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严侠华 《新高考》2008,(2):47-49
2008年是江苏实施高中新课程标准以来的首次高考,《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是命题的主要依据和制订复习策略的指南。全面、准确地领会和落实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是决胜新高考的关键。那么,新的地理考试说明有哪些变化呢?拟采取哪些复习措施呢?下面重点就此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为正在备战新高考的同学们提出地理复习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尽管往年的《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以及高考试题都可以作为备考的参照,但师生们还是非常关注每一年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出台,因为它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200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在全省几十万师生的翘首期盼下终于亮相了,语文学科的考查与去年相比,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2002,(9):63-63
内容介绍面向2003年的语文高考备考工作已经开始。在3+X模式下语文高考如何进行?2002年《考试说明》出现的新变化该如何应对?在有限时间内怎样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提高应试能力?……为了帮助新一届高三师生解决上述种种问题,明确备考方向和复习重点,制定有效的备考  相似文献   

4.
“3+X”高考改革方案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探讨(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持人语作为一项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3 X”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继1999年广东省率先试行“3 X”考试办法之后,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四省也将于今年运作新的高考模式。这项以科目设置变化为标志的高考改革意义何在?它将给教育领域带来哪些重大影响?请看作为一项教育政策的“3 X”高考改革方案,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研究。其一是科学方面的问题,它从事实的层面研究这一政策的颁布对教育及整个社会已经、正在和将要产生的诸方面影响,它也要研究这一政策本身对教育及社会所带来的各种效应,以说明这一政策的正确与否。其二是…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和自主命题对高考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省于2004年秋进入高中新课改,新课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4年秋季高考已有11个省市加入了自主命题的行列.去年又增加了3个省份。这两大趋势必将给高考带来深远的影响。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我们不禁会问:什么样的语高考才能符合新课改?分省命题会给语高考改革带来什么变化?怎样的中学教学才能既符合课改要求又能适应高考?  相似文献   

6.
现在,语文教师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师最关注的问题是:1999年高考这一“枪”又该怎么“打”?换言之,1999年高考语文试题又有些什么新变化?我们要预测1999年高考试题的变化,就要先把1998年的高考试题与前10年的试题作一番比较分析,描绘出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陈林桥 《物理教师》2009,30(3):66-67,F0003
《高考说明》是对高考的性质、内容、形式等方面作较为详尽的说明,是我们复习迎考必不可少的纲领性文件.事实证明,对《高考说明》把握得越精准,我们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就越强,收效就越大.那么,如何去学习和研究高考说明呢?笔者认为,除了逐条逐点的学习和感悟外,还要从时间维度上采取对比的方法来研究考试说明的一些变化,尤其是跟往年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3+X模式下语文高考如何进行?2002年《考试说明》出现的新变化如何应对?在有限课时内怎样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提高应试能力?这是师生乃至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在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和全国乙卷的语用题中均出现了“人称变化”的题型: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第20题“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22年全国乙卷第18题“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往年高考中也出现过类似的题目,如2017年全国Ⅱ卷第6题“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省在于2004年秋进入高中新课改,新课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4年秋季高考已有十一个省市加入了自主命题的行列,2005年又有3个省份加入高考自主命题行列。这两大趋势必将会给今后的高考带来深远的影响,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我们不禁会问:什么样的语文高考才能符合新课改,分省命题会给语文高考改革带来什么变化?怎样的中学教学才能既符合课改要求又能适应高考?  相似文献   

11.
自新课改以来,江苏省的高考历史命题逐渐走出旧有的模式,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命题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突出了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高三教师如何把握新的高考动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呢?除了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外,认真研读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及近年来的高考试卷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文拟就结合2010年历史考试说明、新课标及2009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对2010年高考作一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2009年高考已尘埃落定,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在思考两个问题:2009年高考化学题有哪些特点?新的一年我们怎样教学生准备复习迎考?2009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了课程目标,试题符合考试手册界定的范围,整份试卷的突出特点是稳定、发展、创新。下面就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一年一度的《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作为一个全国性的选拔性考试,牵动着每个考生家庭的心.《考试说明》作为本年度高考的指导性书籍,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那么《考试说明》中的样卷到底对高考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对教师指导高考复习有无实际意义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试着研读了2013年《考试说明》的样卷和2013年高考真题,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简称《考试说明》)已正式出台。2007年是山东省实施普通高考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也是首次采用“3+X+1”考试模式(“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1”指能力测试)。山东高考文综特别是历史学科考什么?怎么考?我们又如何复习以应对新课程高考?解读《考试说明(文综)》必将有助于广大考生备战2007年高考。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前几年高考来说,今年的高考有哪些新变化和新特点?针对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高三教学与复习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通过探讨今年我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特点,进一步明确新高考方案的要求、新高考命题的特点和新高考改革的趋势,以实现新课程教学与新课程高考的顺利衔接,更好地指导我们抓好高三工作,搞好高考复习。  相似文献   

16.
自1978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以来,至今已十二年了。对十二年来的高考语文命题作一些认真的回顾和思考,探索高考语文命题的演变过程、发展趋势和基本规律,从中找出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寻求改革语文教学的方向、方法和途径,实在是搞好语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一高考命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但稳定不等于固定,连续本身也蕴含着变化.1989年高考语文命题给我们留下的鲜明印象,就是稳中有变,刻意求新。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必须回顾一下过去十一年来全国高考语文命题走过的历程,认真考察其不断演进的轨迹。一、试卷的结构和题型──三个阶段,两次变化  相似文献   

17.
“双减”背景下的新高考正在发生哪些深刻变化?为什么要这样变化?其变化的趋势是什么?我们的教学须作出什么样的调整以迎接变化?结合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从三个维度,梳理变化,分析趋势,研究策略,力求对新高考的变化走势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浙江省将进行首次新课程高考。在新课程条件下文综政治高考将会有何变化?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笔者就这些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化学平衡是高考的必考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难点,也是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部分.化学平衡有什么样的特点?如何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每位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化学平衡有两个基本特点就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含量不再变化,这两点也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时是动态的,它会因为改变了反应物或者生成物的浓度、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压强及反应体系温度而破坏了原有的平衡.而破坏平衡的规律是满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考试大纲》和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编写的《补充说明》已先后公布,用于指导和规范湖北省2010年高考命题工作。了解这两个文件的精神,进一步明确今年湖北省高考的内容与要求,对于高三师生的复习备考是很有必要的。鉴于此,笔者试对这两份高考的纲领性文件,尤其《补充说明》作一解读,从中寻找湖北高考命题新趋势、新变化的线索,并大胆对2010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语用题(适当涉及其他题型)的命题趋势做几点预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