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何维伟 《考试周刊》2011,(92):72-7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就是说,要把学生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调查探究过程都纳入评价的视野,课堂上给学生更多思考、探索的空间。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使学生体会评价带来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快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习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多元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新课程倡导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即评价主体多样化,教师、学生、他人都可以参与评价;评价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自评、互评、等形式;评价方法也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后的结果与成效,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数学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本身,用多样性的评价让学生形成互动,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综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在数学教学中我觉得对学生进行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对于数学教育评价,新课程标准要求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范围,把学生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调查过程、探究过程、运用前提形成假设的过程、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推理和计算的过程、使用技术手段的过程都纳入评价的视野,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把学生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立足平时,注重过程评价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具体目标的不同和各自发展的需要,应该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更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把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上,强调学  相似文献   

10.
张月娇 《考试周刊》2013,(70):68-68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这样的目标,达成评价的效度,必须做到: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改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巴班斯基在怎样评价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效果时指出:“学生的行为.他们的学习态度、个性中的优良品质数量和参与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教养水平等可使我们对教育效果作出结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能获得最准确的评价。”根据这一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并且注意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他们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对学有创见、思有特点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有成功感,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新课程更加注重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怎样实现这一宗旨,达成教学目标呢?结合笔者近年的实践和探索,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彰显评价语言的魅力,让课堂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15.
谢亚玲 《教师》2010,(5):85-86
数学教学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生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要牢牢把握评价“促发展”的本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我们在给予学生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变化.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教师要立足新课程倡导的课程评价理念,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多元化的评价环境,并充分发挥数学课堂的评价功能,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