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郭丽静 《视听》2016,(12):47-48
"现代性"是18世纪西方社会启蒙运动的产物。中国文化中"现代性"的起点则是晚清时期。至建国初期,革命话语取代了现代性话语,许多革命电影中依然隐含着现代性的元素,这种现代性元素既是对晚清至五四以来"新民"思想、"个性解放"等现代性追求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包含着对五四现代性的否定和超越。本文通过对农村电影《李双双》中李双双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来探究建国初期电影中的现代性元素。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性"视角看"图书馆精神"的迷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性"视角看"图书馆精神"的迷失与重建,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很好的现实意义.从4个部分对图书馆的"现代性"问题导致的"现代性"危机做深入的分析,即:哲学界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使图书馆学研究得到有益的启发;图书馆"现代性"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寻求和落实深刻性;新时期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突显"现代性"危机;图书馆"现代性"危机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视传媒的三种现代性话语及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广泛流行的各种现代性话语,都同传媒密切相关.从"五四"启蒙时期现代性话语伸张的"科学"、"民主"、"自由"以及反帝反封建,到马克思主义倡导的阶级、民族、"平等"、"解放"话语,再到六七十年代的"四个现代化"话语以及90年代以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现代性话语……这种种"现代性话语"构成百年中国求索现代化(现代性)道路的斑驳背影.在中国当前的电视传媒语境中,大致存在三种不同的"现代性话语":作为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以"现代化的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性话语;以追求文化认同、建构民族身份为代表的"民族主义"的现代性话语;90年代以后以市场化为其主要内容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又成为合法化的、主导的世俗现代性话语.无疑,正是这三种现代性话语支配或操纵着中国整个传媒的走向.本文主要探讨这些多元的现代性话语实践是如何建构电视传媒的;再次探讨它们与更为宏阔的历史与社会过程的联系,因为电视无法脱离这些过程.  相似文献   

4.
由于新文化运动中被启蒙者的"缺席"问题,导致"五四"启蒙主义文学的"平民主义"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正是由于"五四"启蒙主义文学叙事的多元性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观念、现代性的情感体验、现代性的思维和想象方式、现代性的艺术形式、现代性的语言系统的具体体现,才成就了"五四"时期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作为舶来品,其涵义在国外汗牛充栋的著作中被反复言说,形成一股强大的"现代性"潮流,进入不同国界知识分子的视野.自从这个概念被中国化后,学界不乏争论,但尚未出现堪称经典的著作.商务印书馆近期推出了南京大学周宪教授的<审美现代性批判>,对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现代性"进行了富有创建性的批评,引发了美学及文化研究领域对此概念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宏观社会历史视角考察"非典"十年以来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和变革,提出风险社会和重建现代性构成了公关事业演进的语境,而互联网时代的对话主义则主导了公关范式。"非典"昭示了现代性危机和风险社会的到来,致力于沟通、共识和信任的公共关系特别是危机管理在随后十年获得较大发展。克服现代性危机的出路在于"对话以重建现代性",尤其是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在这一背景下,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从支配式宣传到平等对话,在对话中化解风险、维系利益认同、再造意义共同体,成为"非典"至今公关发展的主线和路径。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学与现代性问题关联的方式取决于对图书馆学自身的理解.将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知识交流"而不是作为机构的图书馆,会使这一关联更具建设意义.这样,就可以不再局限于图书馆来谈现代性问题,而是将"知识交流"这一图书馆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到整个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中去.  相似文献   

8.
白《中国当代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发表以来,汪晖对"中国现代性"的反思就一直是知识界关注的核心议题。然而,这一反思的意义,迄今仍停留在其对"市场主义"、"全球化"的挑战而引起的论争的影响上(一位先生形象地称之为"地震"),其所为此进行的更为恢宏的学术研究,特别是他重塑新的"现代"史观的抱负,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追溯那已热闹近30年的关于中国现代性的话语,我们会发现,尽管随着社会语境以及全球理论话语与框架的变化,其方向不断发生转移——从上世纪80年代对启蒙现代性的呼唤,到90年对"中华性"的强调,再到以后解构主义角度质疑一元化的现代性模式,提出现代性替代方案,再到从中国模式中推衍出普遍性的尝试.然而,争论的焦点似乎始终围绕中/西方、特殊性/普遍性打转.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化话语视角,本文对影片《花木兰》(MuLan)进行话语分析,从叙事策略和人物设定角度,指出《花木兰》在构建传播话语体系中,内容上忽视了"文化性",将西方文化拼凑式地"挪用"到东方语境之中,导致了全球市场的"文化"遇冷的宣传结果。提出探究跨文化语境背景下,影片需要守住"文化"主基调,平衡好现代性和传统性、东方和西方、文化认同和现代性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空间将器物与观众型塑为被动观看的"物"与主动观看的"人"。现代性社会赋予了博物馆公共性与文化性的属性,而博物馆空间中的器物则被表征为满足观众文化需求与感官体验的物品,观众亦成为了器物表征的建构者。在博物馆现代性的影响下,观众通过自身的观看方式改变着器物的表征方式,并改变着博物馆、器物与观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博物馆人类学视域中的观众,是生活于现代性社会中的群体与个体,是博物馆发展与现代性社会发展契合过程中的观众。博物馆在型塑器物表征的同时,亦在将观众型塑为器物表征的建构者。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的一方面是追求技术、进步、繁荣。互联网这一新媒体技术构建的"社会场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但另一方面,吉登斯提出的现代性的三种动力机制也同样说明新媒体技术存在的自反性——自我认同的危机及亲密关系的崩离。通过对"社会场景"的分析可以得出,新媒体提供了重构自我认同与亲密关系的路径,即"积极对话"和"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13.
拉萨是全球著名宗教城市之一,集"传统与现代"、"开发与保护"、"民族与国家"等现代性命题于一体。本文以《西藏日报》、《西藏商报》两家媒体对拉萨城市交通、住房、休闲生活城市空间的报道为例,发现拉萨媒体建构起了民族与国家、传统与现代相和谐的政治和文化图景。本文认为,拉萨媒体需要肩负的责任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形成,以及让城市中不同信仰、不同利益群体在现代性的维度下走得更加良性。  相似文献   

14.
"天山网"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可以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网站,2003年其中文网页进行了首次整体改版,下设新闻、政务、区情、旅游、经济等频道十四个.本文主要研究"天山网"中文网页下的文化频道,通过取样分析相关报道,探讨其文化频道是否对于促进新疆文化现代性具有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有影响,并通过上述分析发现文化频道对促进新疆文化现代性上尚存在的不足,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进程在当下中国不仅是作为一个讨论对象出现,它同时也被曲折地作为一种涵盖范围广泛的社会目标来追求。由于中国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地理环境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现代性呈现的是一种"混合"面貌。而在此间,传媒既与之纠葛在一起,又称为一种隐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现代性角度出发,运用定量的内容分析和定性的文本分析方法,探讨《华西都市报》是如何通过西博会来建构"西部形象"的。研究发现,14年的报道中,呈现出两个阶段性特征:2008年之前主要是从经济的物化层面来构建西部现代性,而2008年后呈现多样化的现代性叙事。但《华西都市报》所呈现的实际是现代化的东西,是一种未完成的现代性图景。  相似文献   

17.
生命个体的被动游移和内心对稳定的渴求呈现为现代性内部嵌藏的固有悖论。而怀旧行为的本质是调取过去的生命片段来纾解此刻生命遭逢的情感困顿,以此缝合情感裂隙,获得情感的救赎。作为当下国产电影的重要类型,青春电影呈现出明显的怀旧趋向,青春生命"未成熟"和"成长"的本质决定了其遭受现代性悖论时必然走向深切的社会剖析和文化反思。但是,当我们以现代性本质问诊当下国产青春电影之时,却发现国产青春电影以"怀旧"为策略篡改了青春生命和青春故事的本质,呈现为一种断裂式的沉溺"怀旧"的话语悖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媒介现代: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对话》一书的分析基础之上,围绕着媒介与现代性这两个关键词展开理论梳理,从而激发对现代性概念与媒介研究之间的关系思考。基于此,文章将传播学话语中的现代性谱系分为三个理论领域:现代性意义的流动性、传统与现代、创新性的现代性描述。  相似文献   

19.
正四、现代性、博物馆和旧秩序埃利亚斯社会学一个显著特点是他坚持现代性的元素源于宫廷社会。他的观点不是关于传统遗存及其对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或"传统创造发明"产生有害影响的陈旧主题,而是采用西方长时段理性化观点的论证。他的论题是现代资产阶级理性元素及其物质文化与宫廷理性的紧密联系。例如,他强调,像莱布茨  相似文献   

20.
陈友良 《新闻界》2020,(4):76-84
基于新发现的袁昌英《公意之源》,并与陶孟和的书评比较,考察李普曼《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话语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的问题。《舆论》推动了近代西方"public opinion"从哲学论述转向现代性的知识和概念,但其核心概念仍融合了"公共意志"与"公众意见"两方面涵义,作为现代性话语尚具有两歧性。这个特征为五四时期的中国学者提供了"舆论"与"公意"的两条阐释路径。陶孟和用书评形式引介《舆论》,关注其在政治心理学上的创新意义;袁昌英则以近似于政论文的形式,评述李普曼的新舆论观、大众媒介观和政治传播观,实已触及现代传播学的范畴。陶、袁都被李普曼的民主理论修正观点所吸引,对于著名的"李普曼-杜威之辩",也有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不同的评论视角。从话语实践上看,《舆论》参与了一战以后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反省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