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集邮》一书出版由集邮家童国忠编写的个人集邮文集《童国忠集邮文集·大众集邮》一书近日由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者自1985年开始发表集邮文章。十几年来坚持不懈,共撰写了邮文500多篇,这本《大众集邮》收录了其中的100多篇。该书分为四个部分,分  相似文献   

2.
黄祥辉,1941年生,江西樟树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工集邮协会会长,现任上海市集邮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上海市职工集邮协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国集邮界涌动着一股文献集邮热潮。 在这股热潮中,最令人可喜的是有许多部集邮文集出 版。在这些文集中,有著名集邮家的经典作品,也有 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集邮者的初试手笔。 对于个人集邮文集,有人认为是炒冷饭。有人认 为,普通集邮者出版个人文集有专为参加集邮展览之  相似文献   

4.
张少朴先生生于1907年8月8日,浙江海宁人。1927—1967年长期在上海从事金融工作。1940年加入原新光邮票会,1981年加入了上海市集邮协会。所藏以系列中国邮票著称,曾参加1941年新光邮展,获得好评。1981年上海市集邮协会举行“七一”邮展时,又  相似文献   

5.
《上海集邮》2004,(6):6-6
5月1-3日,无锡市邮协、江南大学太湖学院、《集邮博览》集邮文献联谊会合办的“2004·全国民间集邮文献展览”在江南大学逸夫馆举行,来自22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287部集邮文献参加展出,其中187部为竞赛性展品。上海集邮团体和个人展品的获奖情况如下:杨浦区邮协《东方集邮报》、原地封研究会·东方封片戳研究会《封片研究》、极限研究会《极限集邮》、原地封研究会《原地集邮研究文集》共4部获一等奖;童国忠《大众集邮》、吴洪熙和吴天明《2000年极限集邮文集》共2部获二等  相似文献   

6.
原地集邮家童国忠先生著有《大众集邮——童国忠集邮文集》一书,该书2001年由百家出版社出版后,《上海集邮》——童先生所属的上海市集邮协会会刊予以了热情宣传。该刊当年第5期《编辑寄语》真情告白:“近年来出学术书难,本刊编委童国忠自费出书, 精神可嘉。作为邮协的会刊,理当为会员推销自己创作的图书服务, 本期‘百家论谭’栏介绍此书概  相似文献   

7.
集邮文献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类别——集邮人物研究。钟笑炉说:“言事物之变迁沿革者,谓之历史。”任何一部集邮史,都是记录集邮活动变迁沿革的主体——集邮人物的史述与评价。集邮人物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重要集邮活动的报道与忆述、集邮人士的自传或史传、集邮者的个人集邮文集、集邮典籍中的“集邮人物”生平简介,以及对集邮人物的纪念性文章和对“集邮人物研究”的研究论文等。  相似文献   

8.
③1939年《新光杂志》见载集邮漫画2幅:一幅题名《吃饭不忘集邮》(图9)、刊于第7卷第7期,一幅题名《集邮以后》(图10)、刊于第7卷第8期,均系黄光城所作。作者为中国早期漫画家之一,1926年《申报》见载其漫画作品(图11),还曾于1941年为天津邮票会提供"会花"图样(图12)。  相似文献   

9.
解放区邮票中的“红印花”——“稿”字邮票,记入了中国珍邮的史册。关于它在集邮界的面世我们应该记住一位新四军老战士、集邮老人汤若泉先生。 汤老生于1919年,12岁开始集邮,最初集得宣统登极、中华邮政开办25年和孙中山国葬纪念邮票,引起极大的兴趣,从此与集邮结下不解之缘。他在1941年参加上海新光邮票会,为778号会员。与钟笑炉、马任全、王松麟等上海集邮家都有交往。钟先生向汤老寄赠《近代邮刊》,汤老请钟先生代购《斯科特邮票目录》,也为钟先生收集解放区邮票,两人交流邮识。互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月2日,文献集邮研究会在南京召开2011年第一次工作会议。 会议就杭州全国邮展活动摄影、征文比赛、“我喜爱的2010年集邮图书”评选活动方案、《“稿”字邮票文献资料整编》、《沈曾华逝世五周年纪念文集》(暂名)的编辑出版、《文献集邮研究会集邮图书出版资助基金募集、管理及使用办法》修改方案、组团赴京访问集邮媒体方案、无锡亚展期间创新类邮展本会筹备事宜、  相似文献   

11.
《拈花惹草》一部由广西青年作家、诗人梁智华推出的个人集邮文集《拈花惹草》近日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编辑出版。梁智华虽然年轻,但已步入文坛多年,并且在散文诗歌研究方面颇有造诣。同时,他又酷爱集藏,特别以邮票收集与研究见长,因此在我国的许多集邮报刊上常见他的作品。此次推出的这本文集,收录  相似文献   

12.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7,(9):41-41
武氏文集 在闭幕不久的全国集邮联“六大”上,亚洲集邮联副主席刘佳维当选为全国集邮联副会长兼秘书长,本刊本期正好发表他在此前的来稿。此稿是他为赞赏本刊老作者武玮璘结集出版新著《邮资机符志文集》而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国际集邮联集邮文献委员会的成员对于集邮文献的创作是多么地殷切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上海集邮》2010,(8):47-47
4月17日《集邮报》发表全国集邮联副会长王新中撰文《上港集团第三部职工集邮文集问世有感》,充分肯定港务邮协开展职工集邮文化活动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细读《2005全国文献集邮论坛获奖论文集》,感到这个“论坛”、这本《论文集》不啻是一场“及时雨”,中华全国集邮联牵头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集邮文献与集邮活动宛如“孪生兄弟”,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陈志川说:“现在国内第一流的邮票研究家,那一位不是从先研读邮学书籍而来。”其实,广大的集邮爱好者又何尝不是读了集邮书刊才认识集邮、热爱集邮和走上集邮研究之路的呢?而“文献集邮”作为新兴的一种集邮方式与类别,在方兴未艾的起步阶段,及时以一个全国性“论坛”,让大家认真、深入地议一议,给“文献集邮”一个科学的定义和定位;对“文献集邮”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实质性探讨;确保这项集邮文化活动健康、有序、深入开展,的确是非常及时、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的藏品中,以1941年冀南抗日邮政总局发行的"冀南抗日邮政邮票"的收藏过程最为传奇。今天,想了解这套邮票应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你可以查找集邮工具书或借助便利快捷的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16.
自邮学研究盛行以来,集邮文章亦随之出现。自上世纪20年代在我国出现稳定出版的集邮专业刊物起,集邮先辈之邮文越来越多地散见于各类出版物中,而将自己刊发之邮文集中整理成索引资料册出版的作者还十分鲜见。  相似文献   

17.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7,(6):6-6
论文选刊近数年来,上海集邮节的学术研究成分越来越高,有的研讨会打印论文,甚至事先装订成册,如今年化工邮协分会场的《文献集邮研究文集》,有的虽然没有打印全文,只在会上宣读,但学术水平也很了得,如本期选刊的《松江府驿站和递铺考》和《中文集邮网站的现状》。前者是松江区邮协和华东师大邮协合办“松江邮政史研讨会”的论文之一,后者是赵涌  相似文献   

18.
葛建亚先生的文集《集邮求真》上、下两集出版了。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真诚投入,真心赏玩,求真觅趣,是我集邮写作的初衷。如果要说这部文集的特色,自以为贵在一个‘真’字,故而以‘求真’名之。”也正如林轩先生在《序》中所述:“建亚作邮文,真哉,善哉,美哉。”笔者拜读这部文集以后,感受最深者确是一个“真”字。  相似文献   

19.
1923—1930年,上海社会报刊上的邮品公开拍卖广告已大为减少l 1941年以后,这种拍卖广告的刊登者已由拍卖行转向集邮组织和邮商。现将1923—1947,年《申报》刊登的邮品公开拍卖列于表中。  相似文献   

20.
邵林 《上海集邮》2002,(1):19-20
去岁深秋,为编选《钟笑炉集邮文选》,我正埋头于《近代邮刊》、《国粹邮刊》和((新光集邮杂志》等书堆之中,张盛裕在一场大病后专程来访,向我吐露了他要为其先人张赓伯出版一部集邮纪念文集的心愿,因为2002年正是赓老诞生百年的年份,所以希望此书能在该年出版。我对此举双手赞成。其实此书的筹编早在十余年前就已起步,刘广实还为其专门写了序言,只因这些年盛裕兄南来北往,经过上海的时间短促,才一次次地推迟,直到不该再推的年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