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海外贸易十分发达,早期的海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中后期由于国内经济形势恶化,明政府的海禁政策开始松动,私人香药贸易进入高速发展期。香药贸易对于促进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松喜 《图书馆论坛》2004,24(4):215-217
从研究海外贸易信息的角度评论《镜花缘》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反映清代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我国承诺在一定时期内分期放开图书零售和批 发市场。一方面,海外出版商看准庞大的中国市场,希望通过版权贸易这种方式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加强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出现严重“稿荒”,大多数出版社将选题方向瞄准海外图书市场和海外出版资源,希望通过版权贸易为出版社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在较长时期内,版权贸易将更加活跃。毕竟,海外的图书已经经历了海外市场的考验。那么,哪些海外选题值得我们引进?  相似文献   

4.
段倩 《兰台世界》2012,(36):76-77
宋代海外贸易法律制度规范了贸易主体、程序、监管机构以及相关法律责任。这些制度适应了宋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了政府收入,但同时也因为政府对制度的过分掌控,导致宋代海外贸易未能健康、良性、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清朝为与外国进行海外贸易,制定了与其相关的海外贸易法令及实施细则。这些外贸法令的出台,看似是规范边贸活动,实际上是统治者为了防止因贸易大增而出现对其统治不利的现象。外贸法令其实质是限制、禁止双边贸易交流。  相似文献   

6.
对外版权贸易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外版权贸易的一般概念所谓版权贸易,即出版物的版权拥有者,通过某种合法的途径和方式,向购买版权的一方实施有价转让的贸易行为。从地域界限划分,版权贸易可分为国内版权贸易和国际版权贸易。我们通常将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版权转让行为,称之为国内版权贸易;而将我国同其他主权国家之间所进行的版权贸易,称之为国际版权贸易。但由于我国目前尚存在着台湾、香港、澳门这样的特殊地区问题,因此,还存在着海峡两岸三地之间的版权贸易问题,通常称之为海外版权贸易。在我国版权贸易的实践中,我们往往将国际版权贸易与海外版权贸易,统称之为对外…  相似文献   

7.
借船出海,实现国际化——清华社版权贸易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国际合作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十年间先后与海外上百家出版公司和科技教育机构进行版权贸易、合作出版等。迄今为止,共引进海外版权超过2000项。其中,2001年版权引进400多种,2002年版权引进约700种,连续两年位居北京市版权引进量首位。版权贸易领域涉及到我社出版的所有学科领域和不同的出版层次。因此,开展版权贸易,引进海外的出版资源一直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国际化的重要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8.
海商利益集团兴起作为明代海禁制度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促成明代末期由禁海走向开海。明代海商利益集团的兴起破除了中央权贵利益集团不公平的海外贸易垄断,海商利益集团和中央权贵利益集团根据各自不同的利益得失构建起了海外贸易政策博弈机制,或促成或抵制相关政策的变迁,最终海商利益集团在力量足够强大之后也走上了寻求海外贸易市场垄断的老路。  相似文献   

9.
明清粤闽海商的构成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明 《历史档案》2000,12(2):80-87
海商,系指从事海上商业活动的商人,尤其是指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明清两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对外贸易更加兴旺发达。国内不少商人集团,特别是以粤、闽商人集团为主,开始把商业目光从国内市场转向海外市场,纷纷利用自身的经济实力与能力,组织参与海外贸易活动,即内商外贸或海商外贸。明中叶以后,中国海外贸易也开始了新的转型。过去以政府官方贸易或外国商人的朝贡贸易为主,嘉靖以后,  相似文献   

10.
韩少功作品受到英语世界读者的广泛接受和积极评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中国故事是其作品海外出版传播的助力,英语世界知名学术与人文出版机构是其作品海外出版的主要贡献者,图书评论与获国际文学奖提升了其海外影响力.翻译出版选材聚焦中国好故事、多措并举开展海外图书出版推广以及搭乘中外文学交流便车提高中国作家海外影响力是韩少功作品英译出版对中国文学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郑和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扩大了朝贡贸易,发展了中国与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本文将从传播学角度来解读这种朝贡贸易。  相似文献   

12.
黎藜 《中国出版》2018,(22):64-67
发行是衡量报刊到达与影响的重要因素,晚清岭南报刊发行呈现了两个特征:囿于区域的国内发行,在海外华侨聚集地的广泛传播。区域发行,聚焦区域需求、区域事件引领区域舆论;海外发行,促进革命思想在华侨中传播。发行是晚清岭南报刊推进革命思想传播、引导革命舆论的重要路径,通过报刊发行,引导了革命舆论,推动了革命实践。  相似文献   

13.
明朝前期,中日贸易在传统的朝贡体制下进行.但在16世纪中期,日本白银的发现引发了明朝民间商人前往日本贸易的热潮.嘉靖倭患虽然刺激了明朝海外贸易政策的变革,但更使初到中国的葡萄牙借此机会垄断了中日贸易.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 ,国内出版社与海外的版权贸易几乎呈一边倒现象———买进的多 ,卖出的少。但我们江苏美术出版社仅今年(截至6月底)已与海外签订版权贸易合同八项。其中 ,卖出六项 ,买进两项。卖出与买进之比为3∶1。卖出六项的合同创汇逾20万美元 ,为我社前15年对外版权贸易创汇总额的四倍。在我社的一批品牌书 ,还出现了海外几家出版社竞相争购的喜人景象。为什么今年我社的对外版权贸易能出现如此局面呢?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对全社辛勤耕耘民族先进文化的一种回报建立于1984年的江苏美术出版社从80年代中期开始 ,在全国最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介绍、分析和评估西班牙出版业海外市场现状,以及政府和行业协会对行业的扶持措施等,对近年来西班牙出版业海外推广的变化进行研究,并从西班牙出版业海外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文化和出版互相推动、行业协会等在版权贸易的作用这几方面,找寻对我国出版业海外传播和推广的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当前合作出版和版权贸易的特点●林梅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对海外合作出版和版权贸易不断发展,又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为了进一步开展这项工作,我们需要研究其新情况、新特点。1.大量引进海外出版物版权形成趋势80年代,我国出版界以科学出版社、海洋出...  相似文献   

17.
查国伟 《出版经济》2004,(10):64-67
中国图书走向世界当前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进入国外的出版物市场;二是通过版权贸易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三是把中文出版物翻译成外文出版物再出口到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8.
出版社的版权从业人员是出版社与海外出版商进行版权贸易的中间环节,其工作侧重于提供相关出版公司的图书信息、洽谈版权条件及执行合同,此外还要承担版权贸易合同登记备案、版税的汇付和收取等工作,即出版社的版权经理人更多行使的是行政职能。但我认为优秀版权经理人更应将自己的工作职能定位为海外市场开拓,因为做版权就是做市场。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1月28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承办,中国新闻出版报和光明日报国际部联合协办的“中国图书海外发行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深入交流中国图书海外发行经验,探讨进一步拓展海外发行的途径,展望未来海外发行的趋势”为主题.图书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样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中国版权贸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红 《出版经济》2003,(10):13-16
版权贸易主要指围绕着版权许可和版权转让而进行的贸易活动。属于服务贸易范畴,是与智力财产权相关的贸易活动。欧美和海外也称为版权交易。表现形式是版权的引进与输出。1991年6月1日我国颁布了《著作权》法,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伯尔尼公约》,加入公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