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园依托围棋之乡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围棋特色教学的基础上探寻深邃的围棋文化对园所发展的潜在价值,在核心文化“走好每一步”引领下探索有效的办园举措。围棋讲究“子效”,我们的管理就力求刚柔并济,人尽其才;围棋讲究大局观和“做势”,我们就统筹资源,协调并进;围棋高手总是务实棋局,智慧盘活,我们采取的管理举措就是“高开低走”。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同时提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鉴于此,我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围棋校本课程,并加强围棋校本课程建设,制定了围棋校本课程标准,编写了围棋校本课程;并加快围棋教师培养,努力构建围棋校园文化,积极展现围棋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同时提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鉴于此,我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围棋校本课程,并加强围棋校本课程建设,制定了围棋校本课程标准,编写了围棋校本课程;并加快围棋教师培养,努力构建围棋校园文化,积极展现围棋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4.
“永子”作为保山“三宝”之一,它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围棋文化探究,过渡到围棋文化的赛事,希望通过围棋赛事进一步的促进围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围棋之称,别名甚多,无不与修辞有关。例说如下:借围棋之形代称其名。围棋棋盘为方形,棋子、棋盒为圆形,故以“方圆”名之。借围棋棋子之色代称其名。围棋棋子分黑白两色,故以“黑白”名之。借围棋棋子之色形喻称其名。黑棋子  相似文献   

6.
当人工智能在围棋领域“完胜”人类之后,围棋的竞技功能被不断放大,而其文化属性反而被遮蔽了。一味强调人类如何被机器“碾压”,这是基于一种非此即彼的对抗关系,它的实质是“竞技至上论”与“技术决定论”的产物。“人机对抗”片面强调围棋之术,它试图将围棋之术从围棋之道中剥离出来,引发了围棋文化的价值分裂。若追溯围棋文化的本源,就必须回归以主体为中心的“道术合一”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强调技(技艺)、戏(游戏)、艺(艺术)、道(哲学)这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围棋文化的价值内涵。在人工智能时代,“道术合一”这一理念有助于在人类与机器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使其从“人机对抗”迈向“人机协作”。唯有从“人机协作”的前提出发,围棋才能够在竞技性与非竞技性之间获得相对平衡,使其在智能化时代真正实现人文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古人称围棋技艺是“天技”,并有“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的传说。现代人称围棋活动为高雅优美的脑体操运动,韩国有利用围棋教化不良少年的记载。这些都从侧面说明了围棋在育人方面具有的特殊功能。当前,国外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对青少年围棋活动的研究逐步加强,但他们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围棋技能和校外培训上。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围棋对学生素质的影响,我们对河北省怀安县学校开展的围棋活动进行了调查。怀安县是“围棋之乡”,围棋活动十分普及;学校围棋活动还带动了社会的普及。自1980年以来怀安县在学校开展的围棋教育,是由县教委、县体委两家合办的。在县城柴沟堡镇,小学学前班每周都有两节围棋课,同时辅以课外活动;县城各小学实施围棋教育的情况则不尽一致,有9所小学在低年级把围棋列入正课(3所小学在一至三年级开课,6所在一年级开课),多数小学则把围棋作为课外活动。各校开展围棋活动的时间也不一样,多  相似文献   

9.
周丽萍 《山东教育》2008,(11):41-42
设计意图 围棋一直是我园的特色课程,十多年来,我们深深体会到,黑白世界中演变出的无数有声有色的“战局”,开掘了幼儿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有研究表明,孩子学围棋的最佳年龄是5岁左右,我园开展围棋教学是从小班下学期开始,因此,我设计了此活动,意在让孩子们在初入围棋之门就感觉“棋乐融融”,萌发对围棋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0.
近日,人工智能又一次成为焦点,谷歌旗下一家公司研制出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在比赛中5:0完胜欧洲冠军、职业围棋二段樊麾,有人评论这意味着机器“智商”有了重要突破。此前,计算机程序虽然在跳棋、国际象棋等棋类上击败过人类,但围棋战术复杂、路数更多,一直被视为人工智能最难破解的游戏,人类首次在围棋上败北,是这次引发震动的原因。下个月,谷歌旗下的DeepMind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将与李世石  相似文献   

11.
围棋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战斗的游戏、数学的艺术、趣味的科学、智慧的化身。传说,围棋也叫“乌鹭”,即用“乌鸦”代表黑,又用“白鹭”表示白,“乌鹭交战”就是指围棋上黑白子对弈。早先,下围棋是“男子事”,女子不可参加围棋比赛。但至南北朝吋,有些妇女敢于起来反抗,参加围棋比赛。南齐时,浙江东阳有个叫娄逞的女子,精通围棋。曾女扮男装,遍访各  相似文献   

12.
“窗前半偈闻钟声,松下残棋送客归”。“茶炉天姥客,棋席剡溪僧”,这是晚唐诗人温庭筠吟咏嵊州围棋的千古名句。如今,下围棋在嵊州已经蔚然成风,尤其是围棋活动已被许多学校作为一项常规活动来抓。为此,嵊州市剡山小学既设立了专职围棋教师,又配备了三个围棋室,规定每周星期二、三,四.五的下午对1-6年级的围棋特长生进行2课时的围棋教学活动;每周六上午开展全校性围棋兴趣小组活动;每月、每学期评比优秀小棋手,通过这些努力,围棋活动已在学校全方位、立体化、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2016,(17)
3月9日至15日,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与阿尔法狗(AlphaGo)的“人机大战”成了热门话题,无论懂不懂围棋的,都对这场大战持续关注.连续三局失败之后,背水一战的九段围棋高手李世石凭借惊天妙手扳回一局,不过,阿尔法狗最终以4:1强势获胜. 有人担心,这场“人机围棋大战”李世石落败,会不会出现机器人对人类的反控制.  相似文献   

14.
课文百宝囊     
世界上最古老的棋《学弈》中的弈秋教人下棋,下的是围棋。说起围棋,它还是世界上最古老棋呢!围棋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传说它起源于公元前二千多年前,到现在有四千年的历史了。先秦史官编的《世本》上记载“尧造围棋”,在《左传》上也有于弈棋的文字,可见围棋是多么古老的棋种。围棋的棋盘一般都是木制的,略长方形,上面横竖各画19条平行线,构成361个交叉点。为了便于判定位置,在盘上标列9个小圆点,称之为“星”。围棋的棋子分黑白两色,黑子数为181个,白180个。围棋的玩法有许多独特的规则和讲究,结局的胜、负、和也有规定的计方法。下围…  相似文献   

15.
李怡的困惑     
围棋大师聂卫平在一次讲课中,首先介绍了围棋棋盘的结构,李怡同学突发奇想:在围棋的棋盘上共有多少个正方形?问题提出后,在场的同学大笑道:我们是在学围棋,而不是在研究数学题!聂老师说:“围棋离不开数学,请同学们下课后帮助李怡同学找到这个答案.”  相似文献   

16.
<正>围棋首先是争胜负的竞技项目。下棋的人,先得“较大小于毫厘,决存亡于渺冥”,才有可能登堂入室,直造精微。倘若总是“胜固欣然败亦喜”,风度固佳,于围棋深奥幽玄之趣,则恐怕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围棋又不只是竞技。无论发明者有意或无意,围棋作为一项游戏,天然地具有文化属性。从简单的规则中,  相似文献   

17.
信息     
每逢周二到周五的课外活动时间,宜城市环翠小学的围棋教室里就坐满了学习围棋的孩子们。该校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快乐校园活动,以围棋教学为突破口,走体育特色之路。学校先后被中国棋院、全国棋类教学实验总课题组授予“全国中小学棋类课题研究实验基地”称号。图为围棋教练正在指导学生下棋。  相似文献   

18.
围棋     
吴德铎 《新读写》2011,(2):37-37
围棋是中国人民的创造。它的起源,已不可考。晋张华《博物志》:“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教之。”究竟是“尧”还是“舜”,张华自己都弄不清楚,可见他的说法未必可靠。何况还有许多人以为《博物志》是一部后人伪托的书。  相似文献   

19.
围棋,这一神奇的“天之赐物”,在中国孕育而生,与中国古代文化息息相关。围棋在当今世界日趋流行,成为各国喜闻乐道的文化体育活动。因此,围棋史的研究是中国文化史、体育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古今中外学者做过一些探索,但研究并不深入,且偏重于其文化蕴意的蠡测,许多问题尚未搞清,如围棋的起源目前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作者通过研究,对围棋的起源提出新的看法,即围棋萌芽于中国原始社会的狩猎(围猎),在原始社会末期进行焚田农耕时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何铁勇  俞培锋 《考试周刊》2012,(89):114-117
一、课题概述 (一)问题缘起。 我们提出“益智养德·尚美怡情”围棋文化理念的培育与实践这个研究课题,是基于以下几点:(1)围棋具有三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是我国古代“琴棋书画”的四大艺术之一.科学与艺术相融、智慧与灵性相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2)借着课改的东风,围棋被许多学校包装成了具有育人功能的校本课程而蒸蒸日上.但部分教育工作者误读了课程改革的实质。丧失了围棋文化的本质.被冠以课程的围棋实质上只是一门以竞技为目的的体育项目。(3)因为过分强调围棋的竞技性。许多学校也因此成立了以竞技为目的的围棋集训队,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培育优秀的围棋苗子.导致培养目标单一.未能真正实现围棋文化育人的目标。(4)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有了新的思考:如何发挥围棋的整体教育功能,走出狭隘、单一的竞技教学。构建一种常态的、具有精神引领的校园围棋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之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