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鸡捉蛐蛐     
闫家睿 《新作文》2014,(9):14-14
<正>奶奶家的村子旁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的小河边绿草如茵,一簇簇、一丛丛娇嫩绚丽的野花争奇斗艳,清香四溢(yì)。绿油油的草丛中藏着许多蛐蛐,它们正在唱着美妙的歌。它们的歌声引来了一群小鸡,小鸡们来草地上寻找自己美味的野餐。蛐蛐们发现了小鸡的到来,"嗖"一下蹦出去好远,它们利用自己有力的大长腿,蹦跳于草丛和花朵之中,把小鸡们急得一个个成了"斗鸡眼"。  相似文献   

2.
学生们的作文本上常出现‘枊树、报纸’、‘土圵’、‘高昴、‘刊物’。老师们见了往往把‘枊’、‘纸’、‘昴’、‘刊’、‘圵’打上‘×’——表示是错字。其实,它们都不是错字,而都是另有意义的字,所以只能把它们打上别字的符号。据《康熙字典》等工具书的解释,它们的含义分别是:  相似文献   

3.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蒲公英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你听过80只蚂蚁跑步的声音吗?那一天,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枚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了!"顷刻间,它们都逃散了!  相似文献   

4.
有一天,狮大王把森林里的动物们召集到了一起。"今天,我要做一件好事,"狮大王说,"把天上的星星分给大家。"  相似文献   

5.
"们"是普通话中很常见的复数助词,"N们""N"+"们/些"在四川省德阳市的使用频率很高。德阳方言中的"们"出现了语法化的现象,加在单数人称之后,构成"我们、你们、他们、它们"等相应的人称代词复数形式,修饰亲属称谓语,常表单数意义。作真性复数和连类复数时,"些"部分代替了"们"的用法。德阳方言中"们"不仅可以修饰人物名词和人称代词,还可以修饰植物、动物和无生命的事物名词。通过对德阳方言中"们"的语法化及其变体"些"的表义特征等的研究,探究"们"在德阳方言中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历了两期中学课程教学改革。高中世界历史教学也与时俱进,出现了"宏大叙事"的连续转变,它们是:从资产阶级革命史到现代化史,从现代化史到全球化史。两次转变实现了知识更新,提升了教学品质,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反映了我国思想理论界、历史学界逐渐积累的共识。教科书是课程的中心环节和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作者们在写作它们的过程中,致力于把它们写成各种问题、资料与理论的综合体,并  相似文献   

7.
古人把书法艺术中的"形"称为形质,"神"称为性情。具体一点说,"形"是指书法的外在形状,凡是纸上可见的东西,如点画用笔,字体间架,通篇章法与墨色等皆是。"神"是指书法的内  相似文献   

8.
"哎呀,怎么回事,卫生纸又没了!"老妈垂头丧气地说,"又要买卫生纸了!"为什么这几天,我们家总会出现缺纸现象呢,这是因为我和老妈都是"纸老虎",是专门"吃纸"的特殊人群。小"纸老虎"——我我最近得了鼻炎,两条鼻涕虫总是喜欢在鼻子上出没,我只能每次用卫生纸枪毙它们。(我是目前吉尼斯世界纪录中鼻涕流得最  相似文献   

9.
纸微博     
开栏与征文感谢在过去的一年里,数以万计的为"90后纸围脖"征文竞赛投稿的热心读者们,因为你们的热情与支持,鼓励着我们把"纸围脖"变成了一个固定的栏目。因为你们的坚持与参与,留住了这一片让你们自由表达、随意得瑟的领地。  相似文献   

10.
"老木老木!"泰坦把一张纸往我桌上一拍,眉飞色舞地说,"从稿件中扒出一张纸,看那字丑的……"我拿起来仔细端详了下,略一沉吟:"是月小小的字。哎呀……"泰坦赶忙问怎么了。"我们亲爱的小小,她……唉,还是听我给你分析吧: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新课改的经验交流活动上,听到交流者们几乎众口一词地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现行的学校管理制度和国家、学校的考试制度,认为它们成了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严重桎梏。他们的观点,其中不乏合理之处,但也有不少偏激之词。还有,在好多人眼里,"新课程"与"传统教学"似乎水火不相容。这些现象,使我们不得不对新课改实施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深思。  相似文献   

12.
《诗经·卫风》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其中的"切"与"磋","琢"与"磨",发展成为今天的双音词"切磋"和"琢磨"。而其原来的意义是各不相同的:"切"指用刀切开骨头成器物,"磋"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琢"指把玉加工成器物,"磨"指把石头加工成器物。在文言文中存在大量的近义单音词,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些单音词组合成了今天的双音词。在阅读文言作品时,易把这些组合在一起的单音词当做双音词,必须仔细分析它们的含义。它们  相似文献   

13.
在化学教学中常常存在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问题,答案"一目了然"。教师们认为它们没有可研究的价值,更不会用实验去求证自己推断。可实际上他们的推断往往与实验的结果不一致。教学中的这类问题,笔者统统把它们称之为想当然的问题。"想当然"一般指的是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从化学角度看,"想当然"的问题从理论上讲都合乎化  相似文献   

14.
被困的猴子     
<正> 在非洲丛林里,人们使用一个有趣的装置来捉猴子,目的是将猴子完好无损地活捉并运往美洲各地的动物园。"猎手"们以一种极端人道的方式开展行动。他们将一把闻起来香甜可口的坚果放入有细长瓶颈、比较重的瓶子里,将瓶子放在丛林的地面上。第二天早晨,"猎手"们回来发现每个瓶子旁边都困着一只猴子。这是如何成功的?猴子被坚果的芳香吸引过来,它们研究瓶子和坚果,然后就被困住了——只要抓着坚果,它们就无法将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废物     
今天我放学回家,见妈妈吃力地把一袋东西背下楼去,连忙问:"妈妈你背的是什么东西呀?这么重?"妈妈说:"这些都是废品,有你们扔的易拉罐,丢的面包纸,还有小吃纸,我打算把它们卖了。"突然间,一个想法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能不能把这些东西变成一件装饰品呢?  相似文献   

16.
这种生物发明的最奇怪的机构叫做"学校"。它们把自己的后代送进去,让后代从成堆的叫做"课本"的纸制品中寻找一种叫做"知识"的东西。一些被埋进课本堆中、每天大量啃食课本的小生物们被称为"书呆子"。据说,"书呆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已经被扼杀在摇篮里。"学校"中最可怕的刑罚叫做"考试",它强迫成千上  相似文献   

17.
不知什么时候,街上流行起“文身纸”来.它们的消费者多为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大多是在看了影视作品中演员身上美丽的文身后对此物趋之若鹜的.天津南市一家卖“文身纸”的店老板告诉我们,一些喜欢涂指甲、画眼眉、穿无袖露脐装的少女和染了头发的小伙子们最热心购买“文身纸”.贴“文身纸”的方法很简单,撕开包装案贴在皮肤上,然后撕开粘纸,图案就能印在皮肤上.如果不喜欢这种图案了,你可以用水把它们洗去,换另一种.“文身纸”最便宜的4张3元,贵一点的10元钱可以买到3张.  相似文献   

18.
素材:纸龙     
《同学少年》2015,(12):52-53
<正>祖父用纸给我做了一条长龙,纸龙首尾相通,腹腔的空隙能够容纳几只蝗虫。祖父捉了几只蝗虫从龙头放进去,然后关上龙头。结果没多久,它们无一幸免都死在里面了。祖父说:"蝗虫性子太躁,除了挣扎,它们没想到用嘴去咬破长龙,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可以从另一端爬出来。因而,尽管它们有铁钳般坚硬的口器和锯齿般的大腿,也无济于事。"后来,祖父又把几只小青虫从龙头放了进去,仅仅几分钟后,小青虫们就一一从龙尾爬了出来。  相似文献   

19.
一阵狂风刮过以后,天空开始飘起雪花。不一会儿,整个大地都变白了。小喜鹊依偎在妈妈怀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向外望。他的家在树梢上,现在也变白了,从远处看,就像个洁白的雪球。"妈妈,雪花是从哪里来的?"小喜鹊问。妈妈说":雪花是从天上飘下来的。""那它们来干什么?"这个问题把妈妈难住了,该怎么回答呢?她想了想,说道:"它们想在大地上铺一张洁白的纸,那样,小动物们就可以在上面画画儿了。"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课上,老师说:"请每位同学准备杯子、纸、绿豆。我们将在不同的环境下培植绿豆,做对比实验。大家可以把它放在阳光下,也可以把它放在水多的地方,还可以把它放在黑暗的地方……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回家后,我先把纸放入杯中,然后洒上几滴水,最后把绿豆洒在上面。盼望着它快快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