国家形象不断提升,如何加强对俄话语体系的构建成为研究的热点.中国特色词语是俄罗斯了解中国新面貌的钥匙,建设中国特色词语俄语译例库能够提高中国特色词语俄译的准确性、增强对俄传播能力,进而构建高效的对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8.
俄格冲突改变了俄罗斯。俄罗斯对外战略调整、变化的标志是其对外政策“五项原则”的出台,其基本趋向是以攻代守、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其战略目标是恢复其大国地位,其基本依据是对当前世界形势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我国主流媒体党性和人民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在社交网络中担负舆论引导和共识建构的社会职能。危机语境下“告知-指导-激励-疏解”传播四向模型,构建了主流媒体社交网络话语中心实现的主要路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信息的传播效果,验证了这一路径的合理性。由此形成了立足意识形态本位、提升场域感知能力、强化情绪设置,以及增强对多元集群的吸纳能力等政策性建议,对巩固社交网络中主流媒体话语中心地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曾彩茹 《成才之路》2023,(1):141-144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新媒体重新定义了当下主流价值传播的方式。有思想、有传播能力的“话语”成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教师必须对大学生爱国主义话语表达与话语共识的建构路径进行更新。文章从融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创新、融合与发展探索研究的缘起及意义入手,明确融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表征,分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融合及发展逻辑,提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独立之初,曾希望借助西方的力量恢复俄罗斯的强国地位,挤进西方大国行列。但美国和西方从冷战思维出发,并不希望俄罗斯重新繁荣。北约东扩更使俄罗斯战略空间缩小,地缘环境日益恶化。现实迫使俄罗斯改变了其军事战略和核战略,形成了以核力量为核心的大国复兴战略。核力量对支撑俄的大国地位的确有着明显的作用。然而,独立以来持续的政治动荡和失败的经济改革使俄罗斯虚弱不堪,经济实力的严重下降又使这种支撑作用受到很大制约。  相似文献   

12.
持续不断的国内政治冲突、俄乌克里米亚领土之争,让原本宁静的东欧国家乌克兰,成为世界政治争斗的大热点,也成为俄罗斯与欧美西方势力角力的重要场所。从国土面积看,乌克兰是仅次于俄罗斯的欧洲第二大国,面积60.37万km2,几乎等于我国山东省的4倍,大于法国、西班牙等欧盟国家。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而第聂伯河则是乌克兰的母亲河,两条河流不同之处是:伏尔加河是世界最大的内流河,注入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里海,而第聂伯河是外流河,注入黑海。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20年来最大规模的“首长-司令部战略核演习”于2004年2月10日正式拉开序幕,媒体称其演习规模近似前苏联军队于1982年举行的“7小时核战争”。俄军副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将军表示,通过此次军演,俄罗斯再次向美国和北约证明,俄已准备通过军事手段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4.
对美国而言,军事介入科索活冲突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消弱俄罗斯在东欧国家的影响力和地位。一、如果军事打击能使南联盟屈服和顺从,就可使俄罗斯丧失在东欧的最后一个盟友。二、借空袭摸清俄罗斯在军事上的底线与反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检验“俄南”军事联盟的深浅程度。三、对于和科索活相似的车臣脱离俄联邦独立问题,起到鼓励和支持作用,以便日后乘俄虚弱无力之时,介入车臣危机。四、通过军事实力的显露对独联体成员国施加心理影响,产生威慑作用,从而瓦解和分化这个“神散而形不散”的联盟,进一步消弱俄罗斯的独联体领导权。美国舞…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建构的传播话语体系仍旧是当今中国传播话语体系建构的主要参照系。作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传播话语建构的典范,《西行漫记》被誉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其发表也“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通过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实现了自身正面形象的传播。从一定意义上说《,西行漫记》是中国共产党和埃德加·斯诺两者共同建构话语开展政党形象传播的具体实践,双方以《西行漫记》为载体建构了认同聚合的传播关系、增强了话语主体主导力,形成双向共振的议题设置、优化了传播话语引领力,建构情感共融的话语方式、增强了传播话语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2002年,俄美双方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发表了一系列的宣言、声明、协议。俄罗斯积极调整国家战略,争取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缓和、友好的关系,为俄罗斯的经济建设争取更多的经济援助及和平的国际环境;美国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不再把俄罗斯作为“美国担心的主要敌人”。俄美关系的这种新变化,将对整个世界局势的缓和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期市场受俄乌战争、疫情反复等多重影响,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尤其是中概股和港股市场.中概股完全是股灾,跌幅甚至超过金融危机时的水平,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毫无底线,甚至突破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底线,让投资者担忧中美金融脱钩,中概股被肆无忌惮地打压,这某种程度上是中美之间继贸易战、科技战后的金融战.  相似文献   

18.
12日,欧洲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天。11日晚间,俄罗斯突然表示由于乌克兰在事先谈好的供气议定书中附带了补充内容,强烈不满的俄罗斯拒绝向欧洲供气。这让严寒中望眼欲穿的欧洲为俄罗斯恢复供气的希望再次破灭。12日,在俄罗斯和欧盟的施压下,乌克兰又“毫无保留地签署了过境供气监督议定书”,迫切需要天然气的欧盟随后表态,已经无法忍受供气“任期的推迟”了。俄方则表示将在星期二早上恢复供气。而由于对俄乌“斗气”并不乐观,斯洛伐克宣布将重启境内核电站,保加利亚紧随其后表示考虑重启核电站,这引发了欧洲国家的极大恐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出场使我们跳出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具备了可比拟西方现代化话语的表达范式,实现了从话语依赖走向话语自主。通过深入分析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出场“需要—生产”的动力机制及其深层结构要素和生成结构要素,可以有效发挥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表达和把控功能。即一方面证成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成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一种“全新选择”;另一方面发挥指向规范和误区规避的把控功能,规避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建构与传播过程中可能陷入的误区。即要厘清“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避免陷入“否认个性”或“遮蔽共性”的言说误区;突出“对话性”与“共建性”,避免陷入“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误区;灵活“换道”,避免陷入“世界=西方”的对外传播误区。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两极格局终结后至今,以美、欧、日、中、俄五大力量为主体的世界多极格局的框架结构已基本形成;1993年前,各大力量为争取构筑冷战结束后新格局的主导权或主动权,制定和实施了各自不同的战略构想,即美国的“单极世界”战略,欧洲的大“欧洲邦联”与“世界中心”战略,日本的日、美、欧“三极”战略,中国的“多极”战略,俄罗斯(苏联)追随美国以维持其大国地位的战略;1993年后,经过前一时期的较量,美、欧、俄、日相继对各自的战略作了较大调整,唯有中国始终坚持构筑“多极”并为其中“一极”的一贯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