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中国武术运动的国际化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中国武术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中探讨中国武术国际化的意义,分析了中国武术国际化的必然性。武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快速流动要求中国武术运动走向国际化,中国武术走向国际化的阶段性目标——走进奥运会,最终目标走向世界、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武术在"后奥运"时代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了太极拳与奥林匹克运动融合的有关问题及未来太极拳的征奥思路。在解析中国武术进奥运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对太极拳进入奥运会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融合,加快武术进入奥运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武术面临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鹏 《中华武术》2003,(2):45-4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武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无论是在竞技体育领域,还是在全民健身运动方面,中国武术所取得的成就都是空前的。在竞技体育发展方面,武术的奥运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即将举办,中国武术有望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国武术界几代人的梦想有望成为现实;在全民健身方面,武术已经成为人们普遍采用的健身方式,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从事武术锻炼的人口有六千多万,武术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大运动。  相似文献   

4.
何亮 《体育学刊》2007,14(7):19-19
北京奥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我们回首走过的岁月可谓感慨良多。代表西方文化核心精神的奥运会即将在古老的东方登场亮相。可以说,这将是东西文化碰撞交流的一个莫大良机。然而,最能体现我们东方智慧的中国武术却遗憾地未能登上奥运这个大舞台。回首往事,我们不能再感情用事,不能再一厢情愿,而应冷静而理智地思索。到底中国武术能否进入奥运会,进入奥运会对于武术是好是坏?[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武术申奥大事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武术》2002,(11):8-12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中国举办。在奥运会大大小小的项目中,除跆拳道和柔道之外,其余的皆为西方体育项目。中国武术,这个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民族传统项目能否在2008年的奥运赛场上有一个大放异彩的机会,举国上下都寄予了极大的关注。武术进奥运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武术在全世界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为了中国的武术能对全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在努力,国际武腾在努力,我们,所有关心热爱中国武术的人们都在努力。在《中华武术》创刊20周年之际,武术的申奥工作也进行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成为一个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跨国文化交流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和重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武术虽然未进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但“北京2008武术比赛”是奥运会的特设项目。要想让武术在奥运会的赛场上站稳脚步,就必须推出最具代表而又适合奥运赛事的武术运动形式。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中国武术及竞技太极推手发展现状,研究竞技太极推手作为中国武术的组成部分,进入奥运会的独特优势和意义,并对其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为竞技太极推手作为中华武术的代表,进入奥运会的形式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2002年的中国武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002年2月6日,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举行了迎新春新闻通气会。会上,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杰先生向新闻界通报了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武术协会围绕着中国武术进军奥运会这一重中之重的大事所做的工作,并通报了国际武术联合会力争将8个竞技武术个人套路项目推进奥运会的进展情况除此之外,李杰先生还通报了今年中国武术协会将要开展的工作以及工作重点。万事俱备,东风已起。2002年的中国武术,乘着进军奥运的东风,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武宣 《武当》2013,(7):6
国际奥委会(IOC)执委会于5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开会,初步筛选确定了竞争2020年夏季奥运会最后一个比赛项目的候补名单。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武术没能进入这一份候补名单。这是继2008年申请入奥以来,中国武术连续4届无缘奥运。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中国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相关历史背景,分析了中国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历史发展情结,展望未来中国武术文化融入奥林匹克文化可能性,旨在为后奥运时代中国武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中国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相关历史背景,分析了中国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历史发展情结,展望未来中国武术文化融入奥林匹克文化可能性,旨在为后奥运时代中国武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武术在柏林奥运会上的表演实现了其与现代奥运会的首次接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一定的启示意义。在史料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法、逻辑归纳法和历史比较法对武术奥运首秀的前因后果展开研究。竞技是全面抗战前武术发展的主要内容,张之江此间积极推动武术竞技化改造。至柏林奥运会前夕,为了寻求参与奥运会以向西方推广武术并学习竞技化改造经验,张之江率先发起了奥运竞技的倡议。然而,体育协进会转从展示国家形象的现实利益出发,决定派出武术队随队参与表演。基于此,武术的奥运首秀由"竞技"转变为"表演",并依此为主体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柏林奥运会期间,武术在德国6个城市的12场表演获得了积极反响,却并未借此历史机遇学习奥运精神促进近代武术沿着竞技化之路进行提升。面向未来,从武术奥运首秀中至少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传承"套路表演"实施精准传播以提升武术"走出去"的影响力;发展"技击竞技",在文明互鉴中始能提高武术"走出去"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武术套路进入2008年奥运会的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中国体育瑰宝和化精粹的武术套路,在争取进入奥运会赛场的征途中,遇到了历史性最好的机遇。为了使武术套路能顺利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从武术套路的技术体系、国际武联组织、武术竞赛规模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出目前武术套路进入2008年奥运会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及突出优势,同时也针对武术套路评判标准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以及证判量化程度不高等与奥林匹克运动竞赛规则无法顺利接轨的不利因素进行探讨与,旨在对武术套路顺利进入奥运会提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武术入奥并非武术发展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王勇  卫京伟 《体育学刊》2006,13(4):66-68
中国武术和奥林匹克运动无论是从起源或发展轨迹、民族性格和哲学思维,或是从具体操作看,都是两个难以相容的主体,北京申奥成功与武术入奥、武术发展并不能画上等号,为求进入奥运会而削足适履的武术项目不利于中国武术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的发展方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08年北京奥运后,中国武术如何全面协调地向前发展需要全面深入的研究。就当今中华武术挖掘整理的紧迫性,武术思想理念梳理与张扬的必要性,武术进学校体育课堂的重要性,武术人才培养的关键性;武术的普及与推广;传统武术的发展,竞技武术的发展以及武术研究等8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竞技武术走向奥运的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蔡宝忠 《体育科学》2004,24(1):73-77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历史考查等方法,全程记述竞技武术走向奥运的历程,80年代开始对外推广武术,90年代正式提出入奥设想,新世纪初争取实现入奥既定目标。今后武术的发展离不开三条线:进奥运并不是竞技武术的惟一目标;传统武术的发展需要走科学化之路;武术的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跆拳道入奥对中国武术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跆拳道入奥对中国武术现代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制定相对简便,可操作性强,适应现代竞技比赛的竞赛规则,是武术国际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应建立健全武术各类协会和组织,增强武术的观赏性和群众基础,完善武术的教学训练体系,使武术的大众化发展走向正轨;武术需要登上奥运的舞台,但这不是它的最高目标,中国武术应以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文化特色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武术入奥的可行性分析,分别是思想的西方化、项目设置的简单化及评判标准与实施的量化,并提出竞技武术只能作为武术入奥的代表,并非全部。在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中应该注意中国武术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使武术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根据奥林匹克文化和中华武术文化的两个文化系统的背景下,通过对武术文化理念及青奥会文化理念分析,武术在青奥会中传播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为推动武术在国际性运动会中的传播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