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关于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很多学生都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鸿沟,望而生畏,以至做题时迷迷糊糊地跟着感觉走,很遗憾地丢掉了应该得到的分数。  相似文献   

2.
综观2013年高考18套试卷,诗词鉴赏依然是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即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考生得分情况来看,得分率依然很低。究其原因,固然是由于一部分考生基础薄弱,不明诗歌内容;更由于相当一部分考生依然没能掌握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不能有效利用卷面信息.导致答非所问。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充分利用卷面的有效信息,帮助我们准确解答诗歌鉴赏题呢?  相似文献   

3.
诗歌鉴赏进入高考已多年,一直以来鉴赏题的得分率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题材广阔,体裁众多,诗歌的鉴赏点多,题型也多。不同的题材,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模式,在高考那特定的氛围中,考生常因紧张而不知道根据不同题型的特点采用对应的答题模式解答。如果我们能创设一种通用的方法去解答各类鉴赏题,得分一定会改观。我研究了历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参考答案”,发现不论何种题型的鉴赏题大多可以从两个角度分三个层次进行解答,我根据这个特点提炼了诗歌鉴赏题解答的通用模式——“两角三分”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得分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是从2002年高考起,诗词鉴赏题型由以往的客观题变为主观题,加大了对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这类题重点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教会考生鉴赏古诗词,领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并做出评价,成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古诗词鉴赏向来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作品,不同的人由于阅历不同、感受能力有差异,可能会有不完全一致的理解,因而也给诗词鉴赏备考增添难度;  相似文献   

5.
正诗歌鉴赏题是近年来高考语文科目必考的题型。虽然该题型考查能级并非最高,但许多学生因读不懂该题所选考查材料——古代诗词而严重失分。鉴于此,如何读懂诗歌鉴赏题所选古代诗词,应成为高考复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略陈己见。一、关注诗词语言特点,理清语句逻辑关系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考查材料多为唐诗宋词。要读懂这些诗词,必先理解诗词表意。但是,古代诗词表意  相似文献   

6.
在高考语文题中常常会出现古代诗词鉴赏题,该题考查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然而许多学生由于对诗词的鉴赏缺乏一定的技巧,因此在解题时往往浮于表层,而不能深得诗词鉴赏的精髓。阅读诗歌首先要认真地吟咏、细细地品味、才能有效地  相似文献   

7.
诗歌鉴赏题可以说是高考试卷中一道选拔精英的试题.命题者借助它来综合考查考生的文学修养、鉴赏分析能力和思维品质。但我们发现,诗歌鉴赏题的6分,不少同学会损失过半,甚至“全军覆没”。究其原因主要有下列情形:遇题后因其“长”“僻”以为难而自乱方寸,结果答案不知所云;因其“短”“俗”以为易而放松警惕,  相似文献   

8.
对于古代诗歌的鉴赏,现在的考试大体上还是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的考查中,学生的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面对以上问题,如要取得好的改善,可从两方面训练:一广泛积累,二研究鉴赏技巧,即"积累+技巧"的策略。就古代诗歌鉴赏技巧,笔者主要总结了以下三方面:诗歌形象鉴赏;思想内容以及主旨评价;语言风格和表现技巧。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的全国语文高考中,诗词鉴赏简答题得分普遍都不高,但仅仅从教学理论或教学方法的改变都不足以改变现状。本文通过深究诗词鉴赏简答题得分低的原因,并且以2021年新高考Ⅰ卷诗词鉴赏题的简答题为例,试图寻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即在诗词教学中变换诗歌鉴赏题的提问方式加以探索,寻找把握解答诗词鉴赏简答题关键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考语文越来越多地注重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考查。诗歌鉴赏题尤其能考查一个高中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因而诗歌鉴赏题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然而许多年来,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得分明显偏低。本文列举学生在鉴赏中出现的常见误区,提出对策,供考生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古诗词鉴赏教学,《考试说明》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很多学生都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鸿沟,望而生畏,以至做题时迷迷糊糊地跟着感觉  相似文献   

12.
古代诗歌鉴赏题是高考的必考题,这类题区分度大,不容易得分,因此受到高三教师的重视。但在实际复习中,学生普遍感到答案变化多端,让人捉摸不透,复习没有信心,复习完感觉没有收获,到高考时还是“跟着感觉走”,往往得分不高,以安徽卷第8题为例,近三年全省考生平均分始终保持在1.8左右(满分4分)。古诗鉴赏题难道只能听天由命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相应的复习对策?本文试以古诗鉴赏题中常考的语言鉴赏题的指导为例,谈谈古诗鉴赏复习的有效性。一、分析“答案是什么”,找出复习教学的出路 近年来,古诗鉴赏题常受人诟病,设问方式不断涌现出“新花样”,答案也常给人“随心所欲”之感。但对常考题的题目和答案作分析,明确其考核目标,还是能够寻找到古诗鉴赏复习教学的出路的。1.设题方式及答案的不稳定性 对考生诗歌语言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的考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赏析字词表达效果,二是赏析诗句表达效果,即“炼字”和“炼句”。  相似文献   

13.
古诗鉴赏简答题历来是高考失分严重的难点,各省市皆然。以江西抽样调查为例,第14题对诗歌的主旨理解和表述技巧理解考查,6分题考生平均得分为2.54,难度值0.42,是全卷得分仅高于散文鉴赏题的难题。也就是说,诗歌、散文鉴赏题,是全卷失分最严重的题目。  相似文献   

14.
自2002年开始,"古诗阅读鉴赏"在语文高考中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第二卷,虽然《考试说明》把诗词鉴赏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上,但在实际考查中,该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这一现状一方面是由于考生对提问不知从何角度进行鉴赏,缺乏鉴赏诗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至于无法用语言进行表达;另一方面则是考生根本就看不懂诗歌,不知所云,答非所问,甚至完全曲解  相似文献   

15.
刘海琴 《考试周刊》2012,(89):11-12
诗歌被称为文学的极品,即“文学之上乘”。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跳跃、以少蕴多,意境深奥,形象不确定,使师生们普遍感到棘手。可以说,在平时的诗歌鉴赏中,学生们做了大量的练习,老师们讲授了很多的方法技巧,但在具体的考试当中学生还是没感觉。每年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都很低.2008年竟然均分2.2分。为什么我们付出那么多却收效甚微呢?尽管各种教材、资料对诗歌鉴赏方法归纳得很系统,但或过于理性,或过于详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老师们都会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整理,我看过学生整理的笔记,不可谓不全,不可谓不认真,可是都是无用功。下面我就谈谈高三学生做好诗歌鉴赏题的方法。一、做好平时练习中诗歌鉴赏题的收集进入高三后,学生们要做很多的练习,我要求他们做好错题集,就是把每次练习出现的诗歌鉴赏题中比较好的摘抄或粘贴单独的本子上,在旁边注上诗歌类别、题目类型和答题思路。比如练习中出现这样的题:  相似文献   

16.
诗歌鉴赏是语文高考必考题型之一,却一直是学生的得分难点,一是因为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已是学生的难点,二是因为诗歌鉴赏题目本身又有特殊的鉴赏要求和答题规范,所以得分率较低.但是新课改后,高考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更加重视,并未因此题历年得分较低而降低门槛,反而此题的分值由原来的8分增加到了11分.笔者结合自己的高三教学实践,以课本为主要载体,对高考诗歌鉴赏的复习策略进行了一些研究和调整.  相似文献   

17.
古代诗歌鉴赏题是一种主观性特别强的题型,从第一次出现(2002年)到今天,就充满了关注和争议.究其原因一是诗歌语言的文言形式让学生有阅读的障碍,二是诗歌的“诗无达诂”特征让所鉴赏内容充满开放性.近两年江苏卷(总分10分)得分仅为3.3分(2012年)和2.5分(2013年),得分之痛,可见一斑.而其表达技巧这一考点更是难点中的难点.在近年高考中,古诗鉴赏技巧题有“三多”特征——赋分多(4分左右),命题多(10个以上),失分多(得分率仅有百分之二十左右).下面我们就以江苏南通三模考题为例来探寻古诗表达技巧类题型的解题技法.  相似文献   

18.
王志强 《学语文》2014,(1):40-41
诗歌鉴赏题是近年来高考语文科目必考的题型。虽然该题型考查能级并非最高。但许多学生因读不懂该题所选考查材料——古代诗词而严重失分。鉴于此,如何读懂诗歌鉴赏题所选古代诗词,应成为高考复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19.
在近年的古诗词鉴赏阅读中.出现了一种备受命题人青睐的命题形式,那就是对诗歌进行二次鉴赏与评论。什么是二次鉴赏与评论呢?这指的是在诗词阅读中,题目涉及了前人关于这首诗歌的评述,要求考生对前人所评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题不但能考查学生对该诗词的理解。而且能考查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下结合试题谈谈如何解答这一种题型。  相似文献   

20.
鉴赏诗词是高考必考内容,从2016年开始,福建高考将使用全国I卷,诗歌鉴赏分数由6分变为11分,考试分量及比重得到进一步加强.不过考查内容仍没变,主要考查鉴赏诗词的内容和技法.备考鉴赏诗词时,要引导学生懂得鉴赏诗词的方法,只有这样,鉴赏诗词之门才会为学生所开,才会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