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小口     
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只尝了一小口,就给另一个人吃,这是谁和谁?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小口,才给另一个人吃,这又是谁和谁?答案很简单,前者是母亲与孩子,后者是孩子与母亲。只能是如此,母亲尝一小口只为了知道那食物是否烫嘴,是否走味,甚至是否有毒,然后,才放心地让孩子吃;孩子想到应当与母亲分享的时候总是只剩下一小口了,因为这时他已经吃不下了。也只有母亲才会愉快地接受这一小口,并因此夸赞她的孩子孝顺。他们之间的爱也是如此分配的,无论是留给自己的或是孩子给予的,母亲得到的总是一小口。她为此心满意足。所谓孝与不孝的区别,其实就差这…  相似文献   

2.
一小口     
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只尝了一小口,就给另一个人吃,这是谁和谁?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小口,才给另一个人吃,这又是谁和谁?答案很简单。前者是母亲与孩子,后得是孩子与母亲。只能如此。  相似文献   

3.
一小口     
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只尝过一口就给另一个人吃,是谁和谁?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小口才给另一个人吃,又是谁和谁? 答案很简单,前者是母亲与孩子,后者是孩子与母亲,只能是如此。所谓孝与不孝的区别,其实就差这一小口。  相似文献   

4.
一小口     
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只尝过一小口就给另一个人吃,这是谁和谁?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小口才给另一个人吃,这又是谁和谁? 答案很简单,前者是母亲与孩子,后者是  相似文献   

5.
一小口     
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只尝过一小口就给另一个人吃,是谁和谁?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小口才给另一个人吃,又是谁和谁?  相似文献   

6.
“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只尝过一小口就给另一个人吃,是谁和谁?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小口才给另一个人吃,又是谁和谁?”“前者是母亲与孩子,后者是孩子与母亲。”以上两段文字是从《读者》杂志中摘录的。人们不难从这两段文字中看出一道不等式———母爱是无私的、博大的...  相似文献   

7.
一小口     
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只尝了一小口,就给另一个人吃,这是谁和谁?有人吃到了只剩下一小口.才给另一个人吃,这又是谁和谁?  相似文献   

8.
曾经读过一篇短文,题目叫《一小口》: 一小口 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只尝了一小口.就给另一个人吃,这是谁和谁?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小口,才给另一个人吃。这又是谁和谁?  相似文献   

9.
问:我的女儿两个月大,有一次偶尔给她尝了一口酸奶,她吃得特别美,我想给她多吃点不知道是否可以?小婴儿能吃酸奶吗?答:最好不要给这么小的宝宝吃酸奶,因为酸奶属于冷食,虽然容易消化但是会对小婴儿的肠道造成影响,尤其是在秋冬两季,还是多给宝宝吃暖胃的食物,以免引起肠胃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
孩子偏食常常与母亲有关。母亲不喜欢吃的食物,孩子也常常不愿吃,这类情况占多数。有的是因为食物烹调方法太单调,如天天吃白煮蛋加泡饭,孩子容易吃厌而不爱吃。另外,就是食物的形象和滋味比较特殊,如黄鳝、羊肉、大蒜等,也可能引起孩子的厌食。神经质的孩子和被宠爱的孩子,常常有只尝一点点就拒绝再吃的情况,或每到吃饭时就爱挑剔。有了炒蛋,偏要吃荷包蛋,或只  相似文献   

11.
【阅读导引】有人曾经问作家毕淑敏: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24小时,你会做什么?她说:我会读童话。她的回答是否让你出乎意料?为什么她把童话看得如此重要呢?这是因为,童话表现的是人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一提到教师的素质时,首先想到的是教师的师德;当我们讨论师德的内涵时,恐怕人人都会想到爱心。是的,爱是构成教师高尚师德的前提和基础。然而,为什么仍有那么多爱的悲剧、爱的创伤、爱的反叛、爱的无奈发生呢?有一例电视广告是这样的:一位母亲也许是为了让孩子吃得更饱,长得更好,就开始劝食,没有人物出场,只有母亲的声音:“哦,乖,再吃一口;乖,再吃一口;再吃一口;嗯——再吃一小口;就一小口;一小口!吃不吃?你到底吃不吃?”“哇——”孩子的哭声代替了母亲由爱变怒的声音。怎么啦?自始至终,母亲的爱心减少了吗?没有!或许还爱得更切。那…  相似文献   

13.
<正>只有经受雷电的山水才更美丽,只有抗过风暴的彩虹才更绚烂,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功才值得喜悦。有一位母亲说过,儿子喜欢吃冰淇淋,而她却只给孩子买冷冰激凌的钱,让儿子冒着中暑的危险去排队买冰淇淋。是这位母亲懒惰吗?是这位母亲不爱自  相似文献   

14.
【重点点击】这篇课文以荔枝为题,是否主要是在写荔枝,如果不是,那它主要写什么?【解决方案】乍看题目,文章似要介绍荔枝,但细读过后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思人,托物寄情。通过第一次买荔枝、与母亲吃荔枝以及在母亲临终前为母亲买荔枝等几个细节的回忆,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难点提示】你能说说“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的话外之音吗?【解决方案】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而我那慈爱的母亲却再也看不见、尝不到她最喜欢吃的荔枝了。我多么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也有如此鲜灵的荔枝,能让母亲好好地享受一番啊!【素养提升】1.北大荒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5.
母爱如弓     
<正>母亲是弓,儿女是弓上的箭。——题记说起母亲,我总是带着隐隐的埋怨。她和别人的母亲有很大的不同。当别人的母亲追着跑来跑去的孩子喂饭时,她只拿了碗筷摆在我面前,说声"自己吃";当别人的母亲天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时,她只递给我一个书包,说句"自己走";当别人的母亲因孩子  相似文献   

16.
问:我女儿3岁半了,每次看到别人手里拿着好吃的东西,她总是跟人家要着吃,但是自己的东西却舍不得给别人吃。这孩子应该不缺吃的,只要我认为有益于孩子身体健康的食物,我都会给她买。我给她讲了很多分享的故事,希望她能变得大方一点。她现在知道了应该跟别人分享的道理,但是每当要把自己的玩具、食物拿出来的时候,还是很小气。每次从爷爷奶奶家住几天回来就表现得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玩的、吃的都要归她或者由她来分配。怎么才能让她不那么自私呢?江苏常州熊晓雅  相似文献   

17.
爱很痛     
山鹰的生活其实很幸福。我佩服每一只飞翔的山鹰,更感谢每一只飞翔着的山鹰的母亲。鸢是一只美丽的山鹰,她有自己的丈夫、儿女。她的生活很充实,每天和丈夫轮流为刚出生的孩子找食物。望着叽叽喳喳争食的孩子,她总是欣慰不已。鸢很勇敢,面对天敌时,她总是奋力保护孩子,以最快的速度冲出去,与  相似文献   

18.
育儿金点子     
思弦:我家宝宝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总要一个人独享,除非那东西她不喜欢吃了,才给别人吃。我想问有什么好办法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分享食物和玩具?东西是大家一起吃的孩子每次吃东西的时候,我们都会让他给爷爷送一点,给奶奶送一点,给妈妈送一点,给爸爸送一点,每个人拿到孩子送来的食物都会对他说声:“谢谢,真能干。”得到鼓励后他都会很高兴.记得有一段时间,孩子突然有些“小气”了,好吃的东西不肯送了,我们也不强求她,但每次都会对那她说:“东西是大家一起吃的,你不应该一个人吃,快去给爷爷送一点,给奶奶送一点......”,一段时间后,现在孩子又像以…  相似文献   

19.
分享     
我很喜欢吃水果,对苹果更是情有独钟。每次吃苹果时,母亲都会帮我削好,然后只将半个苹果递给我。为什么只有半个呢?因为母亲怕我吃不下一个大苹果,所以每次都分一半给我,另一半给她自己。总以为母亲十分贪嘴,就连一个苹果都要分去半个,于是常常埋怨她不让我吃整个苹果。一天,母亲又想削苹果给我吃,我便执意要吃一整个,可刚吃了一半,便觉得有些吃不下了。看着母亲带有笑意的眼神,我只能硬着头皮将整个苹果啃了下去,这时我也品出了母亲的用心。这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总以为独享很快乐,但到了真正独享的时候,就又不觉得快乐了!其实,分享才是最  相似文献   

20.
我第一次发现为母亲做早餐是件幸福的事,跟给孩子做饭的感觉截然不同。为孩子做饭,有可能会不断地被她挑剔,她说:怎么又吃这个?妈妈,你就不能换个花样?为母亲做饭,哪怕我依然是个蹩脚的厨房新手,也只会听到她的感叹,她说:做的好得很,能吃到这么好吃的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