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记载一姓世系和人物的谱籍,称为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中国家谱,由来已久。殷商之甲骨、金文已有家谱刻辞。战国末流传的《世本》是家谱的开山之一作。  相似文献   

2.
郑闰同志《沈光文与晚明浙东易学》一文称《栎社沈氏宗谱》记述了沈光文与沈一贯的世裔关系,这是与事实严重相违的。其所列一贯→泰泳→延履→光文之世系,也似缺乏根据。沈光文、沈一贯与栎社沈氏同宗,至于沈光文是否栎社人,其祖辈世系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3.
家谱,又名家乘,族谱、宗谱,是旧时记载一姓世系如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即为一家一族之历史.它始于汉代,至魏晋南北朝已大为流行,隋唐后发展尤甚.家谱可为编纂地方志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资料,如关于社会、民族、人口迁移、姓氏演变、宗族递传等等.有的地方志书,还把家谱作为专节专目来撰写(如正在编纂的《零陵地区志 ·社会志》的篇目就是如此安排的).社  相似文献   

4.
杭州图书馆收藏的《柔桥王氏宗谱》等未刊稿本,出于晚清黄岩著名学者王棻之手,因其博览群书、讲明谱学而自成体例,故与民间一般意义的家谱不同。尤其可贵的是,他在对本族旧谱的始祖等世系人物的认定上,不但未沿袭陈说,而是提出一系列的质疑并在另纂新谱中分别加以考证与辨误。这不仅为历史上宗谱纂修活动所鲜见,也为今天如何认识家谱中的世系人物,提供了辨别真伪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族谱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和儒家文化的精髓。作为族谱文化主要载体的族谱(或曰宗谱、家谱),它所独有的价值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湖南东安《雷氏通谱》前后四修,记事历时三百多年,内容涉及谱序、列传、文学传、礼仪、家训、族禁、族约、世系繁衍等诸多方面,具有较高的史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学等研究价值,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6.
中原大族迁居徽州以后,各宗族为了纪世系,叙昭穆,辩亲疏,明确后裔辈份及其尊卑嫡庶等级,普遍撰修宗谱。类型有郡谱,徽州六县范围内所有大族合编一谱,如《新安名族志》;县谱,以一县为范围,合编各大族谱,如《休宁名族志》;合族之族,凡属一姓,共同编谱,如《新安武口王氏世系谱》;分支主谱,某族某支的单独宗谱,  相似文献   

7.
中原大族迁居徽州以后,各宗族为了纪世系,叙昭穆,辩亲疏,明确后裔辈份及其尊卑嫡庶等级,普遍撰修宗谱。类型有郡谱,徽州六县范围内所有大族合编一谱,如《新安名族志》;县谱,以一县为范围,合编各大族谱,如《休宁名族志》;合族之族,凡属一姓,共同编谱,如《新安武口王氏世系谱》;分支主谱,某族某支的单独宗谱,  相似文献   

8.
家谱是记述血缘集团世系的载体。家谱正式诞生于周代,汉代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修谱,西汉私人家谱首推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中所载家谱。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叙录了司马氏家族迁徙、姓氏源流、家族世系、先祖名字、职官、事迹等。这些对于从事历史和家谱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自司马迁自序其家谱后,汉代文人纷纷仿效,扬雄和班固也自序其家谱见于《汉书》,体例都仿《太史公自序》。随着宗族势力的复苏,私人家谱迅速发展起来,并出现了专门独立的家谱。  相似文献   

9.
钱大昕的《疑年录》共四卷,共著录了自汉代至清代儒林人物生卒及享年三百六十二人。近代学者余嘉锡在研究《世说新语》时,由于此作系未定之书,人物生卒享年有误者甚多,遂考订前两卷,于后二卷阕如。学者冯先恕《疑年录释疑》又对后两卷进行考订,亦多有缺误。鉴于此,对钱氏和《明史》《清史稿》皆有错误的九人,重新考订生卒享年,以正史误。  相似文献   

10.
为纠正明初宋濂《孔子生卒岁月辨》一文中的错误,黄宗羲曾考证了孔子生卒年月。宋濂相信《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中的说法,以为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巳酉十月庚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壬戌四月乙丑。黄宗羲认为这是错误的,他说:“然以某考之,则不能无疑者。”并指出: “《左氏》哀公十有六年夏四月乙丑卒,此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宋南渡词人候寘的籍贯,自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录为东武(今山东诸城)后,近千年来人们皆认同此说。而张栻《题西汉蒙求》一文的相关记载却显示侯寘的籍贯为东平(今属山东)。东武、东平在宋代以前(包括宋)其行政区划从未相叠过,侯寘不可能既是东武人又是东平人。陈振孙虽为南宋人,但与候寘的具体生活年代相距较远,并非同时人;张栻不但与候寘为同时人,而且还是多有交往的好友;陈氏《直斋书录解题》虽为目录学方面的巨著,但也存在着失考、错讹等现象。所以,目前在没有发现其它材料的情况下,张栻的记载当更为可信,即侯寘为东平人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2.
1931年夏,沈从文一个从四围是山的小乡城来到三面环海的青岛的"乡下人",在国立青岛(山东)大学执教到1933年夏。在青岛"看了三年海"的沈从文,其小说创作步入高峰期,与相恋多年的女友张兆和确定终身,赴济南为挚友徐志摩送葬,撰文悼念已故的胡也频,声援被捕的丁玲,并与巴金、卞之琳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也"伤害了一些人的尊严",导致此后与几个友人失和、交恶。青岛时期的沈从文抽象而又现实,青岛影响了他一生的长远感情,及至根本思想。  相似文献   

13.
从许慎写作《说文》的全过程及许冲的上疏以及与贾逵,尹珍,高彪等的关系等诸方面,考证许慎的生卒年代,应该是生于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卒于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冬。  相似文献   

14.
从<广右战功录>和<明史·沈希仪传>的主观存世目的、叙事线索以及部分文字描写诸方面看,后者确实采用了前者.但对两书的文学特点的密和精、行文中记述事件发生时间的模糊和精确以及两丈断限的不同诸方面的考察,<广右战功录>亦不是<明史·沈希仪传>唯一材料来源,唐顺之<都督沈紫江生墓碑>也是其重要来源之一.而<广右战功录>也有独立于<明史·沈希仪传>之外的学术价值,这主要表现在学以经世的价值取向.于明代皇朝史上的地位和于唐顺之学术演变上的意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唐诗人李绅的家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新、旧《唐书》本传皆云为山东旧族,即赵郡李氏南祖之后,此实李绅曾祖李敬玄之篡改.李绅家世,据《宰相世系表》等只能追述至九世祖,往前则只笼统云南祖之后,此为李敬玄利用合谱的形式嫁接其上,为掩人耳目采用模糊的叙述方式.而李敬玄被封赵国公则是其山东旧族身份被确认的标志.之后,李绅继承遗风,再至宰相,封赵郡公,其山东望族身份终为史家所确认.  相似文献   

16.
在《沈从文与张兆和》中,刘洪涛先生认为,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婚恋,对沈从文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总是正面的,他把沈从文几乎所有的创作成就都归结于张兆和的影响。我个人认为,他的观点有偏颇,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体貌特征和亲族关系、沈从文创作所受到的女性的影响,以及理性与情感这三个方面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汉末三国时代名将张飞,屡有传言称其文武双全,书画诗文皆通,甚至其相貌亦属俊秀而非粗犷。上述主张纯属无根之木,于史难稽,相关资料皆伪造于明中晚期以后。“张飞能文说”始作俑者即人称“有明博学第一”之杨慎,初仅欲为猛将添博雅气象。讵料后人持续加油添醋,张飞一变而“工书能画”,再变而“大学问者”,今日更在网络速食文化下被变造成“通诗文之美男子”。凡此皆层累造成,偏离史料所载之张飞形象。  相似文献   

18.
《理智与情感》和《啼笑因缘》分别是英国作家简·奥斯丁和中国作家张恨水的现实主义代表作,《理智与情感》中的玛丽安与《啼笑因缘》中的沈凤喜是反映时代面貌的典型文学形象。两部小说分别以玛丽安和沈凤喜的爱情经历为主线反映社会现状,虽然她们的爱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结局却迥然不同:玛丽安收获了美满的婚姻;沈凤喜却因折磨而疯,痛苦死去。两位女主人公的命运与所处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六朝小说有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大类,但在《隋志》中,志怪小说见录于史部,志人小说见录于子部,这表明二者的文体不尽相同。以《搜神记》和《世说新语》为例,《搜神记》具有史书性质,却夹杂着不少虚构的成分;《世说新语》是小说文本,却又与历史纠缠在一起。处在史学与文学的边缘,是《搜神记》和《世说新语》共同的文体特征,但二者在结构篇幅、情节安排、语言风格等方面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20.
李绅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政治活动家。文章从李绅研究文献、李绅的出生与故里、李绅与"牛李党争"及政治态度、李绅诗歌的特色和成就等方面介绍了李绅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