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荣辱观念古来有之,古代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先秦诸子的“四维”(礼、义、廉、耻)与“五德”(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华传统“知荣明耻”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2.
校长寄语     
初中生朋友们: 你们好! “五育德为首,百行礼当先”。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养德”、“行礼”向来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的做人准则。“养德”,就是培养美好的的品德;“行扎”,就是依礼说话做事。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句话强调了德  相似文献   

3.
论《周礼》对周代及周后世服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重礼仪是中化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古代的道德规范中,礼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礼是“四律”--礼、义、廉、耻之道。“周礼”作为一门哲学体系以至成为后儒经书,对周代及周代后世的服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相似文献   

5.
从小号手到小主人“百业以人为本,百行以德为首”,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以下简称市二小)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把  相似文献   

6.
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廉耻(清)顾炎武《五代史·冯道传》论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平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  相似文献   

7.
学会知耻     
作为文化意义的“耻”,在传统道德伦理格局和社会文化体系中曾被置于无上之位。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国人心目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管子那句名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从族群与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看待“耻”,是老祖宗留下的一笔丰厚遗产。  相似文献   

8.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德育思想既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又是中华道德文明的重要构成。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孝悌为本,推己及人;援礼入仁,克己复礼;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学校德育工作者汲取孔子德育思想精髓,有助于大学生立德修身,涵养道德品质;以礼规范,树立规则意识;志存高远,肩负民族大义。提升大学生德育实效,大学生应知行合一,自觉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相关部门应借助新媒体技术,发挥网络协同育人的功能;高校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校园道德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有关中山装的三民主义、国之四维、五权宪法等政治含义流传甚广,已成为高中历史课堂甚至社会上流行的"常识"。然研读相关论著,始终未发现可支撑此"常识"的史料。另一方面,也有少数学者明确否定此说。如此现状令人困惑,真相到底如何,笔者以为值得深入考辨。目前社会上有两种流行的说法,一是孙中山当年向服装公司订购中山装,便声言以五个胸扣象征五权分立,四个口袋象征礼、义、廉、耻,三个袖扣象征三民主义。这是普遍流行的观  相似文献   

10.
以德为基,将德育融入并融通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实现德育与“四育”的融合。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育人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厘清德育与“四育”的关系,即“凸显以德启智,开启智慧之源;以德健体,体悟体育真谛;以德化美,德美相得益彰;以德促劳,弘扬劳动精神”的育人逻辑。循此逻辑构建德育融合课程、打造德育融合课堂、培育德育融合师资、赋能德育融合管理、完善德育融合评价,形成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等多维德育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德育》2021,(6):F0004-F0004
郑州肮空港区慈航路小学坚持“守正创新,行稳致远”的指导思想,坚定“立爱党报国志,做经天纬地人”的育人方向,努力完成“成就每一个最好的自己”的办学使命。学校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夯实德育建设,先后开展“迎新悦心,爱满慈航”“致敬红领巾,增辉少先队”“生长吧,教室!”等特色活动,精心扮靓“开学礼”“升旗礼”“入队礼”“毕业礼”,创新组织班队会。  相似文献   

12.
《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传统文化对德治高度的概括,对今天执政党的建设也具有借鉴作用。政党生态是政治生态的核心内容。当前,公共伦理道德的不健全、"官场文化"的存在、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以及价值观的偏移,使得部分党员干部信念迷失,行为失范。借鉴"国之四维"的治理经验,执政党的建设也可以从道德层面入手,通过提升个体党员自身修养来确保整体组织的良好风气,以礼的规范促进政党生态的制度建设,用义的标准提升政党生态的宗旨意识,靠廉的法度严明政党生态的作风建设,凭耻的要求培养政党生态的价值追求,从而构建风清气正的政党生态。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廉文化,源远流长。以古代廉洁文化奠基人——周敦颐思想为首,他主张:重德治、立人极、倡正气、主廉洁、讲官德。廉,终将视为一种政治评判标准。而将"廉"与"洁"结合,形成独立廉洁文化,发挥其教化功能,周敦颐无疑是第一人!在其千古名篇《爱莲说》中,以莲喻"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以莲喻为官之德、为人之德!发扬廉洁文化,为官从政需代代传承,特别在校园育人重地——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甚为重!  相似文献   

14.
自古至今,德育为首的学校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大教育家孔子在《大学》中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这个“德”就是要求人们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品质。要养成这些优良的品质,孔子进一步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修好了身,就是做好了人;做好了人,才能做好学问。那么,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做到德育为先,教育好学生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德,国家之基也。人人为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世说新语》也载:百行以德为首。意大利诗人但丁曾经说过:“人不应当象走兽一般地活着,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说:“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可见德育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是何等重要,它是我们育人的根本。但是心灵本身如果不美,他就看不见美。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也就是说,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拥有美德,然后才能培养出拥有美德的学生。小学地理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小  相似文献   

16.
一、对青少年进行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 是否定道德虚无主义和 道德复古主义的需要 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传递给青少年一代。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渊源流长,其发展曲曲折折。早在公元前600多年的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了“礼、义、廉、耻”为国的四维,把它作为道德的核心。孔子提出“仁”,孟子强调了“义”。近代孙中山先生主张“四维”、“八德”教育国民。但是,…  相似文献   

17.
百行德为首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许便回人内,既见妇,即欲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酷吏列传序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育者,除了要按为人师表必备的条件造就自己外,还须不断探索出一套好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经过20多年教书育人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以德育为首,严要求,善疏导,多鼓励,树信心,勤育人,是取得教育成效的良方。 德育为首,是我国的教育传统。早在晋代,史学家陈寿就说过:“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宋代的朱熹也说过:”德行之于大矢……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先。”古之教者,尚能做到以德  相似文献   

20.
"廉"和"耻"是中国传统的道德条目之一,与"礼"、"义"共同成为四维。顾炎武将知耻关乎国运,廉耻而不妄取等观点融入社会廉政建设之中。着重剖析了他的"廉耻"观,并结合当今社会廉政建设的相通性说明了该学说所具有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