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7.63亿,用户占比达71.51%,IPv6用户规模和IPv6地址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从不久前落下帷幕的第二届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上,我们获悉了这一组振奋人心的数字。从2003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启动至今,我国IPv6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走过了20年的辉煌历程。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中国IPv6用户数量快速增长,IPv6流量占比持续提升,IPv6应用不断拓展。IPv6已成为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数字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2.
张俊平 《教育信息化》2005,(8):31-31,35
IPv6由于其优越的特性将适步代替IPv4,同时中国CERNET2的正式运行加快了IPv6在高校校园网络中的应用进程并引领国内IFv6互联网的发展。本文对IPv6的技术发展现状、Ipv4的特点比较以及在校园网络中的应用进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工信部办公厅和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全面推进IPv6在LTE网络中部署应用的实施意见》,启动"中国LTEv6工程",全面推进IPv6在LTE网络中的应用。意见提出,在新建的LTE网络中,全面支持并开启IPv6,并提升国产LTE基带芯片、自主操作系统和移动终端支持IPv6的能力,推动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国产手机品牌全面支持IPv6。同时,重点推动IPv6应用,到2016年末,通过LTE网络建设带动发展3000万以上IPv6用户,下载量超过50万的IPv6移动互联网应用达到50款以上。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网络》2011,(7):42-42
2008年,依托CNGI核心网CNGI—CERNET2/6IX,在清华大学建设并运行IPv6奥运官方网站,是奥运会有史以来首次利用IPv6技术搭建官方网站,也是中国IPv6面向全球的一个重要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二期改造工程为背景,从高职院校网络建设现状出发,分析IPv4协议在地址资源、网络安全、网络结构、管理及服务质量方面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基于IPv6的下一代校园网的主要特征、IPv6校园网建设原则。结合原有IPv4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应用,将原有校园网网络升级为IPv4/IPv6双栈网络平台,为推动高职院校建设IPv6校园网及各种新兴IPv6应用起到了积极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6.
程军 《巢湖师专学报》2012,(6):15-18,23
IPv6校园网的建设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CERNET2建设的全面展开,全国多所高校将陆续建立IPv6校园网,积极投入IPv6的试验与研究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IPv4向IPv6过渡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高校的网络状况。总结提出了IPv6校园网的几种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IPv6进行了简介,并介绍了IPv6的发展前景,然后描述了在Windows2000环境下如何通过Microsoft IPv6 Technology Preview for Windows2000来构建IPv6平台,进而利用Apache建设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WWW网站。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12日如期而来的“第六届全球IPv6高峰会议”在北京国宾酒店召开,神州数码网络作为国内IPv6网络的先驱企业应邀参会。会上神州数码网络围绕“应用”这一核心与各参会专家、同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发表了“IPv6应用及网络建设之路”的主题演讲。同时神州数码网络还展示了由自身一手打造的“人民大学全IPv6校园网”的案例。以展现IPv6网络的实际廊用.  相似文献   

9.
下一代互联网医学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是以基于IPv6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在CNGI-CERNET2主干网和校园网上建设支持我国医学科学教学和科研的信息服务平台,利用IPv6及移动IPv6的优势为所有支持IPv6的高校用户、广大临床医护人员和医药界人士提供最新最全的医学资讯信息、专业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丰富生动的医学科普知识,逐步使其建设成为我国医学教育与科研信息资源的权威发布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服务于中国医学事业,为人类健康生活贡献力量.同时通过应用示范,验证并推动IPv6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IPv6由于其优越的特性将逐步代替IPv4,同时中国CERNET2的正式运行加快了IPv6在高校校园网络中的应用进程并引领国内IPv6互联网的发展。本文对IPv6的技术发展现状、与Ipv4的特点比较以及在校园网络中的应用进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在对校园网实施IPv4到IPv6的升级改造过程中,如何实现IPv4和IPv6并存,实现校园网内部IPv4与IPv6的互联互通,最后实现IPv6校园网与IPv6教育网的互联互通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讨论了实现从IPv4网到IPv6网迁移的两种关键技术,并对该技术在CNGI示范网络高校驻地网建设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IPv6比IPv4具有巨大优势,IPv6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IPv6的应用将会为我们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但业务创新以及商业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IPv6对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IPv6的发展将给中国的信息产业带来巨大的机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2018中国IPv6发展论坛”上,CERNET网络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李星作了题为《CERNET2:构建全球最大纯IPv6网络》的演讲。李星分享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在IPv6方面的研究与部署,介绍了CNGI—CERNET2的建设情况并分析了当前IPv4向IPv6过渡中需要注意到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IPv6与IPv4的诸多特性,突出IPv6在未来网络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并就IPv6网络如何有序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以期在IPv6网络的部署和建设中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大学校内与科学院高能所IPv4通信量较大,两个网络都有IPv6的高速通道,近期我们在IPv6上建设了IPv4透明通道,对这种应用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6.
随着CNGI—CERNET2项目的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到IPv6网络建设中来,逐步开通并对师生提供服务,特别是二期项目的启动,部分高校需要建设纯IPv6网络,IPv6网络中的用户越来越多,但IPv6网络中的资源显然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所以,在IPv6网络建设中如何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是当前IPv6网络建设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新疆师范大学校园网IPv6技术升级为例,介绍了IPv4校园网建设现状、IPv4 to IPv6过渡技术、IPv6地址规划,重点讨论了IPv4/IPv6双栈校园网部署方案,双栈校园网技术实现,以及IPv6应用系统建构与迁移方法.  相似文献   

18.
IPv6的过渡机制及其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代Internet协议IPv6的出现,不但解决了IPv4中存在的一些缺陷,而且将会给网络技术和应用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讨论了从现有的IPv4网络协议到IPv6的平稳过渡策略,并分析了IPv6的优势、发展及应用,最后对IPv6的前景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尽管IPv4已成功应用了20年,但面对日益严重的地址空间匮乏、性能和安全性等问题,IPv4必须升级。下一代Internet网络协议IPv6解决了IPv4面临的问题,使得地址空间和IP的性能和安全问题得到保证,并提供了对服务质量和移动网络的良好支持。中国在IPv6的建设和应用领域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需冷静面对现状,政府应该发挥更积极和科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全球互联网IPv4地址于2011年2月配完毕。基于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建设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业界广泛共识。IPv6融合并涵盖了多种先进的网络技术,成为新型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层支撑协议。我国已将互联网变革这一机遇作为国家信息领域建设的一项发展战略,积极采用IPv6建设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随着IPv6网络的大规模建设,过渡技术成为制约IPv6网络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IPv4/IPv6过渡技术已经成为影响国家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乃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技术。虽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