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不但作出了调整,在原有减负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减负增效的教学理念。新时期,减负增效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如何真正做到减负而不减质,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基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致力于探索小学语文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锦华 《教师》2022,(4):15-17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初中生语文知识技能与创新实践能力养成、巩固的重要途径.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减负与增效,不仅可以提高初中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而且可以推动初中生学科知识能力的提升.因此,文章结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减负与增效的内涵,简单地介绍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减负与增效的必要性,阐述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何艳双 《考试周刊》2023,(17):19-23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乡村小学为了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课业压力不断努力,探索增效减负的策略,保证农村学生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与睡眠时间,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基于此,文章先分析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然后围绕增效减负阐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最后重点阐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要如何创建增效减负课堂,旨在减负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双管齐下,促进乡村小学学生语文成绩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明东 《新疆教育》2012,(13):150-150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已初见成效,语文教学中的新思想、新形式不断涌现。但是学生的语文学习负担依然较重。长此以往,将磨损学生的学习兴趣,消解学生的学习欲望,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关系重大。既要“减负”又要“增效”,这是摆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人认为,要想减负增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提高每一节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减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能得到全面地发展.减负不等于不要质量,减负不等于不要管理.减负的最终目的是增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以达到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4):43-44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隐藏诸多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教师一面倡导"减负增效",一面奉行"题海战术",没有对于课后作业做出科学设计与合理调整。如此一来,"减负增效"就成了一句空话。文章针对这一情况,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探索家庭作业的优化途径与完善策略,力求以作业创新为切入点,切实落实减负增效、推进语文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愈发注重减负增效的实施。为了能够切实落实这一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以时代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为导向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由此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总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双减”政策正式实施,各类城市学校已经严格落实“减负提质”的教育政策。然而,一些农村学校还未全面普及,学生的综合能力难以提高,成为学生实现更好发展的障碍。因此,农村学校中学语文教学亟需改革创新,“减负提质”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双减”背景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减负提质”的有效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提质增效”寻找路径。  相似文献   

9.
代红兵 《考试周刊》2012,(42):44-45
面对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减负再一次成为风口浪尖的话题。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势必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减负方面做出应有的成绩。本文从学校、教师、学生自身三个方面,结合现实教育教学状况及减负背景的要求,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采取哪些举措,才能更好地将减负落到实处,并且将减负变成一种增效。要让学生在减负中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自身的学习负担,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的进行,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梅玲 《小学生》2022,(7):112-114
“减负增效”一直以来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中面临的较为复杂的问题,既要减负又要增效,这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所期盼的理想境界。“减负”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之一。为了切实落实“减负”,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作为“减负”的出发点,进而实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卞雪凝 《天津教育》2023,(2):114-116
<正>“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重点项目。减负、提质、增效是“减负增效”的主体内容,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提高教学成效,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难题。对此,教师应深入探究“减负增效”内涵,从教学以及作业预留两方面出发,帮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习得所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核心素养。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出发,进一步探索“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策略,进而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有人指出:教师负担重,学生负担重,是恶性循环的教学;教师负担轻,学生负担重,是误人子弟的教学:教师勤钻研,学生负担轻,才是“减负增效”的教学。这段话深刻地诠释了“减负增效”的内涵,即教学减“负”不减“质”,在“减负”的同时又要“保质增效”,这才是真正的“减负增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来落实“减负增效”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革新,意味着减负的同时要增效与提质。习作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一是鼓励开展课外阅读,丰富习作素材积累;二是采用信息教学手段,营造习作趣味课堂;三是整合主题单元内容,建构习作知识体系;四是立足课外实践活动,提高习作创新能力。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审美情趣、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创新思维与人文素养得以提升,进而实现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普遍令人关注的是语文教学的"减负"问题。但仅仅"减负"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减负"的基础上"增效",因为"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增"。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语文教学的"加减法",使语文教学在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新策略的指导下有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语文教学要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该怎样来落实减负增效呢?减负"是针对当前中小学生作业量过多,负担过重而实施的以保障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减负"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教育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改善教学内容,实施"增效减负"的有效策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语文学习,是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大潮的方向和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教学现状,阐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必要意义,提出几条对小学语文增效减负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增效减负符合现代化教育的新特点,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新的教学突破和创新。在小学教学阶段中,增加效率,减少学习负担的新型教学模式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参照指标。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增效减负则是从学生出发,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提倡素质教育。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增效减负的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并分析其意义,为今后的小学语文教育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道吉卡 《知识文库》2023,(13):22-24
<正>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使学生在语文课程探索中,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缜密性逻辑、综合性能力,践行“减负增效”教学理念。在“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创新工作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教师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加以解决,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境中完成“减负增效”学习目标,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绩至上”已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纷纷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积极使用新型教学方式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实现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教师在教学中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为教学目标,希望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主要介绍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几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基础科目,学生通过小学语文课程,能够掌握基础的汉字、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能够进行自主地阅读等。本文主要从分析增效与减负二者联系出发,进而对如何实施增效减负,从备课质量的提升以及对学生的综合水平的关注和联系等角度,论述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增效减负的有关观点与建议,以期望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