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粤派语文建设是广东语文教育界的一大盛事,值得所有语文教师和研究者为之努力。关于新粤派语文的建设,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和研究:一是为什么要提出新粤派语文,二是应该怎样建设新粤派语文。  相似文献   

2.
12月22日,中华活页文选杂志社、东莞市中语会和语文月刊杂志社在东莞市光明中学召开新粤派语文“学术研讨会”。会议由马新民教研员主持。语文月刊杂志社庄森主编作《新粤派语文创新教学理念》主题发言,中华活页文选杂志社尹涛社长就新粤派语文与阅读的关系作了阐述。东莞中学叶健刚老师和南城中学陈平老师畅谈了对新粤派语文的一些认识,马新民教研员提出了一些建设新粤派语文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3.
3月29日,新粤派语文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在广州铁一中学隆重召开,研讨会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月刊杂志社主办,广州铁一中学、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协办,来自广东各地知名语文特级教师30多人、港澳语文专家逾10人及广州市骨干教师200多人欢聚一堂,探讨新粤派语文建设。  相似文献   

4.
语文流派是语文改革的产物.各个时代都会在语文教育改革中应运而生各种语文流派.树起各式旗帜.彰显语文教育的时代意蕴和色彩。新粤派语文是一个已迅速形成的语文流派.一个正在崛起的新语文流派.有效地推动着粤派语文的新发展.不仅为广东的语文教学流派的形成及发展搭建了平台.而且为广东名师的崛起创造了机遇.成为广东语文课程改革深化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胡滨认为,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言”上,人文性体现在“意”上;“言”在语文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学习文章的语言形式,“意”在语文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学习文章的内容,并由此提出“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新粤派语文的形成需要丰富多彩的教学流派。这些教学流派既能充分体现“粤”味的语文现象,又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方法等方面具有浓厚的“粤”韵。因此,本刊倾力支持创建百花齐放的教学流派的实践活动。本期推荐胡滨的《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及教学课例《拣麦穗》,并同时约请一线语文名师撰写了两篇评剖课例的课例观察《让“言意统一”引领语文教学》及《深情“品”语言,从容“拣”麦穗》,正是这种努力的一种探索,并期冀大家共同关注语文教学流派的建设,推动新粤派语文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粤派语文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它与语文及语文教学有何关系?它能给语文教学特别是广东语文教学带来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在推动新粤派语文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9年,《语文月刊》顺利改版,并倡导建设新粤派语文。为了解广东各地中学教学实际,加强《语文月刊》与中学教学实际的互动,探讨在提高《语文月刊》学术性、前瞻性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刊物的针对性及服务性。《语文月刊》杂志社主编庄森博士多次带领《语文月刊》编辑部老师深入中学,进入课堂,先后就建设新粤派语文、阅读与写作、  相似文献   

8.
《语文月刊》2009年第1期推出一组讨论新粤派语文的文章,阅后振奋并大受鼓舞。陈佳民教授与《语文月刊》的对话,精辟概述了新粤派语文的形成、发展及特点。我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粤教版)第4分册的主编,深感新粤派语文理念的创新与实践对创建广东教育强省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3月29日,新粤派语文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在广州铁一中学召开,研讨会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月刊杂志社主办,广州铁一中学、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协办,来自广东各地知名语文特级教师30多人、港澳语文专家逾10人及广州市骨干教师200多人相聚一堂,探讨新粤派语文。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田慧生博士、广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黄向群、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柯汉琳教授、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黄宪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严重现象。时过30多年,语文教学除了孕育出一小批特级与一大批钦定的“名师”外,整体情况依然严重,可谓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情感型课文”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暨全国小学语文实力派名师精彩课堂教学片断赏析会已于11月4日至7日在杭州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小学语文老师和教研员有幸享受了一顿非常丰盛的语文教研精神大餐。本次会议邀请了周一贯、王燕骅、汪潮、吴忠豪等8位有影响的小语专家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于永正、贾志敏、靳家彦、支玉恒、王崧舟、孙双金、窦桂梅等20多位著名特级名师作了生动多样的成功示范课,还有10多位全国中青年教师阅读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展示了各自的精品课,本刊主编裴海安也应邀在会上…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中华书局《中华活页文选和华南师范大学《语文月刊》联合发起,2009年1月正式启动创建“中华阅读与写作·语文名校”活动。此举旨在通过开展中学语文阅读(自主探究阅读)与写作教学实验,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培养中学生语文素养,推动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新粤派语文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新课标(粤教版)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有5个模块,每个模块的第一个单元就是主题单元。它们分别是“认识自我”“、体验情感”“、感悟自然”“、关注社会”“、走进经济”。广州市教研室科长谭健文老师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广州市实验区高中一年级语文教学回答(一)》中说“粤教版教科书中设计有两类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按语:教真语文,走生活化之路,特级教师董旭午20年只做一件事,痴心无悔、荣辱偕忘、默默坚守和耕耘,践行着他的生活化语文教育理想。20年来,他写了大量的生活化语文教育随笔。2014年,本刊开辟专栏“名师笔谈”,每期分享一则董老师的生活化语文教育笔谈。  相似文献   

15.
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是我国语文界规模最盛大的赛事,在全国语文教育界产生了深记得而广泛的影响,推出了一大批教学名师和众多的教学骨干,使很多青年老师从中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16.
语文流派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产物。任何学术学派都有形成、发展、逐步成熟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热心参与.共同推动其发展. 新粤派语文作为一种新的语文流派的出现是语文新课改的重要成就.主要成果之一是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持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粤教版)的出版。粤教版《语文》不仅实践了新课改的理念,而且促进了广东语文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具有广东特色的语文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应该怎么上,还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一直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探讨和努力的话题。一位名师说过:“语文教学要回归本色.即追求平实、平常、真实的语文课堂,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也就是说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来。著名教师王菘舟老师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相似文献   

18.
《语文世界(高中版)》2009,(9):F0002-F0002
程少堂 湖北武汉市人,华南师大硕士生导师,语文味嫩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粤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由于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和取得突出业绩”,  相似文献   

19.
石景章老师在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孜孜以求,颇有建树。由其指导的课参加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五届中有三届获一等奖;已有多部专著出版,发表论文已有100余篇。石老师挚爱语文教学,挚爱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倾其心力,无怨无悔,矢志不移,其影响遍及深圳乃至全国,是一位资深的德高望重的语文名师。为了使广大读者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石老师的教学研究情况,本刊特开辟“名师谈教学”栏目。  相似文献   

20.
名师随想     
卞芳 《语文新圃》2010,(7):48-48
《语文新圃》编辑:不久前,听说,某市教育局又要在全市评选100名“名师”.说“前两批各100名名师的称号不摘除,接下来的100名是重新评,希望男不超过50周岁、女不超过45周岁的老师,积极申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