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归纳逻辑是传统逻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由于其结论的或然性,归纳逻辑遇到了空前的质疑.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崛起,归纳逻辑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对归纳逻辑的发展历史进行简单梳理,并对归纳逻辑的现代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获得对归纳逻辑更加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从科学哲学观点看 ,人工智能领域机器学习研究的进展 (如ID3和GOLEM)表明 ,培根的机械归纳方法与波普尔的证伪方法具有互补性 ;从逻辑哲学观点看 ,作为非经典逻辑的现代归纳逻辑正在向AI领域拓展。通过与PROLOG的类比 (它将控制引入计算机逻辑 )表明 ,存在着作为推理 +控制的归纳逻辑。  相似文献   

3.
试论模糊逻辑及其一般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模糊观念为前提而建立的模糊逻辑是当代哲学逻辑的重要发展,它的研究重点是模糊逻辑推理和可能性理论。模糊逻辑不仅具有推进人们深层思维的科学认知功能,而且在工程科学、计算机科学、软科学中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之所以会产生古德曼悖论,不仅是因为类律假说和偶适假说的混同,而且也是因为对归纳的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刻画:假设归纳推理的前提都为真,则其结论不一定但很可能为真(即所谓的“归纳概然性特征”)。这证明基于归纳的概然性特征,不可能建立起形式的归纳逻辑。相反,一旦以下述归纳的必然性特征来刻画归纳:假设归纳推理的前提都为假时,则其结论一定为假,就可以建立起形式的归纳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5.
科恩逻辑的理论创新意义在于:它避免了数学概率逻辑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先验性,使得归纳逻辑更符合科学研究的实际;同时局部主义及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归纳逻辑解决了休谟问题的诘难.科恩逻辑的实践意义在于:它顺应归纳逻辑研究的确证转向,避免了H-D模式和贝叶斯模式的困境,为科学确证提供了新的逻辑工具.  相似文献   

6.
试析形式逻辑的前提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人们对形式逻辑的前提问题存在着误解,认为形式逻辑不管自己的前提,也无法解决自己的前提来源。其实,亚里士多德在创制形式逻辑时就已经深刻论述了这一问题,他把直观和归纳法作为形式推理的前提来源。后来的归纳逻辑和辩证法对形式逻辑前提问题所作的批判都是基于对亚里士多德这一思想的忽略,而且它们也都未能解决自身的前提问题,归纳逻辑不能证成自身的合理性,辩证法不能解决结论的可检验性。其实,无论形式逻辑、归纳逻辑还是辩证法都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它们共同服务于人类的实践,它们之间是互相补充关系,而不是互相取代关系。  相似文献   

7.
现代归纳逻辑发轫于20世纪初,其主流是概率归纳逻辑,即用概率论作为工具研究归纳推理,贝叶斯方法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贝叶斯方法的奠基性工作是英国数学家托马斯·贝叶斯的论文<论机会学说中的一个问题>,贝叶斯去世两年之后,1763年,他的朋友普赖斯(Richard Price)将这篇论文推荐给英国皇家学会时,强调了它对归纳问题的重要意义.逻辑贝叶斯派和主观贝叶斯派是现代归纳逻辑中最有影响的两个学派.  相似文献   

8.
贝叶斯决策理论与归纳逻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贝叶斯决策理论是主观贝叶斯派归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归纳逻辑遇到 “归纳接受”的难题,一部分学者用贝叶斯决策理论的思想和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导致了信念 修正理论的产生。从只考察归纳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到全面地刻画归纳推理的动态 认知过程,现代归纳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而贝叶斯决策理论是其中承上启下的一 环。对贝叶斯决策理论的检验和修正导致了富有成果的新理论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卡尔纳普认为,“确证”只是对现阶段的得到的确定,“概率”是归纳前提(证据)对结论(假说)的确证,可用函数c(h,e)表示。为了计算c的值,卡尔纳普定义了状态描述、结构描述、量程等重要概念和定理,在构建的一阶语言系统Ln中,引入了测度函数m和确证函数c,其中测度函数是确证函数的基础,由语句所满足的状态描述的测度函数m值来确定确证函数c的值,后来又引入了λ参数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理论。他的这一理论为归纳逻辑的形式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科学的合理性作出了辩护,并没沿概率的方向发展了现代归纳逻辑。  相似文献   

10.
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人们对归纳逻辑的作用一直争论不休。科学发展的客观事实要求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发展归纳逻辑。只有在具体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坚持辩证和历史的观点,才能正确认识归纳逻辑;只有把归纳逻辑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发展归纳逻辑。  相似文献   

11.
由于前提判断的性质,演绎逻辑显现为理性化的特质,归纳逻辑则显现为经验化的特质。从这一点出发考察此二种逻辑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演绎逻辑总是受到理性主义哲学的重视,归纳逻辑总是受到经验主义哲学的青睐。由此可见,在西方逻辑史上,逻辑的发展总是与哲学的发展紧密相关,逻辑与哲学有着特定的伴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即理论内容的增长是科学进步最为重要的标志。然而,科学理论的内容丰富程度与逻辑概率之间正好是反变关系。因此,科学的目标不是追求理论的高概率,而是追求理论的低概率;不是追求理论的可证实性,而是追求理论的可证伪性。既然归纳推理是确立结论真实性或概然性的推理,所以归纳推理是与科学目标背道而驰的,因而应当将它从科学方法论中清除出去。然而,当波普尔引入“逼真性”概念以后,他的验证方法便不可能是完全演绎的,而是或多或少地含有归纳的成分。此外,他把塔尔斯基的真理论作为逼真性概念的理论基础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3.
自从亚里士多德提出归纳逻辑的理论开始,归纳逻辑的发展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发表《新工具》,归纳逻辑进入了古典时代。休谟提出"归纳法问题"后,归纳逻辑面临种种疑难和阻碍。到逻辑贝叶斯派创立概率逻辑理论,归纳逻辑走出困境,进入了现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归纳逻辑是我国逻辑学界研究比较薄弱的一个部分.本文试图从归纳入手,进而指出归纳逻辑的含义,将归纳逻辑分为传统归纳逻辑和现代归纳逻辑两个部分,并分别讨论了它们的本质、特征以及各自的发展情况,使读者对归纳逻辑的历史有个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古典归纳逻辑思想是现代归纳逻辑的渊源。西方古典归纳逻辑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和最后的建立与完善三个阶段。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先哲们对归纳方法的运用,使古典归纳逻辑思想进入萌芽阶段。从亚氏开始,古典归纳逻辑思想由运用阶段进入对归纳理论问题的讨论阶段,使古典归纳逻辑思想初步形成。中世纪归纳逻辑的发展从未间断,如司各脱的求同法、奥肯的求异法以及其它一些科学方法。近代的培根和穆勒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归纳法的目的和步骤,把古典归纳逻辑推向高峰,从而建立和完善了归纳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归纳推理的合理性问题最早由体谟提出,故又称“休谟问题”。他认为归纳推理中前提的真实性不能为结论的真实性提供逻辑保证,因而是无效推理。对此问题,许多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案,但无一得到普遍承认。本文试图从科学哲学角度寻找归纳推理在逻辑学和经验科学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并从而得出结论:归纳推理作为一动态开放的过程,其合理性一方面在于归纳前提与归纳结论之间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则在于一般归纳现则与具体归纳推理之间的相互调节而使双方获得相对一致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7.
一、决策我理解的“归纳逻辑”是为归纳思考提供规则的逻辑概率的理论。在此,我将试图通过表明它何以能被用于确定合理的决策来弄清归纳逻辑的本性。  相似文献   

18.
“休谟问题”的提出对后世影响重大,本对休谟归纳问题的由来仅作简要叙述,重点考察了逻辑学家们的如下几种解决方案:强化归纳推理的前提;提出归纳原则,改进归纳逻辑,拒斥归纳。本对归纳合理性提出如下几点辨护:“合理性”概念有必要澄清,现有的形式逻辑存 在局限性,逻辑仅是获取正确认识的必要工具,归纳合理性可以到逻辑学之外的哲学中寻找根据。  相似文献   

19.
勃克斯的因果陈述逻辑理论,以“因果蕴涵”和“因果可能世界”为核心,建构了一个公理化的逻辑体系。它所蕴涵的哲学性质及其认知价值为现代归纳逻辑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一种具有指导性的逻辑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休谟问题的逻辑正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谟问题所应具有的形式当为:如何合理地辩护因果关系中涉及到的推理的必然性?从逻辑的角度,它可解读为如下“因果推理问题”:如何合理地辩护任何一个因果推理都满足下述必须性条件:从其前提能够必然地得出其结论?由此,通过肯定性地回答因果推理问题,即证实因果推理在下述意义上是必然的:假使其前提都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为假,我们实现了从逻辑的角度正面解决休谟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