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健 《军事记者》2004,(5):59-60
在我军的报纸发展史上.曾出过一位外籍副社长——洪水。1937年12月11日.经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提议,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抗敌报》(《战友报》的前身)在河北阜平正式创刊。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兼任报社主任(社长)。  相似文献   

2.
冀鲁豫军区主办的《战友报》,其前身是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干1937年在河北省平山县郭苏镇油印的《战友报》。 1939年春,杨得志同志率三四四旅一部挺进冀鲁豫,成立了冀鲁豫支队,三四四旅分割为东西两个集团,油印的《战友报》也分为东西两个版样。后来,三四四旅及冀鲁豫支队和另一支部队整编为二纵队,1940年春挺进到冀鲁豫,兼任冀鲁豫  相似文献   

3.
北京军区《战友报》的系列报道《"特战营长"陈国韬印象》(刊于《战友报》2009年8月27日至9月3日,共4篇),生动刻画出一位富有时代内涵的现代军人形象,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报纸系列报道二等奖。报道的独到之处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4.
“有困难,找《战友报》!”这是时下流传在北京军区基层官兵中的一句口头禅。当好基层的“寻呼台”、当好官兵的“代言人”,这是近年来《战友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体现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三贴近”要求,进行改革创新的一个切入点和着力点。为了把“基层至上、士兵第一”落实在宣传工作中,从1999年10月开始,《战友报》开办了《基层之友》专版,至今已出版136期。本着不断强化报纸服务功能的编辑思想,这个专版坚持不懈地为基层服务,千方百计为官兵排忧解难,形成了鲜明的舆论监督特色专版,不仅受到了广大基层…  相似文献   

5.
王时春 《军事记者》2002,(10):48-49
《战友报》诞生于抗日战争初期。它是1937年八路军115师344旅在平型关战役后于晋察冀地区平山县郭苏镇创办的,后来随着344旅的转移和发展,又在晋东南、冀鲁豫出版过,1941年停刊。1943年3月20日,《战友报》作为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的机关报再次创办,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共编发了104期。解放战争开始后,从1946年8月11日(第236期)起,到1947年4月底(第307期)止,它受大军区——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之命,为在冀鲁豫战场作战的刘邓野战军(含二纵、三纵、六纵、七纵及后来由冀察热辽归建的一纵)和所有部队服务,成为这张报纸的一段光荣历史。回顾这前后九个月的工作,也是我在战争时期六年报纸工作过程中,最令人难忘,最令人神往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6.
赵苏 《军事记者》2013,(10):51-52
还是原国家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司长刘波任战友报社社长的时候,他曾邀请几位新闻同道开过一次座谈会,征求大家对办好《战友报》的意见。记得我发言的大意是:要把《战友报》办成基层官兵的良师益友。如果能办到让读者想"战友"盼报来的份上,就该打满分。其实,这正是几代战友报人的心愿和追求。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战友报社编辑部收到了一篇来稿《没有金牌的冠军》,反映某集团军立足实战组织比武的情况。作者敏锐地抓住了比武场上几个有特色的场面,视角新颖、现场感强,有较强的新闻价值。但行文上不够简练,主题突出得不够。编辑针对其这一特点进行编排,在22日的《战友报》刊登了消息《脱离实战的冠军没金牌》。稿子刊发后,在部队产生较大反响,被报社评为季度优质稿。  相似文献   

8.
5月21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战友报》,《天津日报》等京津地区二十一家新闻单位的二百余名新闻工作者,到天津警备区某团参观了连队的俱乐部、战士宿舍、农副业生产展览、生活服务中心和医院,观看了三个迎外单位实弹射击等十  相似文献   

9.
十年前,我在某部卫生队任卫生员。一次下连队预防流感,听到一些战士发牢骚说,连队食堂伙食较差,没有达到总部规定的伙食标准。我又走访了几个连队,发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我将采访到的材料加工整理,连夜写成《岂能任意克扣战士的伙食费》,寄给《战友报》。不久,稿  相似文献   

10.
学艺十五年     
我学习写新闻报道,十五年来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70年,我应征入伍后在连队当文书,领导经常让我写点什么,可是我不会啊!就跑到团新闻干事那里去请教。新闻干事讲的,乍一听心里似乎明白些,可是铺下稿纸还是老虎啃天没处下牙.怎么办呢?我决定从头做起,先学着写日记,每天写一篇,一写就是七年.写日记觉得顺手点儿了又学着写广播稿.再到后来,发现了新鲜事,就写出来往《战友报》、《河北日报》等新闻单位投稿.结果  相似文献   

11.
王孝简介:王孝,山西省阳高县人,1941年生,1960年工作,1961年参军。1963年从事新闻工作,在团报道组当报道员,1965年当团新闻干事。1966年当军宣传处摄影干事,期间在《解放军画报》摄影集训队学习摄影半年。1971年调北京军区《战友报》当摄影记者。1972年调北京军区政治部新闻处当摄影干事,期间兼新华社驻北京军区记者、《解放军画报》驻北京军区记者。198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函授中文专业,1988年毕业。1993年任《战友报》主任记者,大校军衔。王孝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军旅漫画家,在1986年举办了我军第一个漫画培训班,培训的有关资料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1987年其代表作《休战》参加日本鹿儿岛国际漫画展,并收入《国际漫画展作品集》,使我国军旅漫画初次走向世界。他就是现北京军区《战友报》社美术编辑郑化改。塞北军营的一朵奇葩1954年他出生于河北邯郸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画画。1972年冬天怀着对军营的向往,携笔参军到河北张家口某部。由于有绘画特长,入伍就被分到电影组。一次到连队看望战友,碰到班里战士们正争着看一张刊有漫画的报纸,那漫画的夸张的…  相似文献   

13.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抗敌报》,于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省阜平城创刊。石印,四开四版,三日刊,附有《抗敌副刊》;1938年8月16日改铅印,隔日刊;1940年11月7日改名《晋察冀日报》,周六刊,最多发行到二万一千份;1945年9月《晋察冀日报》进入张家口市,出版对开大报,轮转机印刷,日出五万份。在解放战争中,报社又迁至阜平,于1948年6月14日终刊,历时十年六个月零三天。当时根据党中央决定,《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边区的《人民日报》合并,改出由中共华北局领导的《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4.
1940年8月21日的下午.军区司令部通讯员,来到《抗敌报》社,通知沙飞立即到司令部去。并告诉他,是聂司令员亲自下令通知的。  相似文献   

15.
士官制度改革以来,士官队伍在军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加强士官工作宣传报道,对士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长期从事士官管理工作,先后在《解放军报》、《战友报》等媒体刊稿百余篇。结合士官工作实践和写稿经历,下面围绕如何"提高士官工作报道的质量"这一话题,谈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6.
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战友报》今年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头戏”。年初以来,战友报社本着梯次递进、逐步升温、形成高潮、持续深化的思路,拿出重点版面,开设专题专栏。热情讴歌我们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功绩。  相似文献   

17.
通讯员园地     
《军事记者》2007,(4):70-70
南政院新闻系学员开展毕业实习本刊讯实习学员龚烨、蔡连涛报道:从3月6日起,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56名本科大四应届毕业学员,分别赶赴《解放军报》、《战友报》、《空军报》、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等军队新闻单位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此次实习,旨在检验学员4年来的学习成果,掌握新闻实践操作能力,为适应部队任职需要打好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转眼之间,《战友报》生活类副刊《生活在线》陪伴着战友们和我走过了3年时间。这个专版中的主打栏目《真情实录》报道了80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主人公名不见经传,绝大多数是生活在基层连队的士兵;他们不是先进典型,也不是标兵样板,而是普普通通的、甚至没有立过功受过奖的“小人物”。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却鲜活生动,读后禁不住让人落泪。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依然清晰地留在读者的记忆里。定位版面内容,沟通情感世界2001年下半年,战友报社决定创办一块体现官兵修养和情感的版面,定名为《生活在线》。创刊之初,我编辑过的6块版都没有通过…  相似文献   

19.
1937年12月11日,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首次由中国共产党出版的地方机关报《抗敌报》在河北省阜平县创刊。《抗敌报》(1940年11月7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作为中共晋察冀地区党委的机关报,从创刊至1948年6月14日终刊的10年半时间里,共出版2754期(因序号错误,多标出100期,终刊号为2854期,实际应为第2754期),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在华北地区最有代表性、最有影响的地方报之一。  相似文献   

20.
我是在党的长期培养教育下经过实践锻炼成长起来的新闻工作者。1950年,当我还是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时候,就担任了《进步日报》、《天津青年报》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通讯员。抗美援朝参军后,先后成为《华北解放军》(后改为《战友报》、《空军报》和《解放军报》通讯员。1964年正式开始了新闻生涯,在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任新闻干事,被聘为《空军报》和《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