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我最近读到的中国陶行知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先生的选本《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教师读本)》编写体例让人耳目一新。该书大胆突破传统观念,创新出一种专业伦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维一体"的框架体系,按照严格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编写,便于教师系统地汲取、把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快速开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世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无限的魅力,给人以永恒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的真人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主张以及他的个性评价标准与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开放性、实践性,凸现人文观、发展现的课程内容,自主、探究、合作的学生主体性课程实施方式以及多元、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有着惊人的一致性。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前认识新课程、接受新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范金豹 《教育文汇》2005,(10):39-40
陶行知先生的著述是一座罕见的思想富矿,蕴藏着珍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陶行知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他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极大的教育意义。一位留学美国的研究生,在20世纪初,能毅然决然回国服务,继而放弃大学教授的职务来到荒凉的农村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将毕生心血献给中国教育,献给平民百姓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正一、简析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我国著名教育家,师承杜威的教育思想,深受杜威教育理论的启发和影响,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和创新。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批判地吸收杜威的学说,并且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13):186-187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者,他独特而新颖的教育思想开启了现代教育的大门。教育是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的传承,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从懵懵懂懂到明辨是非的过程,而教育则是开启人生新篇章的钥匙。教育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融入幼儿园教学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兴趣的开发和独立思想的培养,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本文对陶行知的教育精髓要点及如何让教育精髓走进幼儿的课堂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朱春洪 《考试周刊》2010,(12):57-58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说明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特别密切。新课程竭力倡导:教育应依托生活进行,变成一种生活。成功的语文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我们探索让生活语文走进课堂,让语文教育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大课堂,这样语文才会充满时代气息、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7.
孔子和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有着世界知名度的伟大教育家.孔子和陶行知的思想既有一脉相通之处,又打上了各自的时代烙印.从孔子到陶行知到新课程,其教育理念之所以有诸多相通之处,是因为他们教育理念的终极追求都是以实现人的发展与完善为鹄的,我们可以具体地解读为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目标的基础性以及教育内容的生活化等.  相似文献   

8.
胡雪芬 《教书育人》2013,(24):22-23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人民教育实践家、理论家,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中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其"生活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是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对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进行深入和体统的研究,对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本身是一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正确处理当前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办学目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教与训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高职教育的特殊要求与教师发展的关系等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徐运玲 《成人教育》2007,(10):36-37
生活教育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理解,而最早提出这一理念的正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重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大学"的教育思想并赋予其时代价值,对我国当前的成人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启发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可见,“在生活中教育,在活动中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也是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释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改的实践指导,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对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要"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教学要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及人体健康实际、教学形式多维化等论述.  相似文献   

13.
"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和杜威的教育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但由于各自的时代背景不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针对教育的施者即整个教育体系,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更多的针对受者即普通大众.对当今的学校教育改革而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具有实践性.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积极走进和深入生活,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真实的生活中提炼教学资源,从鲜活的生活世界里汲取充盈的甘露,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所用,引领学生达到"知、思、情、信、意、行"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陶行知"生活教育"内涵的理解和深入剖析,揭示了蕴涵在"生活教育"思想之中的"为了劳苦大众"的教育目的观和"启蒙的工具、拯救国家民族、改善劳苦大众生活的工具"的教育功能观,并进一步阐述了发展"生活教育"在今天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思想核心,它批判性的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概念偏离现实生活的弊端,构造了教育以及现实生活相互紧密结合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当前家庭教育的脱离生活、偏离生活、封闭式的拘束管理、习惯性干涉等等现象的误区的改正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价值。本篇论文以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基本,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其分别阐述了"生活教育理论"的具体内容及其家庭教育所存在的弊端和"生活教育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勇于批判和改革旧教育,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始终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本文拟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主张进行阐述,在深刻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该理论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曾忠民 《教育探索》2009,(2):108-109
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以及"六大解放"的"生活教育"理论及"爱满天下"、"以人为本"的教育民主观,对推进当前新课程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的实践中,寻找陶行知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的结合点,要突出教学的民主性、主体性、生活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焕发思想政治课课堂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其内涵丰富而博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是动态的,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而开展的教育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这恰好与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德育思想通过吸收和批判西方先进的教育哲学而逐步形成,创造了适合国情的生活道德教育。在1943年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德育理论提出了,其中包含的德育目标分为两部分,一是"教人求真"、二是"学做真人"。文章围绕"求真"与"学做真人"两方面展开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