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江怀 《湖北档案》2005,(12):41-43
数目惊人的脏物日本在二战期间从亚洲12个国家掠夺巨额财富,并抢劫了大量艺术品,可以说整个扫荡了这些国家古老的明。尽管日美两国对这笔财富一直否认,但最近一本名为《黄金武士》的书,却让它重新成为搅动整个世界的话题。该书披露了日本在二战期间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掠夺价值上万亿美元黄金等财宝的骇人内幕,令世界为之震惊。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极度膨胀,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亚洲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侵略。在侵略战争后期,日军由于战线过长等原因导致国内军用物资日益匮乏,无以支撑。为了达到其战争的目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占领区,大肆掠夺中国的矿产、林木等资源,并以开展献木供木运动为借口巧取豪夺中国百姓手中仅有的财富。  相似文献   

3.
鹿璐 《中国档案》2015,(9):78-7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极度膨胀,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亚洲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战争后期,由于战事旷日持久,战线过长等原因,导致日本国内军用物资日益匮乏。为了达到其继续侵略的目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占领区实行“以战养战”政策,大肆掠夺中国矿产、林木等资源,并假借开展“献纳”运动,通过“献铜”“献木”等方式掩盖其强盗侵略本质,掠夺军用物资、古代文物,巧取豪夺百姓手中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1945年4月16日,当时正是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日本侵略江河日下.全线败退的局面不可逆转.侵华日军拼命掠夺中国的财富。在武汉.侵华日军的一艘运输船——“神户号”装满了日本侵略在我国各地掠夺来的金银珠宝和价值连城的物古董、字画古玩等.从武汉顺流而下.准备开出长江口,把货物运回日本本土。当天,风和日丽,浪花飞涌.正是一个适宜航行的好天气。轮船行驶到江西省都昌县落星山东南五公里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两公里处时.湖心突然“咚”的一声,涌起一股巨浪,天空霎时大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大雨倾盆而下。  相似文献   

5.
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破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世纪末到二战结束期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图书馆事业造成严重破坏。他们或对图书馆进行有计划地轰炸,或占为兵营,或变为殖民统治工具,并对馆藏进行疯狂掠夺、毁坏。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是违反国际法的,应该对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参考文献20。  相似文献   

6.
江雨 《航空档案》2006,(9):46-61
二战期间,日本的“零”式战斗机曾经叱咤风云,一时间“膏药”旗笼罩了几乎整个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抛开正义与邪恶不谈,单从技术层面讲,具有日本自主知识产权的“零”式战机曾经引领20世纪40年代初世界战机的风骚。二战结束后,被解除武装的日本臣服于美国占领军的淫威之下,残喘着,眼睁睁地看着美军肆无忌惮的摧毁着自己苦心经营了数十年的包括航空工业在内的军工生产和科研体系,而无奈地叹息和哭泣着。可能这种痛苦太深刻了,以至于深刻到了令日本人觉得在茶毒了近日千万异国生灵之后,自己反倒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这种扭曲的心态最终让其在经历了60个春秋之后,始终无法苏醒,反而导致目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在亚洲陷入几乎被政治边缘化的尴尬之中。更可悲的是,在涂着“膏药”旗的日本造武器装备耀武扬威地鼓噪下,在日本人心中曾经积淀多年的旧军国主义思潮又有复燃之势,被日本媒体吹捧为“平成零战”的F-2的出台不能说日本人对旧军国主义情节的一种缅杯和期待。本文透过F-2的研发和对其性能的剖析以另外一个视角给人们一个独特的诠释。[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在1931—1945年长达15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化典籍的掠夺,与其武力侵略中国相伴随,始终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罪恶目的之一。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献典籍进行大肆地掠夺,对我国化典籍的掠夺与摧残,是历史上所罕见的。  相似文献   

8.
为掠夺南京地区的文献资源,日本军国主义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中支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在攻陷南京后,对南京地区的图书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战争期间掠夺被占领国文化遗产严重违反国际法。对文献资源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进一步侵略和掠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止,在8年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挥舞着罪恶的战刀,对中国人民展开了人类史上最凶残的屠杀,对中国的物质财富进行了极其疯狂的掠夺与破坏,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了骇人听闻的摧残与毁灭。  相似文献   

10.
日籍"神户号"神秘失踪 1945年,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日本侵略者江河日下,全线败退的局面不可逆转,侵华日军拼命掠夺中国的财富.4月16日在武汉,侵华日军的一艘运输船--"神户号"装满了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各地掠夺来的金银珠宝和价值连城的字画古玩、文物古董等顺流而下,准备开出长江口,把货物运回日本本土.那天,风和日丽,浪花飞涌,正是一个适宜航行的好天气.轮船行驶到江西省都昌县落星山东南五公里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两公里处时,湖心突然"咚"的一声,涌起一股巨浪,天空霎时大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大雨倾盆而下.狂风来时,怪啸声和船体断裂声持续着,"神户号"莫名其妙地断裂下沉.  相似文献   

11.
<正>1999年7月19日,两艘装满核燃料的船只偷偷摸摸地从英国某港口向日本驶去。可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就有消息传出说:这两艘船的核燃料足够造60枚核弹。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反应最强烈的莫过于在二战中饱受日本军国主义摧残的亚洲邻居。日本积极开发核技术,于1954年开始研究原子能,核能工业中的核发电于1966  相似文献   

12.
日本利用因特网开放大批亚洲历史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战结束50周年之际,日本政府开始论证和组建亚洲历史资料中心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以下简称资料中心),目的是将日本国家机构保管的与亚洲历史有关的档案资料全部数据化处理,并通过因特网向国内外开放,其中包括大量当时未公开过的机密历史档案。据称资料中心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大的数字档案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二战中受到极惨重的损失,但盟国对中国索赔并不重视.帝国主义分子还多次横生枝节,从中阻挠.经中国赔偿归还代表团的努力,日本对中国的赔偿、归还掠夺物资的工作才得以进行.从1948年1月至1949年9月,中国共派船22次,从日本共运回赔偿设备12504箱,重3591276吨.其中计有:  相似文献   

14.
陈李君 《兰台世界》2024,(1):136-139+144
伪满洲国的黄金走私始于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后的关税提升,兴于日伪策动的华北走私。黄金走私最主要的原因是朝鲜、伪满、天津等地的黄金价格不一致,导致走私者有很大的利润可图。走私者借助陆路、海路等途径从朝鲜、伪满洲国走私黄金。黄金走私促使日本加大了对伪满洲国的黄金统制与金矿开发力度,加速了其对东北黄金资源的掠夺。  相似文献   

15.
正日军"太原集中营"是侵华日军于1938年6月在山西太原建立的规模最大的几个战俘集中营之一。他们为了掩人耳目,逃避战争罪行,对外名称为"工程队",日军内部的名称为"太原俘虏收容所"。"太原集中营"是日军侵略中国期间,利用中国战俘充当无偿劳动力,疯狂掠夺中国资源的劳工转运站。他们把所能掠夺到的中国资源和财富统统运到日本国内,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葡萄牙人达·伽马(Vasco da Gama,1460—1524年)于1498年开辟了绕好望角直通东方的航线之后,西方早期殖民主义者纷纷前来亚洲,以贸易甚或暴力的手段,掠夺大量的财富,与此同时也揭开了东西文化交流史上崭新的一页,使得中国和西方世界有了广泛交往的可能。葡萄牙人于明正德四年(1509)至满刺加(Malacca),越二年用武力占据了该地,并使其成为世界香料的贸易中心。满刺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悍然参拜供奉有二战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粗暴践踏了中国和其他亚洲战争受害国人民感情。此举实质是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历史,妄图颠覆国际社会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正义审判,挑战二战结果和战后国际秩序。日本领导人的倒行逆施不能不引起亚洲近邻和国际社会对日本未来发展走向的高度警惕和强烈担忧。  相似文献   

18.
日本公共图书馆的办馆模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日本是世界上公共图书馆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本文以笔者在日本研修期间的感受,从九个方面对日本公共图书馆的办馆模式、管理体系等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始于本世纪20年代的国际广播,作为各国政治外交及国际舆论斗争的战略武器,在世界现代史上,在二战期间及战后长达几十年的“冷战”年代,都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乃至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正面和负面的作用。“冷战”结束后,世界上“一超多强”竞相增加投入,国际广播的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强。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的广播机构调整战略,把主要矛头从原苏联及东欧地区改为集中针对我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与此同时,一些中小国家的国际广播也迅速崛起,加入了空间电波大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全面了解和面对这一新形势,井采取可行的因应…  相似文献   

20.
1929年10月,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国家把加紧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控制掠夺作为摆脱危机的手段,中国也就成了他们控制掠夺的重要对象。帝国主义国家对华商品倾销更加猛烈,致使中国的进口货物剧增,出口货值大减,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1931年中国对外贸易入超为81641亿元,创中国对外贸易史上入超最高纪录。日本、美国和英国的商品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英国这个自鸦片战争以来就一直在对华贸易中名列第一的国家,虽然早已失去了对华贸易的黄金时代,但“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英国趁中日贸易大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