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人格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是在出错、纠错的探究体验中,不断获取知识,提升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学生在感性认识过程、知性认识过程、理性认识过程中,遵循从抽象规定到感性具体,从感性具体到抽象规定,再从抽象规定到思维具体的认识规律,并讨论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点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提出"过程"目标,其理论基础、本质内涵和实践诉求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解读.教育过程观、课程过程观、动态知识观、建构学习观和过程哲学观为"过程"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撑."过程"指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知识发生的过程、探究认知的过程、交流合作的过程和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维,实现由封闭到开放的教学模式的转变、由预设到生成的教学内容的转变以及由结果到过程的教学评价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认识、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过程,是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过程,因而它应该遵循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即列宁所指出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它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学条件下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尤其不容忽视。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学程序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到学生发展的轨迹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和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论图书馆信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信息化是图书馆不断应用信息技术 ,深入开发和应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过程 ,是信息技术应用和文献信息资源开发由局部到全局、由内部到外部、由区域到全球不断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当前,结合高职学生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学生"三观"教育过程以提高其渗透力、贯穿到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以提高其引导力、贯穿到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以提高其主导力、贯穿到学生职业教育过程以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书、教学、教育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内涵各异,背后隐藏的教育观也不尽相同。从教育前提来看,从教书、教学到教育的过程,反映的是从无人到完人的人的形象变化的过程;从教育过程来看,从教书、教学到教育的过程,反映的是从灌输到启发的教学方式变化过程;从教育结果来看,从教书、教学到教育的过程,反映的是从知识获得到智慧生成的教育目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教师的专业自觉。教师专业自觉的形成要经历顺应到同化的自悟过程,综合到分析的自省过程,理性到行为的自主过程,范式到意识的自觉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张智颖 《教育与职业》2006,(12):123-124
体育教学最优化实施是把教学最优化的设计付诸实践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按照既定方案进行教和学的双边互动过程。教是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学是从客观到主观的过程,因而这个双边活动过程必然会产生矛盾,需要不断地进行处理和调整。体育教学最优化实施的调控是教学最优化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1.
显隐平衡:学校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知识管理在学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应的,人们提高了对隐性知识价值的认识,强调关注教育教学存在着的隐性知识.然而,如何利用隐性知识,怎样处理它与显性知识的关系是一个复杂问题,是关系学校知识管理核心的问题.本文从学校知识管理的内涵与内容出发,论述了基于SECI模型的学校隐性知识的转化、知识管理的重点以及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对策,指出实现显、知识的平衡是学校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2.
从教育知识实在化看教育知识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知识实在化是指教育知识向教育实在化的过程。教育知识实在化要求教育知识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如内容上客观真实,范围上要求有时间跨度,表述上要清晰、严谨和明确,生产态度上要认真严肃。并且教育知识实在化要求建立一定的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3.
Many topics in chemistry are difficult for learners to understand, including symmetry. Reasons for this difficulty include its multi-level content, instructional methodologies utilized, and learner variable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 of initial instructional modality and prior knowledge on learning of point group symmetry. Forty-four students in a sophomore-level inorganic chemistry class at a small private university were divided by pre-selected lab groups into two groups, lecture and computer, for introductory information about point group symmetry. Both groups had low prior knowledge of symmetry elements although the lecture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knowledge than the computer group. After initial instruction, the lecture group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mputer group on a point group assessment, even when prior knowledge was controlled. A second assessment, given after both groups had follow-up information from computer courseware,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The computer group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etween the two assessments, the lecture group did not. At the end-of-the semester post-test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though only 50% of the students in each group achieved mastery. Factors affecting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the low prior knowledge, computer group were examined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provided.  相似文献   

14.
知识的性质在后现代视野中发生了变化,知识商品化是其特点之一。知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要素之一,其性质的变化必然引发高等教育的变革。知识的商品化改变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分配比例;知识商品化促进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合作;知识商品化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虽然知识商品化理念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但是学术界应确立自身的坐标,按照自身逻辑获得发展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5.
关于对知识本质与知识价值的探讨,有助于教师提高认识,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和学习观。尤其是从建构主义角度,对知识生成的过程以及知识存在的价值做详细的分析,在知识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Moodle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只注重教师个人生活史的叙述,对日常的教学知识有所忽略。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的有效管理,无论是起始点还是落脚点最终都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而Moodle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都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必须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的再配置,形成保持持续发展的竞争力.隐性知识由于其难以阐明、模仿、复制、传播及共享,在生产活动中往往针对具体的工作或流程,被认为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隐性知识的转化及在成员之间的共事,是组织知识创新的关键环节,更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文章在阐述隐性知识内涵的基础上,对隐性知识在企业技能型员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对其获取路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的网络课程中,海量知识材料的简单堆积,我们使用知识表示,给出了知识点及其属性的定义,并引用关系型模型来表示知识点的属性,定义了知识点关联的类型并依据不同的类型建立了知识点之间关联的混合结构,给出了混合结构的实现方法,构建了智能学习过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根据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不同于以往研究中二元维度的分析,从网络结点能力、网络关系和认知、网络结构三个维度提出了影响战略联盟网络组织中知识转移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各个关键因素的细分变量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作用机理.最后提出战略联盟网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相关假设和概念模型,为下一步对假设的验证做铺垫。  相似文献   

20.
基于课程知识结构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知识结构为基本框架,建设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库的方法.结构化的学习资源库中,首先建立课程的基于知识点的知识结构体系,在此体系中实现以元知识点为最小学习单元,实现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控制.建立学习资源与元知识点的关联关系,将学习资源融入课程的知识结构中,从而实现了结构化的学习资源的建设、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