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体育课程标准》倡导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这一思想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所选内容应是他们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使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让每一个学生的心情得到彻底的放飞,在玩和活动中积极思  相似文献   

2.
李军 《甘肃教育》2009,(16):28-28
新课标中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体育源于生活。生活是体育教学取之不竭的源泉.随着我们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的不断变化。各种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不断涌现。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能创新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内容,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翟佳佳 《考试周刊》2014,(42):119-119
体育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育老师要凭借体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力求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之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指做事有效果、有效益。体育课堂教学有没有效果指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社会适应等方面有没有获得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体育新课标》罐出,体育教学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继承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吸收现代体育文化;教学内容方法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教材内容的安排要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加强教材的拓展与学科的整合;教材要多样化和具有开放性,要突出重点,不求面面俱到。教师应该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结合实际需要,重新选编,创造性的处理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本文将在生活场景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上来引发的思考进行探讨,是我们的学生更能感受快乐体育,体验生活、体验运动带来乐趣。  相似文献   

5.
农村中学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建设新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大别山区农村中学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了解到农村中学学生对健康有正确的认识,但体育价值观不成熟,体育活动时间比较少,活动项目比较少。影响其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体育价值观、体育态度和体育锻炼动机;客观因素主要是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单一和枯燥、体育场地器材的缺乏、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等。  相似文献   

6.
翟玉凤 《吉林教育》2005,(10):23-23
一、合理处理教材,将教材生活化。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难。体育原本就是源于生活。生活实际是体育教学不竭的源泉,我们教师在教学的应用中也要转变思想,抛开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从增进学生健康这一落千丈目标出发,认真分析教材特点.仔细研究教法,最大限度的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充分展露其个性天赋,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课余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联系入手,论述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对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对学生健康发展的意义,结合课余体育的特点分析了其在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蔡昀均 《教师》2011,(26):11-11
一、从体育与人的概念角度来认识体育生活价值 从体育与人角度来认识,体育就是人的体育,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体育行为是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来进行的。同时体育是人类个体通过体育活动联系社会,实现社会化的一种主要手段和方法。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常常体现在一般的社会人的生活方式、参与体育的现象、体育的社会活动习惯、体育的长期锻炼习惯、社会节日风俗活动之中,即思想、政治、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等之中,以及物质产品之中。  相似文献   

9.
课余体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余体育不仅在青少年学生克服现代生活方式弊端,形成良好的文明生活方式中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形成终身健康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陈晓航 《学苑教育》2023,(3):52-53+56
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游戏的功能,要将其与具体的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融合,这样才能够借助充满趣味性、多样性的游戏活动,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既能够将学生置于游戏中,也能够展开高效的体育学习,顺利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本文阐述小学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着重强调游戏教学在其中的重要功能以及价值,并以核心素养为背景,积极探寻有效的游戏教学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体育教学一直是依据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展开的,教师往往过分强调体育知识技能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教学内容脱离儿童少年生活和社  相似文献   

12.
文章指出了当前体育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弊端,详细论述了体育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现状研究,从学生的身心特征、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和可评价性、大纲要求等方面探讨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并提出在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策略,其中包括竞技项目的重组、各种资源的开发、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利用、课堂的生成内容的挖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还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成长,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营造轻松、愉悦、开放的生活化学习氛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体育学习和锻炼之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设立一种与中学体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相结合,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竞赛方法,其目的是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挖掘学生体育个性及特长。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体育教育缺乏层次感,缺乏生活体育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的定位仍停留在增强体质方面,没有摆脱“知识”和“技能”的框架,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缺乏足够的教育引导,不能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体育与体育教育产生于人们生活中的生存需要,战争促使了体育及体育教育的发展,使得体育成为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手段,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又作为一种文化娱乐形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手段。体育课堂教学是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培养实际生活能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即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7.
以体育锻炼调查表、一般生活满意感量表为研究工具,对赣南师范学院和江西理工大学的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6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及实验,对他们的体育锻炼行为现状和生活满意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两个专业在体育锻炼情况上有差异(锻炼时间,锻炼计划的制定等),非体育专业有锻炼的同学在生活满意感上要高于不锻炼的同学,体育专业学生的生活满意感又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在校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调查 ,对大学生体育生活状况进行分析 ,提出必须深化体育教学 ,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 ,从而提高大学生体育生活水平 ,并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体育课程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缺乏实用性,致使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要摆脱这一现状,我们应当考虑将学生的整体生活纳入课程,在体育课程目标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体育教学的实施等方面,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其未来生活,以拓展课程的教学时空和价值,充分体现出体育课程实用性和新课标下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生活化是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当今体育教学正悄然地走近生活,生活体育也正在一步步地走进学生的生活。体育教师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深入课堂,研究生活,努力把体育教学和社会生活及学生实际紧密结合,使体育教学发挥更大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