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巴与秋千     
此文主旨“幸福就在身边”有一个独特的载体——泥巴化妆。“泥巴化妆”时起冲突,很有现实意义:善于感受幸福。最后自然段中的“像是秋风里树梢上摇摇欲坠的黄叶”,破坏了文章立意——功败垂成。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在“县一中”上学的学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只要进了这里。就像进入了一条从高考到大学的流水线——  相似文献   

3.
记事触及矛盾,一是“我”同妈妈的矛盾,二是“我”同司机的矛盾。此文还需要升格:将目前写的主体事件作为“果”,再追加“因”——出租车司机“为什么如此做”的故事,将文意提升一个层面:凸显“关爱他人从身边做起”的主旨。现在的标题太泛,宜更改为加双引号的“对不起”。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管教,受教育是被动的,孩子在父母身边最开心,爱怎么淘气就怎么淘气,一般总是父母的主张,说“这孩子该上学了”。孩子第一天上学,穿了新衣新鞋,拿了新书包,欣欣喜喜地“上学了!”但是上学回来,多半就不想再去受管教,除非老师哄得好。  相似文献   

5.
刘雨昕 《新读写》2012,(2):54-55
幸福是猫咪的尾巴,虽然猫儿永远抓不住,但只要向前走,幸福自然就跟着走了。——题记 幸福很简单,简单得在它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根本无从察觉。在寻找幸福的大军里,我们缺少的是标榜“真正幸福含义”的旗帜。幸福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到了,便是拥有。珍惜全部的拥有,就是最幸福的人。时时在想,幸福离我有多远?却被自己一个一个的理由给推翻,原来,幸福一直就在我身边。很小很小的时候,有亲人温暖的怀抱,有可亲可爱的伙伴陪着自由地玩耍,一起唱着的歌声如鸟儿的欢叫声回荡在大自然赐予的每一个角落,那个时候,幸福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可我还要说,幸福的家庭也有各自的不同——“幸福的家庭”就妙在同与不同之间。  相似文献   

7.
爱的乐章     
今天我的心情格外激动。半夜就醒了,忙着起来收拾东西。爸爸说:“惠,早着呢,别忙!”能不忙吗?今天是我幸福的日子,是打开我梦想之门的日子——我要到唐山英才学校上学了。董事长刘建凯叔叔今天特意来接我。  相似文献   

8.
呼唤理性     
升格后作文还可以再升格,在对韩信作议论时,应从“国家利益”的高度来褒其“含羞忍辱”;同前半部分从“国家利益”高度来针砭项羽的“不过江东”——主旨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9.
痛苦的幸福     
正母亲病了,症候很严重。习惯了匆忙与淡漠,终日浮沉在无期无了的应酬和激进中的我却异然感到一种幸福,心,格外沉静——终于有时间陪陪娘了,我甚至觉得这是上天予我的不可多得的馈赠。四十九年了,自从学会了走路,我就有意无意在离开母亲(说是离开,还夹杂着许多无知的逃离与挣脱),然后上学,再上学,以致离母亲越来越远,几十年过去,当再度回到母亲身边时,我已经是一个人世间概莫能  相似文献   

10.
王春玲 《家长》2010,(7):41-41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没有蛋糕,没有精美的礼物,儿子对着简单的西红柿鸡蛋面为我祝福生日,我突然发现自己一直苦苦追寻的幸福原来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11.
小小的一口猪,小小的一头羊,好朋友聚在一块,说说那心里话。“这朵花给你戴!”“这果子请你尝!”——原来今天真快乐,原来今天不寻常。小猪小羊同天过生日,他们要把这快乐,送给伙伴来分享,幸福多欢畅!啦啦啦啦啦,请把快乐来分享,啦啦啦啦啦,幸福多欢畅!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一个大词,是一个边缘模糊,没边设沿儿的词,是一提起来就会令人唏嘘感叹,而又无法用或实或虚的容器精确度量的一个词,说起来,这多多少少有点让人犯难。是呵,幸福是什么样子的呢?什么样的形状?什么样的色彩?什么样的声音?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给它以定义,没有一个模具能够给它以直观的造型。但是,幸福也是细小的,幸福也是有形状、色彩、声音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事物里面。不信,你试着找一找,幸福就在它们中间——阳光、大海、稻田、花葵、草地、远山、鸟鸣、笑脸、露珠儿、林阴道、幼儿园、广场、郊外、山水间……下面的一组美文,都是从《作文与考试》里面选取的,你不妨进来走一走,与他们一起,分享一下属于他们的幸福,但愿,这幽雅的芳菲、流动的画廊,也会使你得到片刻的幸福的感觉,这样,我才会心安。——主持人:宋晓杰  相似文献   

13.
求佛     
此文欲擒故纵。老和尚说“这里面有两粒种子,你拿去种,等它长出了,我再考虑你的要求”,此语的奥妙不止是“两粒种子”,更有“再考虑你的要求”——育人者应有大智慧:对受教育者循循善诱,使其心怀目标。文中的“一棵小白菜苗”应改为“两棵小白菜苗”,否则同文章主旨不契合——写作时谨防顾首不顾尾。此文的主旨多元,荐评者所云也很有道理——一篇文章能写出多元主旨,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4.
曾几何时,我渴望幸福。看着远方那颗启明星,盼望着幸福能飞到我身边。——题记小时候的玩伴曾经对我说:“幸福有翅膀,还会飞!”当时不太懂,只知道对着那颗最亮的启明星许愿。就这样一直渴望着,现在  相似文献   

15.
魂归家园     
此文有很好的“变换题旨”基础——从以写“火红的小鸟”为主,改变为以写“金发碧眼的女人”为主。主旨从“热爱家园”变为“热爱自由”。变旨后的作文标题改为“笼子”——突出文末“女人在我身边啜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幸福的味道     
策划者语 幸福其实很简单,它真实而平凡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用心来体味,正如忘记留下地址的雨诗儿同学所话:“只要你认为你是幸福的,那你就可以尝到幸福飘来的味道。”  相似文献   

17.
孙蔬 《考试周刊》2013,(99):183-184
幸福感的缺失是当今社会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作者构思了一次班会课。首先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感受到他们对上学的渴望,强烈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多么幸福;其次教导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如何在身边寻找幸福;最后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幸福。  相似文献   

18.
幸福,它真的就在身边!但过去我不相信。我曾经慨叹:我没有遗忘幸福,可幸福却遗忘了我。我曾经抱怨:上帝太不公平,幸福女神总是忘了履行她的职责。为了找到幸福,我甚至“走遍了千山万水”,直到无意间,我才发现,原来幸福果真就在我身边。  相似文献   

19.
豆腐西施     
此文将“微不足道”的材料整合出“心灵美”的主旨。所写的三个同“钱相关的材料,缺一不可:“拾起硬币”——重视劳动所得;“‘陪(?)豆腐”——得理让人,献出劳动成果;“送还一元钱”——不取非劳动所得。将“心灵美”定位于“尊重劳动”——主旨鲜明而又集中。  相似文献   

20.
离而不弃     
这两篇相互变格文章为将课堂习作变为应试满分作文提供了可操作的经验——依据高考话题主旨对课堂习作材料的属性作新的选择。例如:“树”的材料,变格一作文因其主旨是“回归”,凸显其“静静站立”;变格二作文因其主旨是“行走”,凸显其“把那枝叶伸向了天空,伸出了墙外”。又例如:对“生活在何处”的回答,变格一答曰“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变格二答曰“在我们的脚下,山那边的灯光微笑着召唤我们走过去”。两位作者能这样做——用新话题主旨去给课堂习作中的材料属性重新定位——思维品质具有变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