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地市报搞经济新闻,能不能抓热点?怎样抓热点?我们认为,地市报是能够抓经济新闻热点的。但地市报抓经济新闻热点报道,同大报相比,是有其局限性的。抓经济新闻热点,地市报应扬长避短,从微观中寻找角度,要抓出地方特色,抓出自己的风格。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报纸的绍兴日报,在抓经济新闻热点的报道中,已突破了单一经济理论分析的框框,触角已从生产、流通、消费、分配伸向经济热点的背后一经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经济现象的深层文化积淀,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报道思路和自己的个性特征。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随时都会冒出群众议论纷纷的经济“热点”问题,如何使这些“热点”在报道  相似文献   

2.
提高热点新闻引导水平的探索新华日报编委会新闻热点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党报舆论宣传应当予以正视,重在正确引导。党报对热点报道的关注,首先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去把握,即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服从、服务于全党工作的大局。党报引导热点的报道不能一味追求“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3.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热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热点可以表现为事件,也可以依附于人物。敏锐地捕捉热点并及时加以报道,越来越被新闻传媒重视,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因此,驻站记者面对当地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力求做到科学选择,正确引导,使地方社会热点真正成为受众关注、导向正确的新闻热点。一所谓社会热点,顾名思义,就是公众的热切关注之点,也是公众议论的集中点。但是,社会热点多以自然状态存在,并非所有的社会热点都可以成为新闻热点。因此,对社会上自然存在或稍加诱发可能形成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宗宝泉 《青年记者》2007,(14):72-73
科技新闻热点报道是顺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新闻媒介的激烈竞争而诞生的,是新闻界为了满足人们对多变的国际形势的渴求而采用的一种解释性报道方式。“两会”热点报道年年有,如何在“共性”中彰显“个性”,在同一“热点”中做出“特色”,是全国各家媒体所追求的。在2007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中,((科技日报》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两条主线,  相似文献   

5.
热点,指引起广大群众关注、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人或事;教育新闻热点就是与教育有关的、新近发生的、引起群众关注或产生~定社会影响的人或事。热点报道已经成了各新闻媒体的重头戏之一,写好热点报道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能否推出成功的热点报道也是对新闻工作者政治、业务素质实力的一个考验。旗帜鲜明地报道热点作为专业新闻媒体的教育报,其职责是为与教育有关的一切群体服务。这种服务不能只满足于一般性“白开水式”的报道,道理很简单,群众不欢迎,社会效益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对群众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不能视…  相似文献   

6.
所谓新闻热点,是指当时受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是我们的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所在。热点的产生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社会生活中不同利益的冲突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希望能解决它。尤其是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随着网络新闻的广泛快速传播,通过辨析网络新词,及时掌握新闻热点关键词,对于了解新闻热点和社会舆情的预警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利用改进的关联规则算法对网络新闻标题进行挖掘,相邻、有序地输出频繁字符串集合。根据互信息计算字符串的相似度,形成热点新闻的关键词集合,以实际的网络新闻为语料进行实验。[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发现词典中不存在的新词汇以及当前网络中流行的热词,而且有效地区别词汇集合中的复合式新词,继而可通过热词集合的热点度计算对网络新闻热点进行排名。  相似文献   

8.
浙江之声作为浙江广播主频率,对新闻热点要快速反应,更要及时引导,这样才有话语权、主动权,才能被更多听众接受和认可。内容为王是媒体竞争的制高点,内容如果仅仅是简单告知新闻事实,显然达不到沟通效果,广播新闻节目要敏锐地捕捉当前社会热点,及时评说,才能让听众过把瘾。  相似文献   

9.
如何判断一组报道是否成功?有两个简单而直观的标准:它是否能口口相传,迅速在社会广泛传播,成为新闻亮点;这个新闻亮点是否能不断放大,让尽可能多的读者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对报道的注意力.如果达到这两项要求,报道就具备社会影响力,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10.
自从北约空袭南联盟以来,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威胁。战争并没有远离我们。有战争,就有战争报道。战争报道既是军事报道的集中表现,也是最受社会关注和媒体看重的新闻热点。身为一名军事记者,在热切关注这场战争的同时,不能不对新形势下战争报道的地位、作用及如何搞好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战争报道等问题,作一番重新认识和思考。一、战争报道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战争是国家、民族、阶级或集团之间利益矛盾尖锐到不可调和时的产物,是十分典型的突发事件,其爆发和发展进程都具有突出…  相似文献   

11.
如何判断一组报道是否成功?有两个简单而直观的标准:它是否能口口相传,迅速在社会广泛传播,成为新闻亮点;这个新闻亮点是否能尽可能地放大,让尽可能多的读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对报道的注意力。如果达到这两项要求,报道就会具备社会影响力,最终能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12.
如何判断一组报道是否成功?有两个简单而直观的标准:它是否能口口相传,迅速在社会广泛传播,成为新闻亮点;这个新闻亮点是否能不断放大,让尽可能多的读者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对报道的注意力。如果达到这两项要求,报道就具备社会影响力,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13.
王惠莉  车黎 《新闻战线》2023,(24):17-19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热点报道和舆论引导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引导热点,主动设置热点议题,占领网络声音,形成传播优势;另一种是热点引导,主动选择回应已经形成的热点问题,通过深入调查采访、分析评论,引导大众理性正确对待。本文结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工作实践,探讨全媒体时代进一步做好热点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东 《新闻窗》2010,(1):67-68
评论是电视新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充分体现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电视新闻评论创新,指的是电视新闻人员针对某一新闻热点或事件.熟练利用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资源.采用特定的符号或者象征。对该新闻热点或事件进行论述、评说。在目前的形势下。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策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视角贴近热点,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经济转型、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动和调整的特殊时期,媒体的新闻传播,尤其是热点经济新闻传播所产生的作用是十分复杂而微妙的。以旅游市场为例,去年“五·一”期间,国内旅游市场出现异常火爆景象,媒体对此着力报道,形成一大新闻热点。然而,到了国庆期间,旅游市场却出现  相似文献   

16.
近期的新闻热点引发我们对新闻的价值判断、热点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方式的思考。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要从报道对象在整个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来考察,它能够影响多少人?是何种程度的影响?编辑要站在被影响者的角度来判断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而不能仅从自己的个人兴趣与偏好来进行决断。报道的层面实际反映了媒体的境界,媒体的境界又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公众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一)评论未必要追“热点” 日常新闻评论,需要新闻报道来做评论对象。报社的评论编辑每天要做的功课,是在各个网站上浏览新闻,搜寻可以拿来评说一番的话题。如果没有比较出彩的新闻报道,就叹道:“今天的新闻太淡!”有时候,能引起广泛关注的新闻热点会在一段时间内接连出现,呈目不暇接之势,这种时候评论部的日子最好过了,话题丰富到写不过来,只嫌版面太少。由此,一些评论编辑顺理成章地形成了一种意识或下意识:新闻评论的价值是由新闻报道决定的;新闻是否“热”,决定了其评论价值的高低;似乎对热点新闻的评论就一定比非热点评论的价值要高。,这样的认识,导致了对新闻热点的简单依赖,而忽视了对评论的思想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社会热点问题,成为当今新闻媒介不可回避的报道题材。然而,新闻媒介对社会热点的报道,总是有着“又想吃又怕辣”的感受,稍有不慎,就像捅了马蜂窝般被蛰得鼻青脸肿,个别人甚至从此与新闻无缘。 有鉴于此,人们谈及社会热点报道时用了一个定向式的词语:“热点引导”。“引导”,自然是向健康发展的方向引导,向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向引导,向领导和群众都能接受的方向引导……热点引导既要考虑到领导,又要考虑到群众;既要着眼宏观,又要审视微观;既要有“热处理”的声势,又要有“冷处理”的头脑;既要达  相似文献   

19.
杨昕 《新闻实践》2009,(1):26-29
节日年年有,本身不是新闻,只是一个时间要素、一个文化符号.而能被"捧得起"形成报道的节日,还应该具有时代价值,契合当前的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20.
晚报的国际新闻报道如何突出特点。我的粗浅体会是,在新闻稿件的编辑中要尽力做到突出冷热、重视软硬、兼顾长短。 突出冷热:每一个时期都有新闻热点,也会出现突发事件,爆出新闻冷门。对于新闻热点和新闻冷门要优先考虑,要下力量组织或编写质量高的稿件。在报道中,首先要注重思想性,要符合我们党和政府的外交路线、方针和政策。晚报版面比日报版面小,读者对象以具有中、小学文化水平的广大群众为主,阅读时间在茶余饭后,所以在突出这方面的报道时,不能像日报那样长篇地评述,只能从画龙点睛的议论中,体现出我们党和政府的外交路线、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